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今年双十一刚过,朋友圈就没见几个人真高兴的。黑猫投诉平台上那几千条投诉可不是闹着玩的,清一色指向同一个问题——价格欺诈。你看着满屏“历史最低价”“买一赠一”的标语热血上头,付完定金尾款才发现,平时799的空气炸锅,活动后到手竟然贵了30块。别说省了,钱
2025双十一“省钱”变“烧钱”?这些坑你踩了几个?
说实话,今年双十一刚过,朋友圈就没见几个人真高兴的。黑猫投诉平台上那几千条投诉可不是闹着玩的,清一色指向同一个问题——价格欺诈。你看着满屏“历史最低价”“买一赠一”的标语热血上头,付完定金尾款才发现,平时799的空气炸锅,活动后到手竟然贵了30块。别说省了,钱包直接瘦一圈。
这事儿还真不是个别现象。深圳市场监管局11月2日就通报了,上百商家被查,家电类占了三成。有用户把10月中旬的截图翻出来一比,好家伙,价格明明稳得好好的,一进双十一,立马集体涨价再打折。像那种空气炸锅,先从799干到899,再标个“双十一特惠699”,搞得跟白送似的。可实际上呢?比日常还贵。
美妆圈也不干净。一款口红礼盒日常129,十月底跳到159,再搞个“买一赠一”,算下来单价好像只要79。心动了吧?结果尾款一付,赠品压根没发,客服一句“库存不足”就打发了。你得自己追着物流跑,证明人家根本没按承诺发货。澎湃新闻说这类投诉有300条,每一条背后都是半天折腾。
更气人的还有满减套路。平台扔个“满300减50”出来,你以为能捡便宜,结果要凑单才行。有人就想买瓶89块的洗衣液,硬是搭了纸巾清洁剂凑到320,减完270,付完定金尾款。回头想退多余的,优惠直接作废,洗衣液按原价重算,白贴30块出去。这种事在黑猫平台光11月1日那天就有400多起投诉。关键是,规则藏在小字里,谁有空一页页读?
尾款变价更是钓鱼操作。保温杯定金20,尾款原本说59,结果付款时弹出个89,不补差价订单直接取消,定子还不退。你说这是系统出错?工人日报都点名了,几百单受影响,平台介入还得等两天。这不就是拿定金当押金,硬把你套牢吗?
还有那些标“历史最低”的羽绒服、家居套装,查了记录发现上半年还便宜几十。床单原价199,先涨到249,再满减回179,看着省了,结果颜色货不对板,申请退款还被拒。狗粮买回来生产日期过期一个月,客服三天不回话。玩具零件不全,补发拖一周。手机出问题售后转接三次,维修还得自费80块邮费。
算法也在背地里动手脚。老用户价格比新客贵,这不是杀熟是什么?中国新闻网说这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完全有权追差价。西安、临洮、项城等地市监局和消协接连发文提醒,要警惕先涨后降、虚假折扣。
京东倒是稳住了口碑,34%的人选它买日用品,成交额猛增,用户涨了40%,三万多个品牌销量翻倍。人家刘强东带着管理层亲自体验配送流程,自建供应链,客服自己养,履约靠谱。所以越来越多家庭,65.89%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家不再只盯着低价,而是看谁能说到做到。
现在买东西,真得擦亮眼。提前查历史价,别急着付定金,规则一条条看清楚。有问题直接找黑猫投诉或者消协。有些平台直播比价,贵了赔京豆,至少态度还在。
来源:上进的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