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十四五”收官的脚步渐近,“十五五”启航的号角将鸣,焦作早已褪去“百年煤城”的旧颜,换上“绿色主题” 的新装;卸下“黑色印象”的包袱,扛起“创新驱动”的大旗,奋力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太行南麓,黄河之滨,一座城,承载五千年文明厚重,焕发新时代转型活力。
她,就是焦作。
当“十四五”收官的脚步渐近,“十五五”启航的号角将鸣,焦作早已褪去“百年煤城”的旧颜,换上“绿色主题” 的新装;卸下“黑色印象”的包袱,扛起“创新驱动”的大旗,奋力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历史回响
文化根脉 千年传承
若能穿越时光隧道,你定会与焦作的千年文明撞个满怀。
这里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有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别位居我省第4和第1。
这里是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司马懿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是汉献帝的归隐之地,是“竹林七贤”的聚集之所,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发源地。
焦作,从未在历史中缺席,始终是文明的参与者与传承者。
山河馈赠
北国山水 风光如画
八百里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焦作;九曲黄河,在这里出山入川,奔流向东。
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台山红石峡的瑰丽,青天河碧水丹山的清幽,神农山白松岭的险奇……46家A级以上景区,共同勾勒出“山水焦作”的立体长卷。
在“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可感古代治水智慧;于人民胜利渠畔,可望新中国引黄灌溉之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醉美金秋·相约焦作”主题活动吸引八方来客,共接待游客688.23万人次。特色场景承载“诗与远方”,街巷烟火激活城市夜经济。
区位跃升
枢纽通衢 开放高地
翻开中国地图,焦作区位优势一目了然。她地处南北交汇、东西接壤之地,是中原城市群与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她是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节点城市,高铁直达京沪穗深,“朝发夕至”通达全国;南水北调中线穿城而过,润泽万家;西气东输管道纵横,输送动能。
焦作的开放格局不断扩大。中国(焦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焦作海关、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一系列高能级开放平台相继落子,让这座内陆城市突破地理束缚,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全球经济同频共振。
焦作,正从“内陆腹地”昂首迈向“开放前沿”。
农业沃土
小麦之都 怀药之乡
走进焦作田野,满眼都是丰收的希望。这里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市,黄河以北首个吨粮市,更有着“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的美誉。
常年稳定100万亩以上小麦良种繁育面积,占全国十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沃土、光照与精耕传统,共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被誉为“国药瑰宝”,从怀川大地走向世界,传承中华医药千年精粹。
如今,焦作着力构建“4+8”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拓展,增强产业影响力与竞争力。
工业脊梁
百年煤城 智造新城
焦作因煤而兴,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898年,英国福公司在此开矿;新中国成立后,累计输出3亿多吨优质无烟煤,“百年煤城”声名远播。
她是我省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首个发电厂、首所矿业高校、首条铁路、最早的自来水和电灯……均诞生于此。
资源终会枯竭,城市必须转型。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未沉溺于往昔辉煌,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探索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
而今,她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铝工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六氟磷酸锂、钛白粉等21种工业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手机摄像头马达、无碳复写纸等13个工业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从“制造”到“智造”,焦作正以科技创新重塑工业脊梁,一座现代化产业之城傲然屹立。
转型样本
绿色崛起 幸福提质
转型,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
近年来,焦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引领、工业强市、产业兴城、民生幸福,深入实施“345”创新行动,推进“三十工程”,培育“3+13+N”重点产业链群,开展美好城市建设和美好生活提质行动。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公园里,老人悠闲散步、孩子嬉笑玩耍;社区里,便民服务贴心周到;企业里,工人干劲十足…… 一幅幸福满满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这是一座城市的精彩“逆袭”,更是新发展理念在怀川大地的生动实践。
发展愿景
示范引领 出彩中原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焦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十四五”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73元、位居全省第四。在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中,四次获评“优秀”格次。
2025年前三季度,焦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居全省第7位,全市经济延续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趋新向优的发展态势。
大道如砥,奋斗如歌。面向未来,焦作正锚定“两高四着力”,紧扣“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持“四个聚焦”,加快建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旅融合、生态宜居、共同富裕“五个示范城市”,坚定走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创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新路,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这就是焦作!
来源:顶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