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种植户跟我反映,地里的豌豆秧长得绿油油一片,看着喜人,可就是只开花不结荚。仔细一问,原来大家都犯了一个通病——光顾着“控上”,却忽略了“促下”!
最近不少种植户跟我反映,地里的豌豆秧长得绿油油一片,看着喜人,可就是只开花不结荚。仔细一问,原来大家都犯了一个通病——光顾着“控上”,却忽略了“促下”!
疯长的秧子,饥饿的根
当你看到豌豆秧子蹿到半人高,花却没几朵,心里就得亮起红灯:这是典型的营养生长过剩。简单说,就是秧子把养分全用来长叶子,导致花荚发育“饿肚子”。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那个“根”上!
豌豆的根系可是个“急性子”。播种后6天,幼苗还没出土,主根就能伸长6-8厘米;播后10天,就有10多条粗的根系;20天刚展开两个复叶时,主根可长达16厘米左右。
这么发达的根系,要是养不好,上面的秧子能安分吗?
氮肥是“帮凶”,钾肥是“功臣”
咱们很多种植户一见苗子长得慢就心急撒尿素,这是大忌!
豌豆的根瘤本事不小,能固定土壤和空气中的氮素。在生育初期,如果施氮过多,会使根瘤形成延迟,并引起茎叶生长过于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荚。
那什么肥才是养根的“宝贝”呢?
钾肥!特别是与磷肥搭配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增施磷、钾肥可以促进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长,增强抗病性。
一掐二肥三控水,养根控旺三剑客
掐尖要掐准时机
当主茎长出4-6片真叶、高度达到15-20厘米时,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过渡,此时掐掉顶端1-2厘米,能迫使养分流向侧枝和花芽。
切记:以收获豆粒为主的豌豆最多掐尖两次,过度掐尖会刺激侧枝疯长,反而抢夺豆荚营养。
施肥要攻守兼备
基肥要早施、全施:北方春播宜在秋耕时施基肥,南方秋播也应在播前整地时施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公斤。
追肥要狠准稳:开花始期进行第一次追肥,坐荚后进行第二次。掐尖后7天内必须追施高钾低氮复合肥,例如每亩用10公斤钾肥搭配5公斤磷肥。
叶面补肥是关键:在初花期和结荚期用0.3%磷酸二氢钾混合0.1%流体硼喷施。硼能促进花粉管伸长,钾则提升豆荚饱满度。
控水要见干见湿
开花期土壤干旱会导致落花,但积水又会烂根。水分管理要“见干见湿”。夏季高温时需在清晨浇水,同时覆盖遮阳网降温;冬季则减少浇水,通过地膜保墒。
养好根,旺秧不治而愈
俗话说“根深叶茂”,豌豆更是如此。把根系养好了,它自然知道该往哪里长,该往哪里分配养分。
与其花大把钱买控旺药,不如老老实实在养根肥上下工夫。毕竟,根系健康才是豌豆高产的根基!
下次见到旺长的豌豆秧,别急着打药,先蹲下来看看它的根——说不定,答案就在那里等着你呢。
来源:黄泥鳅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