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带货频频翻车,明星直播间更靠谱?韭菜们速来认领智商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2:08 1

摘要:打开手机刷直播,一半是网红喊着 “全网最低价” 疯狂上链接,一半是明星顶着光环推荐 “自用好物”,可下单后踩坑的事儿从没断过。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打开手机刷直播,一半是网红喊着 “全网最低价” 疯狂上链接,一半是明星顶着光环推荐 “自用好物”,可下单后踩坑的事儿从没断过。

网红带货翻车早就不是新鲜事,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新闻一抓一大把,于是不少人转头迷信明星直播间,觉得名人背书总该靠谱些。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那些打着 “明星同款”“大牌保障” 旗号的直播间,到底是避坑圣地,还是另一个收割 “韭菜” 的战场?

其实不管是网红还是明星,带货的核心逻辑都是靠个人影响力变现,所谓 “谁更靠谱” 的争论,本质上就是一场用信任换流量的博弈。

你以为明星有公众形象要维护,不会轻易砸自己招牌?网红和粉丝关系近,总该念点情分?

现实往往给你狠狠上一课,高佣金的诱惑面前,不少人的底线远比想象中脆弱,而那些让你心甘情愿掏钱的 “信任”,到头来可能只是精心包装的智商税。

先说说网红带货这波操作,很多人都是被 “宠粉人设”“源头好货” 的标签忽悠入局。

网红们靠着日常分享、互动聊天,和粉丝建立起一种 “自己人” 的亲近感,再加上 “为粉丝严选”“亏本冲销量” 的话术轰炸,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可人设这东西,有时候比商品包装还虚假,拥有 2000 多万粉丝的 “东北雨姐”,直播间里一口一个 “家人们放心拍”,售卖的红薯粉条宣称只用红薯淀粉制作,结果被检测出根本不含红薯基因,纯属挂羊头卖狗肉。

她还不止一次翻车,之前带货的酸菜配料表与宣传不符,卖的所谓 “大鹅” 实际是雁鹅,一次次消耗粉丝信任,最终所属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65万元。

还有头部网红 “疯狂小杨哥”,直播间里把 “香港美诚月饼” 吹成 “香港高端大品牌”,说什么 “正宗港味,送礼有面”,不少消费者冲着 “香港原产” 的名头下单,结果发现这个品牌在香港连个门店都没有,产地其实是广州和佛山。

更过分的是,他还因为虚假宣传一款牛肉卷,加上这款月饼的不实推广,总共被罚款超过 6894 万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足以看出其违规操作的严重性。这些网红看似为粉丝着想,实则眼里只有佣金,只要能赚钱,产品质量、宣传真实性都能抛到脑后。

可能有人会说,网红没底线,明星总该不一样吧?毕竟明星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总不至于为了这点钱毁了自己的事业。

但现实狠狠打了脸,明星带货翻车的频率,一点不比网红低,而且坑更深、套路更隐蔽。

2024 年初,杨子、黄圣依夫妇牵涉的腊肉直播事件,至今还有不少商家维权无门。

涉案公司打着 “明星带货” 的噱头,向 200 多户商家收取高额服务费,还拍着胸脯承诺 “交 10 万保证销售额 100 万”,让商家们以为抱到了大腿,纷纷砸钱备货。

结果直播时,商家的产品只被匆匆展示两三分钟,多数商家只卖出十几单,堆积如山的备货几乎变成废品,整个事件涉案金额高达 3000 多万元。

事后杨子赶紧发布澄清视频,说自己和涉案招商公司没关系,可明眼人都知道,商家们之所以愿意掏高额费用,不就是冲着他和黄圣依的明星光环来的?

明星的名气成了骗子的 “帮凶”,让商家放松了警惕,最后被骗得血本无归。

而且明星带货还有个通病,他们大多不直接参与选品和运营,只是露个脸念几句台词,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就把责任推给运营团队,消费者维权时往往找不到真正的责任人。

你以为买的是明星背书的靠谱产品,实际可能只是他们赚快钱的工具,出了问题谁也找不到。

有人可能会反驳,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网红里也有认真选品的,明星中也有爱惜羽毛的。

这话确实没错,靠谱程度从来和 “网红”“明星” 这个身份标签无关,不管是谁带货,翻车的核心原因其实都大同小异。

首先是高佣金的诱惑太大,有些产品佣金比例能达到 50% 甚至更高,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很多主播根本不会花心思核实产品质量,只要能卖出去,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话张口就来。

然后是合作模式畸形,很多直播间不看产品好坏,只看商家能交多少坑位费,交的钱越多,给的展示时间越长,至于能不能卖出去、产品有没有问题,他们根本不管。

最后是行业监管存在滞后性,直播带货发展太快,相关的规章制度跟不上,导致很多违规操作有机可乘,骗子和不良主播们钻空子赚得盆满钵满,受伤的只有消费者和诚信商家。

就像之前被热议的 AI 盗播带货事件,演员温峥嵘凌晨三四点拍完戏,累得只想躺下,结果刷手机时发现,多个直播间里都有 “她” 在带货,妆发不同、产品各异,说的话却一模一样,这些全是 AI 合成的虚假直播。

她气不过去直播间质问 “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结果立马被拉黑。

这种 AI 仿冒名人带货的操作,本质上和网红、明星虚假带货是一路货色,都是利用公众信任变现,只不过手段更隐蔽、更恶劣。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后来发文称,曝光的 “三个直播间同时开播” 案例不在抖音,但平台上确实存在 AI 仿冒名人带货的短视频,并且已经开展专项治理。

可就算平台整治,这种乱象也很难彻底根除,毕竟只要有利益可图,就有人愿意冒险。

其实对消费者来说,与其纠结是网红直播间靠谱还是明星直播间靠谱,不如彻底摘下 “身份滤镜”,把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

买东西前先查查产品资质,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检测报告,不要被 “全网最低价”“明星同款”“限量秒杀” 这些话术冲昏头脑。

很多时候,那些喊着 “亏本甩卖” 的产品,要么是质量堪忧,要么是价格虚高后再打折,实际并不划算。

遇到心仪的产品,多对比几家店铺,看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尤其是追评和差评,往往能发现很多隐藏问题。

而对商家来说,合作网红或明星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 “保证销售额”“高回报” 的虚假承诺,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把各项条款写清楚,比如坑位费、佣金比例、销量要求、售后责任等,拒绝 “保量坑位费” 这种不合理要求。

与其花大价钱请明星网红带货,不如把钱花在产品研发和品质提升上,只有产品本身过硬,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而不是靠名人效应赚一笔快钱就跑路。

直播带货本身是个好模式,它让消费者能更直观地了解产品,也给商家提供了更多销售渠道,但当这个行业被利益裹挟,充满了虚假宣传和套路诈骗,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网红和明星们与其忙着收割流量,不如多花点心思做好选品和品控,毕竟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就难了。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更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不迷信名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被收割的 “韭菜”。

说到底,靠谱的从来不是主播的身份,而是产品的品质和商家的诚信。

希望未来的直播带货行业,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让消费者能放心购物,让诚信商家能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才是直播带货该有的样子。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