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4年上半年投身园博办工作以来,朱永春以镜头为笔,定格园区从规划图纸落地为实景盛境的每一步惊艳。同时,他和同事默默坚守,保障每场会议和调研的顺利推进,为园博会精彩绽放提供坚实支撑。
在温州园博会这场绿意盎然的盛会背后,离不开一群幕后耕耘者的默默坚守。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二大队教导员朱永春便是其中一员。
自2024年上半年投身园博办工作以来,朱永春以镜头为笔,定格园区从规划图纸落地为实景盛境的每一步惊艳。同时,他和同事默默坚守,保障每场会议和调研的顺利推进,为园博会精彩绽放提供坚实支撑。
光影为笔,绘就园博园成长画卷
秋日的清晨,温州园博园被一层薄如轻纱的雾气轻柔笼罩,宛如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此时,朱永春已扛着无人机,来到园博园在建工地,熟练地操作无人机起飞。这个固定机位,他坚守了数月,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静静见证着园博园的“成长”。
在他的镜头里,郭公阁从打地基时的雏形,一点点拔地而起,直至飞檐高耸、气势恢宏,尽显古建筑的典雅庄重;花园生活馆景观也从蓝图上抽象的线条,逐渐幻化成眼前令人陶醉的实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造园者的匠心独运与精湛技艺。
从2025年2月份开始,朱永春和团队每周固定时间、同一高度拍摄,将80张照片拼接成完整的鸟瞰图,清晰呈现园区每一寸土地的变化。“这些鸟瞰图非常全面、直观,为了解项目的进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朱永春这样介绍道。
2025年8月份以来,朱永春主动多次对接设计师团队,实地探访园博园潜在网红打卡点位与区域,通过现场拍摄、模拟打卡的方式采集鲜活素材,为后续推广打下基础。
此外,朱永春还积极投身于《园来温州》——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片及推荐材料的编辑制作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园博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园博园的独特之处。同时,他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开展浙江省“园博杯”摄影大赛,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园博园之美。
如今,382G的影像资料按照南园、北园、省市城市展园、国际城市展园、浙山浙水展园建筑进度前后对比类别整齐归档。在朱永春看来,最有成就感的并非镜头里那些令人惊叹的美景,而是影像背后所承载的“成长故事”。如今,他正着手系统建设园博园视频与图片资料库,为这场绿色盛会留存下恒久的视觉记忆。
幕后坚守,传递奉献力量
镜头之外,朱永春还是这场园博会的“隐形纽带”,他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确保着每一场活动的顺利进行。
10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时,朱永春已悄然起身。他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动车南站。此次他要接送的是几位远道而来的园林专家。这是朱永春作为温州市园博办后勤保障组日常工作的缩影。
2024年上半年以来,他还累计保障近百场会议调研,精心记录下257次活动的精彩影像。在这个过程中,他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能够迅速捕捉到每一个关键瞬间,为活动的留档和后续总结提供丰富素材。
“2024年12月份的一次线上工作会议,需要连线国内外的园林设计师和专家,要克服语言和时差问题,难度非常大,这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朱永春这样回忆道。
在一次次线下研讨活动中,朱永春和同事总是提前到达现场,根据会议规格和主题,精心调整拍摄角度。他不仅完整记录了会议内容,还通过巧妙的构图让每一张照片都成为会议的精彩见证。“从考察路线到后勤保障,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事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温州园博办综合协调组的林华为这样评价道。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让活动得以精准顺畅地运转。
“看到自己的努力能让活动顺利开展,很有成就感。”说起这些,朱永春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种热爱和自豪,驱使着他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此外,他更是团队运转的“润滑剂”。从协调各组之间的分歧,到精心安排考察会议的流程,再到保障后勤物资的及时供应,他总能用耐心与智慧将繁杂的事务处理得精准、顺畅。
距离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正式开幕已不到6个月的时间,朱永春仍在用镜头忙碌地记录着。他计划将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让更多人能透过镜头,读懂这场绿色盛会背后的奉献与坚守。
“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绿色梦想,每一个镜头都在见证城市成长。”朱永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默默记录下温州园博会的精彩篇章。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