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1日,“青春逐梦 追光启航:认知身边的城市第13季助盲公益行”在中青旅旗下古北水镇景区温情启幕。来自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市盲人学校校友会的34位视力障碍朋友,在80余名志愿者的用心陪伴下,通过“感受非遗”“触摸长城”“聆听历史”等沉浸式感官体验,共同聆
11月11日,“青春逐梦 追光启航:认知身边的城市第13季助盲公益行”在中青旅旗下古北水镇景区温情启幕。来自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市盲人学校校友会的34位视力障碍朋友,在80余名志愿者的用心陪伴下,通过“感受非遗”“触摸长城”“聆听历史”等沉浸式感官体验,共同聆听季节韵律、感知文化之美,在山水与人文间收获温暖与力量。
中青旅品牌与文化部副总经理鲁巍巍,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唐李真、网络运维部副主任王光武,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代表处主任李恒源、常务副秘书长石洪,北京市盲人学校校友会副会长黄金森、理事许建,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畅等出席相关活动。
活动伊始,水镇广场上的“汇聚七彩巧手,拓印长城画卷”环节温情满满。参与人员佩戴专用手套,在长城主题画卷上按下专属掌印,以触觉共创文化记忆,勾勒爱我长城的七彩图景。志愿者们用细腻的语言描述画卷的图案、线条与色彩,让长城雄姿在大家的手中徐徐展开,代表热忱服务的志愿橙与勇敢追光的逐梦蓝交相辉映,在古北水镇的古朴意境中,定格成一道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随后,在水镇讲解人员与志愿者的陪伴下,活动正式开启了多感官体验的探索之旅。途经司马小烧酒坊、永顺染坊、日月岛广场等特色点位,大家通过触摸青砖石瓦、聆听流水潺潺、细嗅酒香染韵,全方位感知北方水乡的独特韵味。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精彩互动中传递。
最令人动容的是司马台长城的攀登之旅。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大家登临长城,亲身践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站在群山之巅分享感悟、吟诵诗词,集体朗诵的《沁园春・雪》雄浑激昂,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中青旅品牌与文化部副总经理鲁巍巍表示,“对中青旅而言,‘公益+旅游’并非额外负担,而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养分’。旅游的本质是“连接美好”,服务特殊群体不仅是行程安排,更是用真诚与专业搭建通往美好的桥梁,这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也让中青旅的品牌底色更加厚重。”
在欢迎致辞上,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唐李真表示,“为中青旅公益十三年的坚守点赞!公益帮扶行动对视障朋友们而言,是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它让大家走出家门,真切感受世界的广阔与美好,更帮助他们在社会的尊重与包容中收获自信与幸福感,为精神世界注入坚实力量。”
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李恒源表示,“来自各行各业的‘狮兄狮姐’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服务技能,定期开展助盲助残技能培训。今日,他们走进古北水镇,通过触摸历史建筑、感知文化脉络,积极推动社会共融。”
古北水镇副总裁董畅表示,“我们始终相信,景区不仅是展示风景的窗口,更是传递温暖、践行责任的平台。通过这次公益行动,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古北水镇的‘高颜值’与‘有温度’,也让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对‘尊重’与‘包容’的理解,为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注入了长久动力。”
作为首次参与助盲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代表,来自中青旅审计部的青年员工闫岚茜和大家分享了“双向治愈”的感动:“同行路上没有单向的‘帮助’,只有彼此的滋养。视障朋友们对生活的细腻热爱,教会我珍惜,而当我的描述与搀扶换来他们的笑容时,那种‘被需要’的幸福感无可替代。这是心甘情愿的热爱,更是心灵的成长。”
本次活动,通过中青旅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中国盲文图书馆视频号进行全网全程直播,近10万网友一起见证这场逐梦追光之旅。
作为深耕文旅行业的领军企业,中青旅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传递品牌善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更将公益实践深度融入ESG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期待。
近年来,公司相继发起“盲人旅行团”“梦想旅行团”“认知身边/远方的城市”等多个公益旅行品牌项目,以旅游为纽带,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的桥梁,让善意流动、让温暖传递。未来,中青旅将持续深化“公益+旅游”模式,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不断丰富ESG实践的内涵与外延,聚焦社会关怀、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以责任与担当为社会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作者:王祺文
值班编辑:于俊如
来源:公益时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