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11月11日,福克斯新闻的演播室里,一场采访炸开了美国政坛的锅。特朗普面对主持人劳拉·英格拉姆的追问,硬生生推翻了自己几个月前的强硬立场,直言“美国没那么多有特定技能的人才,总不能拉个失业者去造导弹”。这番话不仅让MAGA阵营集体炸毛,更撕开了美国移民
Ai主播讲新闻
当地时间11月11日,福克斯新闻的演播室里,一场采访炸开了美国政坛的锅。特朗普面对主持人劳拉·英格拉姆的追问,硬生生推翻了自己几个月前的强硬立场,直言“美国没那么多有特定技能的人才,总不能拉个失业者去造导弹”。这番话不仅让MAGA阵营集体炸毛,更撕开了美国移民政策与产业现实之间的一道大口子。
采访里的交锋透着股耐人寻味的矛盾。英格拉姆作为保守派代表,一上来就炮轰H-1B签证:“引进几十万外国劳工,美国工人工资怎么涨?”特朗普先是点头附和,话锋却突然一转:“提高工资是对的,但国家也得要人才啊。”主持人立刻反驳“国内人才够多”,特朗普干脆直接否定:“不够,特定技能的人才缺口大,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培训出来的。”他举了个很实在的例子:“投资100亿美元建工厂,把五年没上班的失业者拉来造导弹,根本行不通。”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提到了9月ICE突袭佐治亚州现代汽车园区的事。当时数百名韩国工人正在建电池厂,被突然逮捕,现代CEO随后直言工厂开业要推迟两到三个月。要知道,现代今年刚宣布要在美国砸260亿美元搞制造业。特朗普对着镜头吐槽:“这些工人一辈子都在造电池,这活儿复杂又危险,容易爆炸,他们是来培训人的,结果政府非要赶他们走,可我们偏偏需要这些人。”
不光为外国技术工人说话,特朗普还肯定了中国留学生的作用,称他们对美国大学的财务稳定至关重要。这波操作让熟悉他的人都看懵了,就在今年9月,他刚签署行政令收紧H-1B签证,新申请要交10万美元费用,美其名曰“激励企业雇美国人”,当时直接震动了依赖外国人才的科技行业,美国商会甚至把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
消息一出,MAGA阵营彻底炸了。“美国转折点”撰稿人萨凡纳·埃尔南德斯在X平台怒斥:“特朗普赶紧走出小圈子,听听选他的人的声音,简直跟支持者脱节了!”内容创作者马特·莫尔斯更直接,骂这次采访是“灾难”,喊话特朗普“立刻开除那些让他说蠢话的顾问,美国优先不是空话”。还有人称他“为了印度H-1B签证持有者背叛美国人”,甚至建议他赶紧炒掉身边的参谋班子。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保守派评论员斯科特·詹宁斯在CNN上辩解:“奉行美国优先不代表闭关锁国,引进人才才能让美国更强,这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话看似有理,却戳中了美国当前的尴尬处境。数据摆在那,2024财年美国批准了近40万份H-1B签证,是2020财年的两倍,马斯克这类科技大佬早就放话,没有这些签证,美国科技领先地位保不住。
可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美国优先”,一边又搞签证限制,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背后是深层的产业困境。美国国家移民政策基金会上个月出的报告说得很明白,特朗普的移民收紧政策,未来十年会让美国劳动力减少1570万人,GDP增长要下降约三分之一。经济学家早就警告,净移民人数变负,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能力都会受重创,经济增长必然放缓。
其实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翻脸”。他之前一直以强硬移民政策著称,修美墨边境墙、搞旅行禁令、导致边境家庭分离,都是他的“标志性操作”。可现在临近大选,他突然软化立场,说白了还是产业现实逼的。美国制造业回流喊了好几年,可高端制造需要的技术工人跟不上,本土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只能靠引进。但MAGA阵营的核心诉求是“保护本土工人利益”,这就形成了死结:不引进人才,产业发展卡脖子;引进人才,又要得罪基本盘。
这场内讧的本质,是美国保守派的“意识形态执念”与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的碰撞。特朗普的言论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暴露了美国当前的两难:一方面想通过限制移民讨好本土保守派,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外国人才支撑高端产业。ICE突袭工厂看似“严格执法”,结果却延误了百亿级投资项目,这种“顾此失彼”的操作,正是政策脱节的直接体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H-1B签证的争议背后,是全球人才竞争的暗流。美国商会起诉政府,科技巨头集体发声,本质上是担心人才流失影响竞争力。而特朗普的立场摇摆,恰恰说明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单纯的“排外”根本行不通。你可以设置10万美元的签证费,却挡不住产业对技能人才的刚需;你可以喊着“培训美国人”,却解决不了短期人才缺口的问题。
MAGA阵营的愤怒不难理解,他们支持特朗普,就是冲着“强硬”二字来的,如今偶像突然“软化”,自然觉得被背叛。但特朗普的“改口”,或许不是真的想“背叛”,而是不得不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所谓的“美国制造”“产业回流”都只是空谈。造导弹不是靠口号,建电池厂也不是靠失业者,这些需要长年累月的技能积累,这恰恰是美国当前最缺的。
这场风波不会轻易过去,它不仅会影响特朗普的大选选情,更会让美国移民政策的矛盾进一步暴露。未来,美国是继续抱着“意识形态”不放,还是向产业现实低头?这不仅关乎几十万外国劳工的命运,更决定着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未来走向。而特朗普这场“里外不是人”的表态,不过是这场深层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
来源:落日的余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