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你又给主播转钱了?那都是骗子!”“你懂什么?人家比你还关心我,这是能升值的传家宝!” 这样的争吵,如今在很多家庭天天上演。随着直播的普及,越来越多骗子把目标对准了老年人,他们用“叔叔阿姨”的甜言蜜语、精心编排的剧本、看似靠谱的“福利”,一步步掏空爸妈的养
“妈,你又给主播转钱了?那都是骗子!”“你懂什么?人家比你还关心我,这是能升值的传家宝!” 这样的争吵,如今在很多家庭天天上演。随着直播的普及,越来越多骗子把目标对准了老年人,他们用“叔叔阿姨”的甜言蜜语、精心编排的剧本、看似靠谱的“福利”,一步步掏空爸妈的养老金,甚至让老人背上外债——这不是夸张,而是正在发生的真实骗局。
这些直播间的骗局,早就不是简单的卖假货,而是一套“情感围猎+精准收割”的组合拳,专门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弱点下手,让人防不胜防。
一、3大新型骗局,专坑老年人的养老钱
现在的直播骗局越来越隐蔽,花样也不断翻新,但核心套路就这三类,看完赶紧告诉爸妈:
第一种是“情感绑架式”骗局。主播们一口一个“爸妈”“家人们”,每天准时开播陪老人聊天,比子女还“贴心”。他们会演绎苦情剧本:要么说自己是孤儿,靠卖货治病;要么编家族斗争的戏码,让老人同情支持。河南新乡一位63岁的阿姨,就被这种剧情主播打动,两年花了20万买“藏品”,家里堆满了没用的假货,直到子女发现报警才醒悟。更过分的是,有些主播还会私下加老人微信,叫“妈妈”“爸爸”,编造“胃癌看病”“没钱回家”的理由借钱,把老人的积蓄骗光还不算,还让老人向亲戚举债。
第二种是“虚假增值式”骗局。主播伪装成“大师后人”“理财顾问”,卖所谓的“古董字画”“珠宝玉器”,声称“矿区直供”“半年高价回购”,把几十元的仿品吹成价值几万的“传家宝”。有老人信了“买了能翻倍”的说法,拿出毕生积蓄买了一堆假翡翠、假纪念币,等想兑现回购承诺时,才发现主播早已跑路。还有更狠的“以房养老”骗局,骗子诱骗老人把房产证抵押贷款,把钱投进所谓的“高收益项目”,最后让老人钱房两空。
第三种是“科技伪装式”骗局。现在连AI技术都被骗子用上了,他们截取明星、专家的素材,通过换脸合成虚假直播,冒充名人推荐“特效药”“黑科技产品”。有江西老人就被AI合成的“明星”忽悠,非要贷款200万支持对方“拍戏”;还有老人买了号称“包治百病”的AI合成主播推荐的药膏,不仅没效果,还延误了正规治疗。这些AI主播只会循环话术,不会实时互动,但老年人根本分不清真假。
更隐蔽的是“私域直播”骗局:骗子先通过线下发鸡蛋、送礼品吸引老人,再引导扫码进微信群,在封闭的小程序直播间里私下交易,既没有平台监管,也没法退货退款,一旦被骗很难追讨损失。
二、为啥爸妈总上当?不是笨,是骗子太懂人心
很多子女想不通,平时精明的爸妈,怎么一进直播间就糊涂了?其实不是老人笨,而是骗子精准抓住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抓住了老人的情感空虚。现在很多子女忙于工作,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老人心里孤独,而主播们每天准时陪伴、耐心倾听,用“你最懂健康”“没人比你更明事理”的话术,满足老人被重视、被认同的需求。复旦大学教授申琦的研究发现,老人需要的不只是做饭聊天的“生活陪伴”,更是被尊重的“精神陪伴”,而骗子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二是利用了信息差。老年人对“AI换脸”“私域直播”这些新事物不了解,觉得主播说的“有证书”“假一赔十”都是真的,对直播间里的夸张宣传、剧本演绎缺乏辨别力。他们成长于传统媒介时代,天然相信“手机里说的话”,更容易被“权威包装”的主播忽悠。
三是营造了冲动消费的氛围。直播间里“最后3件”“仅限今天”的话术,配合剧本里的紧张剧情,让老人来不及思考就下单。加上主播会不断强调“这是给家人们的专属福利”,让老人觉得不买就亏了,慢慢养成了盲目消费的习惯。
三、子女别光吵架!4个实用方法,守住爸妈的养老金
阻止老人被骗,光靠指责没用,反而会让老人反感,把他们推向骗子。试试这4个方法,既不伤害亲情,又能守住养老钱:
第一,先“补情感”,再“防骗局”。别一上来就说“你被骗了”,而是多花时间陪爸妈聊天,听他们讲直播间的趣事,顺着他们的话聊,再慢慢提醒。比如可以说“这个主播挺会说话,但咱们先查查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别让你一片好心花了冤枉钱”。平时多给爸妈分享生活琐事,让他们感受到陪伴,就不会再依赖主播的“虚假关心”。
第二,给支付设“安全锁”。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可以帮爸妈开通银行的“适老化支付工具”,比如上海银行的“安心付”,单独设一个零钱包账户,每天消费限额500元,超出就自动拦截,就算被骗也不会损失太多。也可以给微信、支付宝设置支付限额,解绑养老金银行卡,只留少量零花钱在支付账户里,从源头控制风险。
第三,教爸妈3个“辨别技巧”。不用讲复杂的大道理,就记简单的三点:一是不私下转账,所有交易都要在正规平台完成,凡是让加微信、转私账的都是骗子;二是不信“特效药”“高回报”,只要说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承诺翻倍升值的,直接划走;三是看资质,让爸妈买东西前先看商家有没有营业执照、产品有没有CCC认证,没有的坚决不买。
第四,保存证据,及时维权。如果发现爸妈已经被骗,别着急吵架,先帮他们收集证据:直播录屏、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商品包装都要留好。然后通过这几步维权:先在平台投诉封号,再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投诉,最后拨打110报警。只要证据齐全,很多被骗的钱都能追回来。
最后提醒:骗局能防,亲情不能等
其实骗子能得手,本质上是钻了“子女陪伴缺失”的空子。那些主播花几个小时陪老人聊天,而我们可能连几分钟的耐心都没有;主播记得老人的喜好,而我们可能连爸妈最近在看什么都不知道。
守住爸妈的养老金,不仅要教他们防骗技巧,更要多给他们真正的陪伴和关心。当爸妈感受到足够的爱和重视,自然就不会再被直播间里的虚假温暖迷惑。
你家爸妈有没有沉迷直播购物的情况?你是怎么提醒他们防骗的?或者你知道其他针对老年人的直播骗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妙招,咱们一起帮爸妈守住养老钱,远离骗局。
来源:安逸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