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不应在黑暗中行走!”11月13日,李飞飞的World Labs正式推出首款商用世界模型Marble,这句宣言标志着空间智能从理论迈向实用,AI理解物理世界的时代迎来关键突破。
“AI不应在黑暗中行走!”11月13日,李飞飞的World Labs正式推出首款商用世界模型Marble,这句宣言标志着空间智能从理论迈向实用,AI理解物理世界的时代迎来关键突破。
来源网络
作为斯坦福大学教授、AI领域先驱,李飞飞在2024年创办World Labs,短短数月就完成2.3亿美元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AI独角兽。公司投资方囊括a16z、英伟达、AMD等科技巨头。Marble的推出早有铺垫,两个月前团队发布预览版,11月10日李飞飞发表长文造势,详解空间智能的核心价值。这款产品支持文本、照片、视频、3D布局图等多模态输入,能生成高保真、可下载的持久化3D环境,还原生集成混合式3D编辑器,用户可手动构建框架后由AI填充细节。
来源网络
定价体系灵活分层,免费版支持4次生成(仅限文本和图像输入),标准版每月20美元解锁多图、视频输入及高级编辑,旗舰版95美元/月可获得75次生成权限与全部功能。与谷歌Genie的研究预览版、Decart等的免费演示不同,Marble是世界模型赛道首个商用产品。其差异化优势明显,生成的3D环境能减少场景变形与不一致性,支持导出为高斯泼溅、网格等多种格式,上个月发布的实时模型RTFM仅需一张H100即可运行。实际应用场景已逐步落地,有人用它将静态3D场景转化为可交互VR游戏,室内设计师能把图纸变成沉浸式3D空间,自动驾驶、无人机领域也能借助其优化环境感知。
来源网络
Marble的意义,不止于一款产品的落地,更在于为AI发展指出新方向。当前大语言模型擅长处理抽象知识,却缺乏对物理世界的具象理解,李飞飞提出的空间智能,正是要填补这一空白。这种让机器理解空间关系、物理规则的能力,是实现真正智能的关键。行业评测显示,Marble交互效果出色,但细节精细度仍有提升空间,这也反映出世界模型技术仍处于快速迭代期。
商用化先行让Marble抢占了赛道先机。免费增值模式降低了用户尝试门槛,分层付费满足了从普通创作者到企业用户的不同需求。相比单纯追求技术参数的实验室产品,Marble以落地为导向,将空间智能应用于游戏、影视、建筑、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让前沿技术快速产生实际价值。投资方的强力支持,不仅提供了资金保障,更能带来技术协同与生态资源,助力产品持续迭代。
来源网络
空间智能的浪潮已悄然来临。短期内,它将赋能创意产业,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创作3D内容;中期将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使其成为家庭与实验室的可靠伙伴;长远来看,科学模拟、医疗辅助、沉浸式教育等领域都将因之迎来革命。Marble的推出,只是这场变革的开端,未来还需要解决细节优化、盈利模式完善等问题。
技术的终极价值,是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世界,进而服务人类。李飞飞团队用Marble证明,AI不仅能处理文字与数据,更能构建三维世界、贴近物理现实。这场空间智能的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你觉得Marble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清华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