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输光输光百亿,60岁的谭鱼头董事长含泪哭诉,只因走错一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0:30 1

摘要:凌晨两点,抖音视频仍在循环播放。屏幕中,头发花白、大便便的谭长安对着镜头红眼圈,声音沙哑地重复:“我不是在澳门,是输在了资本市场的对赌,就错了那一步啊……”他是谭长安,曾经的谭鱼头董事长,那个将一锅麻辣鱼头做成百亿帝国的传奇人物。此刻,我握着手机,指尖冰凉——

凌晨两点,抖音视频仍在循环播放。屏幕中,头发花白、大便便的谭长安对着镜头红眼圈,声音沙哑地重复:“我不是在澳门,是输在了资本市场的对赌,就错了那一步啊……”他是谭长安,曾经的谭鱼头董事长,那个将一锅麻辣鱼头做成百亿帝国的传奇人物。此刻,我握着手机,指尖冰凉——作为见证过谭鱼头巅峰时刻的餐饮从业者,看着60岁含泪哭诉“4年输光百亿”的模样,心里像被滚烫的火锅汤浇过,又烫又。

1997年,成都玉林路的小巷里,谭鱼头的第一家店开张了。那时,谭长安还是个带着军人硬朗气的创业者,凭借秘制的麻辣锅底和新鲜鱼头,把小店做得风生水起。我记得2003年去香港出差,铜锣湾的谭鱼头分店排着长队,港人举着号码牌翘首以盼,服务员穿着统一的名牌衬衫,精气神十足——后来才知道,那些衬衫、西装甚至皮鞋,都是谭长安亲自挑选买单,一年光给员工买衣服就要花几百万。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员工上万,厂房数百亩,门店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把火锅开到了海外,成为第一个将火锅带出国门的品牌,巅峰时期估值超百亿,风头比海底捞还盛。

谁能想到,这样的庞然大物,会因为“想上市”这三个字一步步走向崩塌。谭长安的上市梦,早在2001年就埋下了种子。那年他赴香港成立集团公司,2003年开出第一家分店,所有布局都朝着资本市场看齐。200年,福记食品清盘,他看到了借壳上市的机会,毫不犹豫交了1700万保证金,计划以2.38亿港元拿下这个壳资源。可偏偏合作方高接受采访,引来真功夫、俏江南等同行哄抢,最终国资背景的安徽创投以6.58亿港元截胡,第一次上市梦碎。

2011年,飞机上偶遇的老乡,他第二个机会——一个待售的药业“壳公司”维奥集团。他悄悄筹备以2亿多收购,却又被中广核旗下公司以9.4亿港元抢走。两次借壳失败,非但没让谭长安冷静,反而让他更急于求成。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引入风投、签下对赌,就能快速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于是,一份致命的对赌协议摆在了他面前:风投承诺出资2000万美元,谭鱼头需在3年内完成上市并达成盈利目标,否则要高价回购股权。

就是这一步,成了压垮谭鱼头的最后一根稻草。谭长安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按照2000万美元的规模疯狂扩张:同时筹建4家四千平米以上的大店,北京亚运村旗舰店单店投资就上亿,另外三家店也各投了五千万以上。他还跨界进行股权投资,把所有的资金和希望都押在了上市上。可现实却给了他最残酷的一击——风投承诺的2000万美元,最终只到账了500万,剩下的1500万美元窟窿,直接让公司现金流陷入绝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四川媒体一则不起眼的新闻,彻底断了他的后路: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他告上法庭,索要100万借款本金及220万利息。谭长安后来解释,这是帮弟弟担保的贷款,弟弟无力偿还,责任落到了他头上。可这则新闻让他在银行的信誉一落千丈,原本杭州银行还有5000万的贷款额度,也彻底无法动用。高额的扩张成本、断裂的资金链、银行的断贷,再加上对赌协议的盈利压力,谭鱼头这艘航母,开始加速下沉。

我至今记得2015年去成都参加餐饮峰会,谭长安坐在主位,头发已经添了不少白丝,讲话时频频皱眉。那时候的谭鱼头,已经显露出颓势:部分门店的鱼头不再新鲜,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顾客投诉越来越多,有门店因吃出苍蝇上了热搜,口碑一落千丈。内部管理更是乱成一团,高管为股份争斗,员工工资拖欠成常态,曾经众志成城的团队变成一盘散沙。有人说他是因为沉迷澳门赌博输光了家产,可他在视频里激动地辩解:“赌确实赌过,但我是赢的,赢了见人就发钱,那些账都是朋友借筹码不认账算在我身上的”,末了又喃喃自语“我太傻了”。

真正的崩塌,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从2019年开始,谭鱼头的门店开始一波波关张,拖欠供应商货款、劳动争议纠纷不断,公司先后10余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他自己也成了“老赖”,最穷的时候兜里一块钱都没有。2020年疫情来袭,本就风雨飘摇的谭鱼头更是雪上加霜,餐饮业竞争白热化,海底捞的服务营销、小龙坎的年轻化运营,都让这个老牌火锅品牌显得格格不入,连租金都无力支付。同年8月中旬,成都大本营的最后一家店关闭,那些曾经遍布大江南北的门店,要么注销吊销,要么成了员工私自开设的“假店”,谭长安口中“如此庞大的餐饮体系”,彻底烟消云散。

如今60岁的他,褪去了曾经的风光,只能在抖音上开设账号,讲述自己的浮浮沉沉。视频里的他,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说起百亿帝国的崩塌忍不住含泪哭诉,一遍遍地强调“就错了一”。那一步是急于求成的上市执念,是对资本游戏的盲目乐观,是签下对赌协议时的孤注一掷。他以为资本是助力,却没想到成了致命的陷阱;他以为扩张能加速上市,却忘了餐饮的根本是产品和口碑;他对员工大方,对朋友义气,却在最关键的资本决策上,少了一份谨慎和敬畏。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敲打在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我想起谭长安在里说的话:“命中注定是不该上市不能上市,所以就不该强求”,语气里满是悔恨。是啊,餐饮行业本就是慢生意,需要稳扎打,需要守住产品的底线,平衡扩张与现金流。可他却被资本市场的洪水冲昏了头,用一场豪赌,赌掉了二十年打拼的心血,赌掉了上万员工的生计,赌掉了一个曾经辉煌的民族品牌。

现在的他,还在践行自己的真还传”,靠着变卖固定资产偿还债务,偶尔会去市场上买火锅底料的干辣椒,说“年轻人买不来”。看着他笨拙挑选辣椒的模样,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那个风云的百亿富豪。他的经历,像镜子,照见了无数创业者的野心与执念,也敲响了钟:资本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对赌协议更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凌晨四点,我关掉手机,书房里一片寂静。谭长安含泪的脸庞,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60岁的他,或许还能重新站起来,但那个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谭鱼头,却再也回不来了。愿所有创业者都能引以为戒,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守住初心,敬畏风险别让一时的执念,毁掉半心血。

雨还在下,但天,终究会亮。只是不知道,谭长安的天,还要等多久。

来源:冰淇淋谈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