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记者在农圣街一所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看到,一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用画笔或颜料装饰轮胎,五颜六色的轮胎错落摆放,很快画满了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等。带领孩子们参与户外美育实践的,就是美术培训教师刘冬。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近日,记者在农圣街一所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看到,一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用画笔或颜料装饰轮胎,五颜六色的轮胎错落摆放,很快画满了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等。带领孩子们参与户外美育实践的,就是美术培训教师刘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6年出生的刘冬已从事美术教育行业20多年。怀揣着对美术教育的赤诚与热爱,她以笔墨为媒,用公益之心,让美育之花在孩子们心中绽放。她走进校园画黑板报、开设公益社团课、美化幼儿园环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有孩子的地方就该有美”的教育理念,让无数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缘起热爱
以专业之力筑就美育之路
2005年,怀揣着对绘画的执着追求,刘冬考入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在笔墨丹青的世界里潜心钻研、悉心求教后,她练就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大学期间,为了增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她开始从事美术教学培训工作。“看到孩子们握着画笔时眼中的光芒,我就觉得特别开心。”这份初为人师的喜悦,成为她日后深耕美育事业的动力。
毕业后,刘冬与同为山东理工大学校友的丈夫结婚,之后定居寿光。2015年,在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后,刘冬在寿光开设了自己的美术工作室。
多年来,刘冬始终坚守在美术教育一线。在她的工作室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墙上挂着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桌上整齐摆放着各色画笔与颜料。“美术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孩子画画,而是要引导他们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感受美好。”刘冬始终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定制教学主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她会选择卡通形象、动植物等生动有趣的题材,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则会引入风景写生、传统国画等内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
除了日常教学,刘冬还格外注重结合时间节点开展主题课程。春节时,她教孩子们写福字、画年画;端午节,她带领孩子们创作龙舟、粽子主题的作品;国庆节,她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充满文化仪式感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绘画技巧,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
公益践行
以笔墨传情播撒美育种子
“有孩子的地方就应该有美。”这是刘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践行公益美育的初心。在日常教学中,她发现有些学校的美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接触专业美术教育的机会有限。于是,她主动走出工作室,将公益美育的种子播撒到更多校园。
走进学校画黑板报,是刘冬坚持了6年的公益行动。每到新学期伊始或重要节日,她都会走进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设计、绘制黑板报。“黑板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孩子们感受美的课堂。”在绘画现场,刘冬耐心地引导孩子们根据主题构思画面、搭配色彩、布局排版,从线条的勾勒到色彩的填充,她手把手地教,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
不仅如此,受学校邀请,刘冬还先后走进3所学校的公益社团课,为孩子们开设美术课程。为了让课程更具针对性,她提前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社团课上,她会带孩子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进行写生练习;她会教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她还会引入传统民间艺术,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刘老师的课特别有趣,她会用身边的东西教我们画画,让人觉得艺术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参与社团课的学生纷纷表示。对于个别家庭困难又热爱绘画的孩子,刘冬还会额外赠送绘画工具,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
而在农圣街的这所幼儿园,刘冬的公益行动更是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园区里的废旧轮胎没有一点色彩,不够漂亮。“这些轮胎如果加以装饰,既能美化校园环境,又能让孩子们参与到美育实践中。”于是,刘冬自掏腰包购买了颜料等材料,主动找到园方商量轮胎改造计划,得到了园方的大力支持。
随后,刘冬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了连续多天的户外美育实践课程。她先在轮胎上勾勒出简单的轮廓,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填充色彩。有的孩子画了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的孩子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彩虹,有的孩子则画了可爱的小动物。在阳光下,孩子们握着画笔,尽情发挥着想象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孩子们认真创作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艺术家在成长。”刘冬说,轮胎装饰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环境,还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据了解,这已是刘冬第二次为幼儿园进行轮胎装饰创作,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美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刘冬的公益行动,不仅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也感染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人。她说,丈夫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支持,还会在公益活动中主动帮忙搬运材料、整理场地。一些曾经受教于她的学生,如今也加入到公益美育的行列中,一起为孩子们带去艺术的滋养。
“从事美术教育这么多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让美育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很多孩子通过绘画变得更加自信,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刘冬表示,美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与付出,因此,她会一直走下去,用笔墨为孩子们的童年添美加彩。
记者手记
让美育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童年
初见刘冬时,她正蹲在幼儿园的轮胎旁,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涂色。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有力量。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感动的是她对美术教育的赤诚与对孩子们的关爱。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用专业的知识与无私的奉献,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中。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塑造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刘冬说,之所以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是因为想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美育不在于培养多少专业的艺术家,而在于让孩子拥有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美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采访最后,刘冬说,她希望有更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加入公益美育的行列,用热爱与坚守,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亮色,让美育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一审:王浩宇
二审:马春晓
三审:宋梅贵
来源:寿光日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