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精神分裂难治,就是痰迷心窍,神明失守,中医一方可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4:07 1

摘要:但我这么多年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被冠以“精神分裂”的情况,从中医角度看,就是体内的“痰浊”蒙蔽了心窍,使得心神失去了清明之所——你把痰浊化开,心神归位,人就能慢慢清醒过来。

大家好,我是中医许新霞

很多人一听“精神分裂症”,就觉得特别可怕,是绝症,要终身服药,人就被困住了。

但我这么多年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被冠以“精神分裂”的情况,从中医角度看,就是体内的“痰浊”蒙蔽了心窍,使得心神失去了清明之所——你把痰浊化开,心神归位,人就能慢慢清醒过来。

我举个真实的例子。
之前有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家人陪伴下过来。他之前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时而情绪激动,坚信有人要害他,说耳边能听到别人听不见的议论声;时而又变得十分孤僻,退缩到角落里,表情呆滞,对周围一切都没什么反应,仿佛活在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里。西医诊断很明确,药也一直按时服用,但状态总是反反复复,并且人看起来有些迟钝,身体也显得虚浮。

我仔细看他:目光有些涣散,表情比较淡漠,面色看上去有些油润,但细看底色是晦暗的。再看他的舌苔,白厚而腻,舌体也偏胖大,边缘有齿痕。脉象摸起来是沉滑的。
家人补充说,他平时胃口不太好,大便总是不成形,感觉黏腻,咳痰也多。
这典型是思虑伤脾,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了。脾是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湿内停,凝聚成“痰”。这个“痰”,不单指我们咳出的有形之痰,更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后形成的病理产物——“无形之痰”。痰气郁结,时间长了容易化火,痰火互相勾结,向上扰乱于心,蒙蔽“心窍”。心是藏神之所,心窍一旦被痰浊蒙蔽,神明自然就失守了,随之就会出现幻听、妄想、思维混乱这些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水湿运化不利,产生了大量“垃圾”(痰浊),这些垃圾堵塞了掌管精神意识的“核心”(心神)的通路,指挥中心接收和发出的信息全都乱套了。

我为他拟定的方子,核心思路在于:健脾燥湿 + 涤痰开窍 + 清心降火
关键并不在于使用多么奇特的药材,而在于精准地恢复他身体的气化功能,强健脾胃,从源头上减少“痰”的生成;同时运用化痰开窍的药物,把已经蒙蔽心窍的“痰浊”清扫出去;再配合一些清心降火的药,让被扰乱的心神逐渐安定下来。
调理了大约一个月后,家人反馈说,他自言自语的情况明显减少了,眼神比之前清亮了一些,能安静地坐一段时间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大便逐渐成形,胃口也改善了。前后调治了近半年,那些被监视、被议论的感觉和幻听基本很少出现,愿意和家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恢复。后来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非常缓慢、谨慎地调整了西药用量,整个人状态趋于平稳。

所以我认为,不必被那个冰冷的病名吓住,更不要认为人就彻底无望了。
身体是一个精密协作的系统,精神上出现的严重异常,往往是内部脏腑失衡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最终影响到了“心神”这个最高统帅。脾是生痰的源头,肝气不畅会助长痰湿,而心是最终受病的场所。把脾胃功能调理好,让痰浊失去产生的根基;把气机理顺,让邪火没有依附的条件;最后大力涤痰开窍,为心神扫清回归的障碍,重新请它“安坐本位”——心神能够安定、清明,人自然就会恢复应有的平静与理智。

我是许大夫,诊治这类问题已有多年。
我的真切体会是: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从调理脏腑气血这个根本入手,对于稳定许多“精神分裂”者的状况,减少反复,提升生活质量,确实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

来源:中医许新霞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