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狂欢:越丑越红,越装越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3:37 1

摘要:被网友调侃“放东北能直接下地掰苞米”。更讽刺的是,这位“辽宁冠军”户口压根不在辽宁,她自己也操着一口标准的地道口音说:"我叫张倩,来自北京" , 纯属“外来和尚念歪经”。

越没有下限的炒作越受欢迎

这年头的网络江湖,流行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流量魔法:

选美比赛不捧仙女捧“街坊”,千万粉丝UP主相亲不炫富反扮穷。

辽宁选美赛场刚炸出个让网友笑喷的“方正脸冠军”;

杭州相亲角就迎来了把自己包装成“初中学历离异男”的影视X风T某。

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凑在一起,活像一出荒诞喜剧——越没下限的炒作,反而越能在流量池里掀起惊涛骇浪

先说辽宁选美那出大戏。

号称“展现中华女性魅力”的赛场,硬是把冠军奖杯塞给了一位站在亚军季军中间像“走错片场观众”的选手张倩。

身高,长相,身材,宇宙级别的不同

镜头里的她体态敦实,穿高跟鞋走路拘谨得像踩在鸡蛋上,转圈圈时裙摆甩得还没广场舞大妈的丝巾飘逸,泳装环节穿粉色T恤配运动鞋的造型,

被网友调侃“放东北能直接下地掰苞米”。更讽刺的是,这位“辽宁冠军”户口压根不在辽宁,她自己也操着一口标准的地道口音说:"我叫张倩,来自北京" , 纯属“外来和尚念歪经”。

组委会急着出来圆场,说冠军胜在“学识和公益经历突出”。可网友一扒,所谓的公益经历不过是“参与过社区活动”——照这标准,小区里跳广场舞顺便捡垃圾的姥姥们,都能组团拿终身成就奖了。往届辽宁冠军不是九头身模特就是知性美女,到这届直接从“精装房跌成毛坯房”,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哪是选美,分明是选“话题”。毕竟骂声也是流量,吐槽也是热度,比起千篇一律的美女,一个能让网友编出“东北虎、西北狼,辽宁冠军像大娘”顺口溜的争议人物,显然更能让赛事从查无此赛变成全网围观。

这边选美赛事靠“丑得有辨识度”博出位,那边千万粉丝UP主T某已经把“自黑炒作”玩出了新高度。

这位年营收破亿、父亲是圆通总裁的95后创业者,拿着一份精心伪造的“悲惨简历”杀进杭州相亲角:把英国某特大学学历改成“初中学历”,把总裁父亲写成“快递员”,还主动贴上“离异无房无车”的标签,和苹果的库克也是谈笑风生。

某通总裁

果不其然,大妈们一看到“初中学历”四个字就集体转身,连多问一句的兴趣都没有,这场“社死现场”被拍下来发到网上,瞬间让#影视XX的T某相亲被嫌弃#的词条冲上热搜。

网友的反应堪称大型双标现场:有人夸他“讽刺相亲市场物质化”,有人骂他“戏精上身扮猪吃老虎”,但不管是褒是贬,都乖乖点进视频贡献了播放量。

T某这招看似“自毁形象”,实则精明到骨子里——用一份漏洞百出的假简历,既制造了“大佬装萌新被打脸”的戏剧冲突,又借大妈们的“现实”衬托自己的“通透”,最后还能落个“接地气”的美名。比起苦哈哈拍技术教程,一场相亲角的炒作,让他的曝光量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两件事看似荒诞,却戳中了当下流量生态的痛点:正经做事没人看,剑走偏锋传千里。选美比赛放弃审美追求争议,是因为“最美冠军”的话题早就被玩烂了,唯有“最丑冠军”能让人眼前一“黑”;T某放着总裁公子的身份不用非要扮穷,是因为“成功人士分享经验”已经审美疲劳,“大佬落难被嫌弃”才够有反转感。就像街头卖艺的,好好拉二胡没人停步,一旦拿出吞宝剑、胸口碎大石的绝活,立马围得水泄不通。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炒作总能找到“正当理由”。

选美组委会说“美不止于皮囊”,T某说“想测试真实的相亲观”,仿佛他们不是在博流量,而是在做社会实验。

可就像网友怼的:“既然比综合素养,干脆叫三好学生评选;既然想测试人性,不如去街头当乞丐体验生活”。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不过是包裹着流量野心的糖衣,一咬就破。

最无奈的是,我们这些看客,明明知道是炒作,却还是忍不住点进去吐槽、转发、二创,亲手把这些“没有下限”的话题推上热搜。

就像辽宁选美事件里,骂得最凶的人,可能也是把冠军照片存下来当表情包的人;T某相亲视频下面,喊着“戏太多”的网友,转头就给朋友发了“大妈不识货”的截图。我们一边骂着流量乱象,一边又成为了乱象的推手,这才是最讽刺的地方。

当选美比赛不再比美,当相亲简历全是演戏,当越没下限越受欢迎成为潜规则,最终被消耗的,是我们对“真”的信任和对“美”的期待。

当然,不能没有各大媒体,平台,up主,公众号的捧场.这些人不参与,我们也看不到这么大这么热烈的热搜.

或许某天,当有人真的带着诚意参赛、带着真心相亲时,反而会被当成“炒作”——毕竟在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江湖里,真诚,反而成了最另类的“没有下限”。

来源:儒雅的土拨鼠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