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衣冠南渡,八姓入闽。闽山苍苍,孕育了独特的闽越文化;闽水泱泱,滋养出璀璨的海洋文明。从闽南的红砖古厝到闽西的客家土楼,从闽东的耕海牧渔到闽北的朱子理学,八闽大地特有的多元与鲜活,让这里成为充满魅力的文化秘境。
福建,正在迎来一场「重新发现」。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闽山苍苍,孕育了独特的闽越文化;闽水泱泱,滋养出璀璨的海洋文明。从闽南的红砖古厝到闽西的客家土楼,从闽东的耕海牧渔到闽北的朱子理学,八闽大地特有的多元与鲜活,让这里成为充满魅力的文化秘境。
人们来过一次又一次,需求不再局限于打卡,而是想探寻更多文化背后的故事,也更愿意为归属感与在地体验买单。
这恰恰印证了当下文旅热的某种变化——人为制造的网红地标往往昙花一现,而扎根文化土壤的目的地却能持续释放吸引力。
当然,文化底蕴带给福建的,远不止游客和流量,更有全国各行各业的目光与资源,以及商业进化上的更多灵感。
从非标商业标杆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到泉州紧锣密鼓筹备的泉州十洲城和东海万科里,再到厦门存量项目的持续更新……「众神之城」福建正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掀起一场属于在地的商业文艺复兴。
也因此,我们将视角聚焦到其背后共同的操盘手——印力华东地区公司(以下简称「印力华东」),并尝试探讨,独特的文化底蕴、遇到深耕本土、创新突围的商业,将会在这片土地上挥毫出怎样的「神来之笔」?
当八闽大地的商业想象力
再次扬帆起航
在我国历史文化版图中,福建是个特殊的存在。
这片偏处东南沿海的土地,多山少地、交通不便,但也正是因为地理隔离,让中原望族避乱迁徙带来的文化得以完整留存,再叠加临海而生的开放气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文风貌。
更有意思的是,即便在福建省内,不同地区的方言民俗、文化传统乃至精神信仰也各具特色。
福州、泉州、厦门,作为福建文旅版图的三座核心城市,凭借各自迥异的文化特质与城市性格,成为福建文旅爆发的关键力量。
厦门以鼓浪屿的清新文艺,早早跻身国民级文旅IP行列;泉州,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延续千年的文化脉络,俨然有后来居上的潜力;福州则一反往昔的低调,因热闹的民间游神轰动全网,让闽都文化的蓬勃生命力被更多人看见。
街头巷尾的庙宇神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色建筑,乃至宋元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民俗风情,恰好击中了对千篇一律的城市早已审美疲劳的人们。
*泉州开元寺
所以不难理解,福建的文旅热度为什么迎来节节攀升——在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福建全省累计接待游客逾460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8%。
*图据@遇见福州
文旅兴商的浪潮下,作为兼具文化底蕴与经济活力的省份,福建各地的商业生态,因城市发展轨迹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差异:
市场最为成熟的厦门,作为全国最早的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从早年的SM城市广场,再到去年的厦门大悦城,以及筹备中的福建首个K11 Select艺术购物中心,如今已处于供应充足的存量博弈阶段,商业更多需要定点补位;
而福州过往已有东百中心、仓山万达、苏宁广场、泰禾广场等一批标准的盒子商业,更需要代表城市精神和气质的特色商业,来补足商业发展中的未尽之笔、助力城市影响力提级;
「相对传统」的泉州,虽有中骏世界城、泰禾广场等项目打下基础,但商业市场仍存在广阔空间,可以将多类型商业进行组合,构建差异化商业生态,占据先发优势。
不难发现,福建各城的文化底色与商业发展阶段截然不同,注定需要定制化的商业解法。
头部开发商之间,有时比拼的正是闻风而动的能力。
而在这之中,印力华东无疑是最早一批捕捉到福建商业风向变化的佼佼者——不论是长红至今的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还是众所期待的泉州十洲城,都展现出极强的定制化解题能力,也让其八闽大地商业矩阵的轮廓越发清晰。
我们不妨转换视角,来全面复盘印力华东在福建的解题思路,并尝试从背后的逻辑中,为行业带来一些新启发。
崭露锋芒的福州
非标商业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福州,是一座曾经低调内敛,如今崭露锋芒的城市——三坊七巷沉淀着古今交融的厚重底蕴,烟台山镌刻着中西文化碰撞的鲜活印记,再加上「三山两塔一江」造就的山水灵秀,每一处肌理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人文气质。
而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的横空出世,终于让福州的人文气质有了具象的商业沉淀,为福州增添了一张兼具风景与内涵的新名片。
- 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
作为福州在地文化和商业共生的代表性项目,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简称烟台山)以新消费场景,在「万国建筑群」与闽地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娓娓道来城市故事。
开业4年,街区已吸引约230家品牌进驻,涵盖多元餐饮、文创体验、潮流零售等业态,其中国内、福建省及福州城市首店约60家,占比近三成。
项目更已成为福州城市名片,这个国庆,烟台山连续两天登上央视黄金档直播,至今已获央视18次官方报道。
影响力方面更是突破国界,迈向国际交流的舞台:2024年全年接待了来自美、法、意、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近40组外宾;项目还与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结为友好街区,让在地文化与世界对话。
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也有硬核数据支撑:连续三年稳居大众点评「福州城市必打卡榜」榜首;2025年全媒体平台累计曝光量突破20亿;小红书#烟台山 #福州烟台山 双话题浏览量双双破亿,持续领跑区域商业热度。
对非标商业来说,「叫好又叫座」实属不易,其核心命题在于,如何完成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也因此,烟台山始终没有被鲜花与掌声裹挟,反而主动跳出舒适区,在四周年之际,选择持续优化经营策略,深化「人与城」的联结,尝试将超高的人气,更进一步转化为稳定的经营数据。
品牌层面,烟台山以精准定位的零售提质与首店矩阵来完成升级。
项目持续跟进市场趋势,积极优化整体业态结构,将零售占比提升至近四分之一,在客流极为可观的情况下,推动坪效与业绩的同步上升。
同时,引入一批兼具话题性与体验感的潮流IP品牌和特色首店,覆盖生活方式、文创零售、特色餐饮等多个领域,不仅提升品牌级次,也以差异化组合为城市注入新鲜的生活灵感。
这些品牌既包含自带流量的热门IP,如泡泡玛特、名创优品FRIENDS旗舰店等;也不乏贴合本地生活场景的新锐品牌,如九十葉、TamKoKo泰柯茶园等甜品水吧;还有年轻人热衷的W.Management、少女百货等优质潮牌。
营销层面,长期深耕福州市场的积累,再加上引领性的活动策划和持续出圈,让烟台山的人气与话题度始终稳居高位,成为福州甚至福建年轻人过节狂欢的首选目的地。
以今年万圣节叠加四周年庆为例,直接促成了一场现象级的城市事件——万圣节夜晚的烟台山「百鬼夜行」,化身年轻人的大型解压换装派对,人流量堪比节假日。随之而来的是烟台山刷屏社交媒体,话题曝光量突破7.5亿。
项目生态层面,烟台山的运营始终是围绕「人」与「城」展开,其最终希望打造的,是构筑文化为核、商业为体的共生生态。
其一是青年共振,构建可持续的青年引力场:以年轻人热衷的艺文内容为纽带,联动在地主理人、艺术家与青年社群,持续打造街头派对、主题市集等无门槛、高互动性的公共活动,将项目打造为城市青年的社交货币与精神栖息地。
其二是主理人孵化,培育闽系主理人商业:作为创意孵化器,通过提供灵活空间与跨界机会,推动本土品牌从「在地破圈」走向「对外输出」。
烟台山对自身的思考和探索一直在不断迭代,以持续创新突破边界,推动「福州烟台山」向「世界烟台山」稳步进阶。
- 金山万科里
深厚文化底蕴之外,雅称「榕城」的福州,满城古榕,以山水园林之姿雕琢出「千园之城」的独特风貌。因此,公园休闲早已成为刻在福州人DNA里的生活习惯,融入日常的松弛与惬意。
基于这一城市基因,印力华东将金山万科里定位为「城市乐活商业公园街区」,让「公园20分钟效应」与商业消费有机结合,打造出面向全客群的自然生活方式场景。
在规划之初,团队就联合政府展开多轮调研,项目所在的仓山万达商圈虽然商业成熟,但普遍缺乏购物之余的放松休憩空间,最近的金山公园也有3公里左右车程;
此外,项目周边拥有超100个住宅及约45万居民,以全年龄段家庭客群为核心,也刚好与公园商业的场景属性高度契合。
作为福州首个POD项目,金山万科里以鲜明的差异化特色,在自然、社区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中持续探索。
一方面,这里能创造出「自然的生活场」,更能不断进化动态生长,让商业空间成为社区生活的延伸;另一方面,商业也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运营提供动能,从而进一步挖掘城市活力,推动整个商圈的共同繁荣。
在运营上,金山万科里也延续了印力华东擅长的「内容共创+品牌孵化」的能力,一步步培养出「能和项目一起生长」的品牌,同时与周边居民深度链接达成空间「共建」,让品牌商业、社区居民、自然空间三方形成互相编织的紧密合力,长出属于自身的、不断进化、动态生长的可持续公园商业。
蓄势待发的泉州
一手拢住千年文化
一手托起新生商业
在福建,近期另一座被频繁关注的城市——泉州,正以其历史脉络和鲜活文化吸引着世界目光: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海丝荣光,红砖古厝里的闽南意蕴,非遗与日常交织的鲜活气息,古朴而闲适的烟火生活……这一切都让未被过度商业化的泉州,自带非标基因。
在泉州,印力华东更多思考的是,商业如何体现这座千年古城的独有底色?
两大待开项目——泉州十洲城与东海万科里,前者沿袭烟台山成功经验,以非标形态激活城市文化价值,让古城韵味与消费体验共生;后者聚焦区域核心需求,精准填补板块商业空白,完善商业生态布局。
由非标商业与区域商业的互补组合,为泉州商业的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调。
- 泉州十洲城
由印力华东与泉州城建集团联手打造的「泉州十洲城」,作为福建首个滨海非标商业街区,将于2026年9月正式亮相。
*项目效果图
泉州的文化属性之强、文化元素之驳杂,每个到访过的人都有体会。如何精准筛选核心文化符号,用符合当代审美的语言进行诠释,同时兼顾商业运营的实用性,成为项目推进的重要课题。
好在印力华东有烟台山项目的珠玉在前,核心团队在非标商业积累的创新理念与落地能力,为泉州十洲城提供了坚实支撑。
目前,项目已在三大维度完成系统布局。
抵达泉州,这座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往往从建筑开始。成片的红色建筑群格外夺目,红砖赤瓦相映成趣,燕尾翘脊灵动飞扬,辅以精细雕琢的纹饰,构成了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的闽南风貌。
在空间规划与场景设计上,项目汲取泉州传统街巷的布局灵感,首创「立体退台+全玻璃幕墙」的层叠式建筑结构,同时将红砖古厝、出转入石等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细节设计,既使场景层次感更显丰富,又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闽南文化可触可感的具象表达。
婉转的南音、传神的木偶戏、蟳埔女簪花、街巷里弥漫的古早味烟火——当古厝与市井交织,这座「活着的古城」有太多值得发掘的宝藏,也为非标商业与在地文化的深度链接提供了无穷灵感。
*项目效果图
文化演绎层面,项目以多种文化元素为线索,构建起多元立体的内容矩阵:美食IP新业态、国潮旗舰、创意快闪,以及将建成的福建最大规模Livehouse「回响之地」……
以美食、音乐、潮流文化为载体,强化商业空间的体验感与社交属性,契合当下年轻人对多元生活方式的追求。
生态资源整合上,项目通过建立滨海商圈联盟、绑定泉州产业联盟、构建十洲主理人共创平台等,形成资源共享、价值共生的良性生态,为项目的长期运营注入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的落地进程即将迎来重要节点。就在这个11月,泉州十洲城将启幕品牌发布会暨首届福建风物市集,集中亮相招商成果与运营规划,为2026年的正式亮相预热造势。
- 东海万科里
如果说泉州十洲城会成为扎根泉州海丝文化的非标商业样本,那么即将开业的东海万科里则凭借核心区位优势,提供重要商业配套,填补区域优质商业空白。
*项目效果图
这一判断的背景是,在文旅热度暴涨之后,泉州在同步推进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
老城区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通过街巷修缮、业态更新等举措,持续提升「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城市辨识度;
而2011年泉州市政府迁入后,东海中央商务区加速崛起,已逐步形成行政、商务、公共文化的多元功能集聚,东海万科里恰好坐落于这一区域的核心地段。
实际上,东海中央商务区的商业氛围还在培育阶段,但周边聚集了高消费能力的优质客群,商业供给存在明显缺口。
依托这一区位特点,东海万科里作为综合商业体,重点引入生鲜市集和格调餐饮,同时配置亲子互动业态、打造家庭休闲空间,精准满足了周边办公与常住居民的日常需求,开业后将彻底改变东海中央商务区缺乏综合商业体的现状。
*项目效果图
更进一步,项目通过完善东海片区商业配套、提升商业品质,还将增强城市核心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直接呼应泉州「强中心」环湾中心城市发展战略。
从泉州十洲城的在地文化深耕,到东海万科里的核心区位赋能,印力华东以双项目的精准定位与扎实的运营实践,让泉州的千年文化根脉与新生商业力量深度共振,助力泉州商业生态的完善升级,让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在商业领域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存量突围的厦门
如何以精准补位改写棋局?
相比福州与泉州,作为老牌且成熟的旅游城市,厦门的商业发展一直走在福建省前列,尤其是岛内开发已趋于饱和,城市未来发展更侧重于向岛外辐射的周边板块。
而集美,正好能最大限度地承接这一红利:这里既是嘉庚精神发源地,坐拥杏林湾、园博苑等优质生态资源,又有大学城带来的年轻化人口结构优势,具备强劲的产业创新动能与经济活力。
在存量中寻找潜能,在潜能中寻找增长。印力华东在厦门集美,也持续通过多重举措,实现存量突围。
- 云城万科里
地处厦门集美、辐射华侨大学等八所高校的云城万科里,是一个定位青年活力地标的非标商业。在这里,青年客群的占比可以达到85%以上。
一方面,聚焦青年需求,项目引入180+品牌,今年成功引入了茉莉奶白福建首家城市旗舰店、好久不见民谣吧厦门首店、尹珍珠岛外首店,涵盖消费、体验和娱乐业态,不仅成为集美区现象级的潮玩胜地,还成功入选了「国家级夜经济示范区」、「厦门十大精品网红主题线路」。
另一方面,紧扣集美「网红经济」的发展方向,项目重点引入直播电商、文创设计等产业,联动政府与高校落地产业活动,已成为集美的特色综合体样本。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面向年轻人的「内容场」,需要的是不断变化和脑洞大开——这一点被云城万科里诠释得恰如其分。
项目自开业起便锚定青年喜好,以毕业季、鬼马万圣节、城市青年节等创意活动,构建起相互联动、持续迭代的内容矩阵。其中,万圣节活动更是经过多年打磨,在厦门年轻人心目中形成了自带话题与吸引力的聚集符号。
今年万圣节,云城万科里的玩法再次升级,项目以「搞什?么啊(What the Fake!)」为主题,举办「抽象COS挑战赛」,结合厦门闽南语略带「机车」的特色音调,为精神状态超前的年轻人提供「搞抽象」专场。
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到场玩梗,不仅在社交平台形成广泛传播,也再次强化了项目作为青年潮流聚集地的定位。
- 杏林万科里
除了云城万科里这样的年轻化项目,针对杏林万科里这一成熟的社区商业,印力华东同样选择主动推进调整升级,通过深度洞察周边居民的日常消费痛点,携手永辉超市打造岛外首家「胖改模式」永辉超市。
通过主动调改,9月底重新开业后,胖永辉超市首日客流就达到3.9万人次,三日客流超10万人次,首日销售同比提升657%,也带动全场客流、销售大幅提升,杏林万科里前三日客流同比增长超168%,销售同比增长62%。
调改过程中,项目还特别关照到闽南居民的饮食习惯与品质需求,并为此作出优化,这样真诚和有温度的运营背后,是印力华东对「社区共生」理念的深入践行。
可以看出,印力华东对厦门商业的焕新虽然选择了不同方向,但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真正实践着「长情陪伴」的商业哲学。
从区域联动到价值共振
一切向上的商业力量终将汇合
从福州的在地文化转译,到泉州的文化商业创新表达,再到厦门的青年生态构建与精细化运营……
能够看出,印力华东在福建的布局从未遵循单一模板,而是始终以「因地制宜」为底层逻辑,深度适配每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发展阶段与消费需求,让商业与城市共生共长。
作为布局浙江、江苏、福建、安徽4省的区域头部运营商,印力华东目前管理运营50+商业项目,产品形态相当丰富:
既有印象城系列等标准化购物中心,也有福州烟台山等非标街区商业,还有温州印象城MEGA这样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宁波槐STAGE、厦门杏林万科里等社区商业,全面覆盖不同消费场景与客群需求。
面对多省份、多形态的布局特点,印力华东更搭建起区域层面的协同赋能体系,通过撬动单项目难以触及的稀缺资源,达成「单点出彩、整体出圈」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区域商业的整体影响力。
今年十一国庆期间,印力华东以「红上加红」为核心主题,统筹多省多城多项目推出大型区域联动系列活动,携手小红书兴趣岛、红山动物园两大IP,打造兼具仪式感与体验感的假日消费场景。
9月26日-10月25日,印力华东×小红书兴趣岛,以「出发!印象群岛」为主题,联动4省11城21个项目。
巨型红球艺术装置在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5城重磅落地,以鲜明的色彩元素和兴趣口号,鼓励大家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小岛,释放自己的兴趣能量;11城落地《兴趣岛头条》拍报机,打卡还有机会获得小红书兴趣岛×印力华东联动专属周边。
活动整体曝光超4000w,互动量超40w,新增小红书打卡笔记近3000篇。
9月26日-10月26日,印力华东×南京市红山动物园,携白面僧面猴「杜杜」和小熊猫「牙牙」发起秋日邀请函,打造「红山森友会」展陈,落地7城8项目,为本地消费者带来「家门口就能逛红山动物园」的旅游新体验。
这种「统一IP联动+项目特色活动」的创新模式,让区域商业联动既实现了资源聚合、形成规模效应,又精准保留了各项目的差异化特质与独特价值。
当散落的商业微光汇聚成炬,区域联动便跳出了表层合作的框架,迈向深度协同的价值共振,为整个商业生态注入持续向上的生长动能。
我们可以看到,在印力华东身上,长期深耕福建多城的过程中,不仅沉淀了扎实的在地化运营经验,更锤炼出过硬的实战能力,进而构建起一套兼具城市独特价值与人文温度的商业叙事体系。
不论是福州的锋芒再起、泉州的古城新蕴又或是厦门的存量破局,每一座城市的商业表达都各具特色,却又在「与城市共成长」的核心主张下形成合力,既让消费者感受到专属的城市记忆与情感共鸣,也让每个商业项目都成为城市文化的鲜活载体。
伴随着更多商业的持续解锁,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在更多城市,看到印力华东「与城市共成长」的理念落地。
-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
能同时做到,的确很有难度
但如你所见,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欢迎同类自媒体主理人随时加入
--
来源:商业地产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