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几个月,不少老外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总是想念在中国短短停留的时光,这种情况被叫做“旅华后遗症”,这个词用来说那种又高兴又有点麻烦的感觉,在中国吃过的味道,跑过的速度,觉得安全的地方,让这些人在回自己国家之后,原来的生活和习惯变得没意思。
最近这几个月,不少老外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总是想念在中国短短停留的时光,这种情况被叫做“旅华后遗症”,这个词用来说那种又高兴又有点麻烦的感觉,在中国吃过的味道,跑过的速度,觉得安全的地方,让这些人在回自己国家之后,原来的生活和习惯变得没意思。
官方统计给出背景支撑,2025年上半年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是3805.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多出三成二个百分点。这些海量的短期过境访客当中包含不少来自列入了240小时过境免签名单里的55个国家的人,这种免签安排使得很多人把原本打算短暂停留的行程延长成了深入体验的过程,在这些人当中被认为最容易出现“后遗症”的重症区域。
社交和外交方面的反应也很直接,使馆的咨询邮箱被大量的问询淹没,很多人在使馆留言区反复地请求延长停留时间或者申请更长一点的过境期限,在外交圈子里有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轻松地调侃,现在来的不是过境旅客,而是被中国“吸引住”的游客。关于240小时的限制,抱怨声一直不断,很多人说时间太短了,根本做不完想做的事情。
个别例子能说得更清楚些,英国的年轻女子Lucy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一系列视频播放量和点赞量都不少,在广州两天就把早茶吃了个遍,提到了虾饺有汤汁、烧腊皮脆肉香这些细节,还说在潮汕火锅边一直吃到半夜。回到伦敦后对家乡的炸鱼薯条没了兴趣,连常吃的三明治也要掰开当本地煎饼吃,她在视频里说自己那次旅行体重下降了不少,口味也变了,回国最想的就是中国味儿。类似的内容在网上引发很多转发讨论。
模仿行为也挺普遍的,不少回国的人会试着用身边的东西去复刻在中国吃过的菜。有人拿番茄酱勉强凑个叉烧酱的味道,有人把意大利面当成了“仿米粉”做拌面。效果好坏不一,但这些尝试显示他们在旅行时有了具体的味觉记忆,并且带着这样的记忆回归到日常里改造食谱。
技术和城市生活的体验又是一个方面,一个纽约摄影师在上海所见的景象就改变了他对中国现代化程度的认知,在上海的城市里看见无人机把奶茶准确无误地投放到写字楼窗户外边,外卖小哥开着电动无人车送餐,街头摆摊的小贩手里举着“微信收款”牌子随时等着被扫码,移动支付如此普及使得每个人的日常交易变得非常简单,观感上的不同导致认知也跟着改变。
外卖速度给不少老外留下深刻印象,有个俄罗斯游客在哈尔滨用手机点了个饭,敲门的时候不过十分钟,这跟他在本国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拿到冷披萨的情形大不一样。高速铁路的效率也成了聊天话题里的谈资,有人从杭州到上海只花了半个小时,回日本以后乘新干线却觉得速度慢得像“散步”,夜晚的城市安全感经常被提及,有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学生去重庆夜游,在解放碑附近走动的感觉比自己家小区还要踏实些,这样的话语在网上流传出去之后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真实的街头生活瞬间,比任何宣传片都更能冲击人的观念。游客们不再满足于在景点门前拍照留念,他们更愿意走进茶馆、走进作坊、走进市井。有人在成都的茶馆里学习用盖碗泡茶,学会了甩茶沫;有人在景德镇的窑厂亲手拉胚,哪怕做得不规整也带回家;有人在泉州穿汉服插花簪照相。这些有参与感的活动,让游客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经济影响可以数据说明,2025年头8个月,免签带来的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涨了97.5%,一些中国品牌和文创产品成了热门带回国的手信,故宫文创、华为耳机之类的东西都包含在外国游客的购物单里边,社交平台上有关“中国旅行”的话题下有超过两千万条分享,很多内容都是实用建议,从怎么用微信扫码到怎样点早茶不踩雷这些细节都有提及,这种类型的帖子比传统旅游手册更受欢迎,也更容易促使人们做出后续出行决策。
而让这种现象不断发酵的还有政策和服务上的便利。除了中文之外的多语种服务也更加常见,离境退税的速度更快,开放口岸接近60个,24省对这类免签游客敞开大门,很多原本是为过境服务设置的便利正在被游客当作一次深入的体验通行证。所以,过境免签从“短停”到“深度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游客的抱怨其实也是在表达期待,刚开始学怎么点早茶,刚学会用支付工具骑共享单车,刚打算去成都吃一顿正宗火锅,感觉时间不够。很多类似的话,大家希望在中国待得满满的、长长的。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认为这是一种正向互动,外国游客把自己在中国的真实体验带回本国,并用自己话讲给别人听,比起单方面宣传更易打动人。一个爆款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开来,让更多人关注讨论来中国旅游是否可行、有趣等话题,长期连续的短期免签与高标准接待可能造成回头客和口碑效应,从而提高国家形象。
从社会的角度看,游客对240小时政策的高频率诉求也许会成为调整参考。使馆后台被询问刷屏显示这项便利很受欢迎,是否放宽还需官方决定,不过现在的体验已深深印在很多人心里,游客怀念的不只是那几道菜的味道,还有那个城市运行的速度和夜里的安全感,这样的感觉超过签证时间长短带来的影响。
这一拨入境人流和“旅华后遗症”说明一点,真实生活场景被外国游客亲自体验过之后,原先的刻板印象就会改变。古老文化和现代科技在城市中并存着,从茶馆到高铁、从陶瓷作坊到无人机送餐,这都是旅游内容的一部分,在参与过程中人们能理解文化,并且花钱买体验,这样就对当地经济有直接好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接地气一些,未来可能短期方便加上高质量接待还会让回头客继续来,形成良性循环状态。
来源:成熟葡萄XG6U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