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48 1

摘要:喷药时确保叶片正反面均匀覆盖,并交替使用药剂。防治适期:苗期是防治关键,发现蚜虫或初期症状时立即用药。用药推荐:一是治蚜防病。二是病毒病防治,可喷施氯溴异氰尿酸等病毒抑制剂,并加入赤·吲乙·芸苔或氨基寡糖素,…

结合六盘水市近年来油菜的品种、种植模式及生产特点,制定了本市油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参考。

一、主要病害

(一)霜霉病

发病症状:该病危害叶、茎和花。叶片产生淡黄色病斑,病斑背面可见白色霜状霉层。花梗受害后常弯曲肿胀,形成“龙头拐”状。防治适期:从苗期开始,当病株率达到20%时首次施药,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用药推荐:选择乙蒜素、代森锌、代森锰锌、霜霉威、甲霜·锰锌等药剂。喷药时确保叶片正反面均匀覆盖,并交替使用药剂。

(二)根肿病

发病症状: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苗期受害最重。在主、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根肿)。晴天植株表现萎蔫,早晚恢复,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应立即灌根或喷淋茎基部,间隔5-7天,连续2-3次。用药推荐:选用氟啶胺或氰霜唑。增强抗性:在使用上述药剂时,可加入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或丙酰芸苔素内酯,以增强植株抗逆性。

(三)病毒病

发病症状:叶片出现明脉、花叶、皱缩,植株矮化。茎秆产生黑褐色长短不一的条斑,后期可能纵裂。严重时植株半边或全株枯死。防治适期:苗期是防治关键,发现蚜虫或初期症状时立即用药。用药推荐:一是治蚜防病。防治传毒媒介蚜虫是关键,详见蚜虫药剂。二是病毒病防治,可喷施氯溴异氰尿酸等病毒抑制剂,并加入赤·吲乙·芸苔或氨基寡糖素,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四)菌核病

发病症状:油菜主要病害,又称“白秆”或“霉兜”。茎秆内部会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茎内髓部腐烂后易形成空腔。导致植株提前枯死,角果减少,严重影响产量。防治适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是药剂防治的两个关键阶段。初花期第一次施药,重点是保护油菜茎基部;盛花期第二次施药,可预防花瓣受病菌侵染。用药推荐:可选用盾壳霉、木霉菌等生物菌剂加速土壤中菌核腐烂。化学农药可选用腐霉利、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菌核净、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等。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二、主要虫害

(一)蚜虫

危害特点:成蚜、若蚜聚集在叶片背面、茎秆、植株顶端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植株矮缩。同时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并传播病毒病。防治适期:苗期至蕾薹期,当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进行防治;角果期,当有蚜虫的枝梢比例达到10%以上时施药。用药推荐: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等化学药剂喷雾,注意喷洒叶片正反面。注意:油菜开花期应避免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对蜜蜂毒性高的新烟碱类药剂,以保护蜜蜂。

(二)跳甲

危害特点:成虫咬食叶片成密布孔洞,影响幼苗生长。防治适期:重点在苗期成虫产卵前防治成虫,在成虫活动盛期施药。用药推荐:可选用鱼藤酮、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制剂,或噻虫嗪、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药剂。喷药时建议由四周向中央包围,防止成虫惊飞扩散。

(三)菜青虫

危害特点:低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半透明斑,3-4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防治适期:抓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用药推荐:优先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或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药剂。

三、科学安全用药须知

(一)合理选购与贮存:应在具有农药经营许可证的门店选购“三证齐全”的对路农药。农药应单独贮存,不能与粮食、蔬菜、食品等混放,并远离儿童、家畜和水源。

(二)规范施药操作:施药人员应穿着长袖衣裤等防护服,严禁逆风喷药。高温施药应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浓度使用,不得随意增减。注重轮换用药,以延缓病虫抗药性产生。

(三)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应妥善收集并交回农药经营者或乡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