摘要:球员一年工资不到三千美元,突然每人分到两万美元,当场有人哭到蹲在地上。
165亿现金堆成墙,拍照只用了一分钟,却让整个非洲足坛失眠。
萨库潘亚把25万美元装进黑色旅行袋,直接抬进更衣室。
球员一年工资不到三千美元,突然每人分到两万美元,当场有人哭到蹲在地上。
这一幕发生在津巴布韦超级联赛最后一轮终场哨响后三十分钟。
苏格兰FC刚以升班马身份拿下冠军,队史第一次踢顶级联赛就登顶。
老板不是足球圈的人,他是挖金矿的,手里有七座矿,日产黄金比球队一年预算还多。
去年夏天他看球觉得无聊,问朋友买支球队多少钱,朋友报了个数,他第二天就转账。
球队之前还在踢二级联赛,训练场是泥地,球门网是破的,赢球奖金是每人十美元盒饭券。
萨库潘亚先给球场装草皮,再给宿舍装空调,然后一口气签下十名外援,月薪直接翻倍。
当地媒体算过账,他一年砸下去的钱够养活联赛其他十五队总和。
球员白天训练,晚上把现金塞枕头底下睡觉,说这样踏实。
联赛对手不是没想过抵抗,可苏格兰FC客场也坐满大巴球迷,全是老板矿上的工人,统一穿金色T恤,敲锣打鼓,声势像过年。
球员进场腿都软,没踢就先输一半。
经济崩溃让津巴布韦货币天天掉价,普通人买面包都要背一捆钞票,足球更没人投钱。
萨库潘亚用美元结账,队医、球探、分析师全是从南非挖来的,连厨师都开五千月薪。
别人俱乐部账上没钱,他账上躺着三百万,随时可提。
球员合同里写着:赢球奖当场发现金,不拖不欠。
于是全队像打了鸡血,客场踢高原球队,最后十分钟还能冲刺回防。
冠军到手那天,老板把全队带到矿场,打开保险库,里面堆满现金。
他让球员自己拿,能抱多少抱多少,抱走算年终奖。
有人抱了四叠,走路直哆嗦,说这辈子没见过真钱长这样。
照片流出后,别的队球员红了眼,第二天训练场边贴满转会申请。
联赛主席连夜开会,打算设工资帽,可没人知道怎么执行,毕竟连裁判都想去苏格兰FC打工。
球迷更直接,主场门票从两美元炒到二十,就为一睹金色大巴。
电视台直播权原本白送都没人要,现在三家抢,价格翻十倍。
萨库潘亚说明年再加一倍预算,目标非洲冠军联赛,还要修一座能坐四万人的新球场。
有人担心他一时兴起,哪天矿价下跌就撤。
他回一句:金矿会挖空,球队名字会一直刻在奖杯上。
球员才不管以后,他们只想趁现在多赢几场,多抱几次现金。
联赛其他老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跟着砸钱,要么看着人才被挖空。
砸钱需要现金流,可国内能掏出美元的企业屈指可数。
不砸钱,球队就变成青训基地,刚冒头的天才第二天就穿金色球衣。
短期看,苏格兰FC把联赛水平硬拉上一个档次。
长期看,两极分化更严重,弱队可能连报名费都交不起。
球员却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人拿到奖金先给老家通电,再给妈妈盖房。
还有球员直接买断自己合同,跳槽去南非联赛,跳板正是冠军光环。
萨库潘亚的成功让隔壁赞比亚、莫桑比克的矿主开始打听球队售价。
非洲足坛第一次出现跨界资本潮,金矿、铜矿、钻石矿老板都在找球队。
他们学会一句话:买球队比打广告管用,冠军照片会挂在球迷墙十年。
足球在这里不再是运动,是硬通货,是身份名片。
球迷不关心财务报表,他们只认现金和奖杯。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赢球当场发美元、冠军自己抱现金、名字刻奖杯比矿值钱。
再不做改变,你的主队可能就是下一个被挖空的青训基地。
来源:一心一意百香果Ke7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