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架隐身无人机,并不是新亮相的装备,而是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亮相的攻击-11,也就是“利剑”无人机。自阅兵亮相后,攻击-11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少被报道提及;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咱们只是在闷声发大财,攻击-11不仅列装了部队,而且还和有人机玩起了体系搭配,
这个场景,太帅了!
有人机搭配无人机作战,率先由咱们空军实现了!这件事,意义重大,今天戎评就跟大家说说。
【这场景,越看越帅】
空军建军76周年纪念日这天,官方账号发布了一部宣传片,《梦远》,里面有一个镜头,一架飞翼结构的隐身无人机,与歼-20和歼-16编队飞行。
这架隐身无人机,并不是新亮相的装备,而是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亮相的攻击-11,也就是“利剑”无人机。自阅兵亮相后,攻击-11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少被报道提及;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咱们只是在闷声发大财,攻击-11不仅列装了部队,而且还和有人机玩起了体系搭配,并且有了官方的名称,“玄龙”。
这个画面播出后,很多人都被攻击-11圈了一波粉,大家都在分析,攻击-11这些年去哪了,练了什么“玄龙”神功,但是戎评要说的是,这个画面里,不能将歼-16、歼-20和攻击-11割裂开来看,因为这个组合,是目前唯一公开的、足以吊打全球空军的最强空中组合。
【2019年,攻击-11首次公开亮相】
戎评还记得,在歼-20刚刚服役后不久,“忠诚僚机”概念普及之前,我军在一段时间里,曾经提到过,歼-16和歼-20是“最佳拍档”。
有分析人士认为,我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歼-16的大载弹量与歼-20的态势感知能力、踹门能力,形成有效地达到“以点破面”效果;不过在当时,由于公开信息有限,外界对我军空对空导弹的认知还相当不足,当时“霹雳-15”已经公开了,但是“霹雳-17”、“霹雳-21”还处于保密状态,一直到今年的“5·7”空战后,很多人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超远射程的空对空导弹,将会统治未来的空战!
歼-20的弹仓体积有限,无法容纳霹雳-21这样的大型导弹,歼-16作为“炸弹卡车”的挂载能力,正好可以弥补歼-20的这个不足;恐怕这才是“最佳拍档”的真正理由。
从后来“5·7”空战的成果来看,当时我军这套体系恐怕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攻击-11也加入到这个体系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歼-20和歼-16曾被称为“最佳拍档”】
很多人在第一时间将这个组合视为“对地攻击的强化组合”,这种理解没有问题。歼-16本身就有极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再加上攻击-11就是一款攻击机,对地能力一定是非常强大的;但是,攻击-11的本质是一款多用途的无人隐身平台,除了对地能力之外,态势感知能力也很强,隐身性能也非常出色,它同样是一款优秀的踹门工具。
这样的组合,以歼-20为核心,攻击-11极大延伸了体系的态势感知能力,而歼-16携带超远程空对空导弹,极大延伸了体系的打击范围——这样的空战组合,放眼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戎评觉得,这样的空中打击能力是超越时代的,即便是曾经蓝星最强的美国空军,目前也不具备这样的作战能力,至于其他国家就更不要说了。面对这种超越时代的作战体系,只要战术得当,搭配其他的作战体系和战场支持体系,吊打全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戎评也知道,这个组合不是没有提升的空间,毕竟攻击-11的设计初衷,也不是奔着制空权和空优作战的目的,在今年“九三阅兵”期间,亮相了两款明显具备超音速和超机动性的无人机,这恐怕才是我军最强的空优组合,只是这个组合目前还没有正式亮相,所以戎评也无法过多评论。
【“九三阅兵”其实暗藏更强大的组合】
既然咱们亮出了手里的王牌,也有网友好奇了,大洋彼岸的对手如何看呢?你还别说,美国那边的防务网站也都报道了这件事,那个打翻醋坛子的酸味,隔着太平洋都飘过来了。
“战区”网站又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关注咱们的这个消息。报道本身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只是将攻击-11形容为“忠诚僚机”,但是报道依旧对“攻击-11是否已经列装”和“是否已经形成战斗力”这件事保留了意见。
评论区里面,更是一片“这是幻觉”、“这是模型”的蛙鸣声。没办法,这个冲击感太强了,美国都没有实现的能力,竟然在东方大国率先实现了,不少老美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落差。
这里有一个评论很有意思,就是一个美国网友特地强调,攻击-11是“2019年亮相、2025年才报道形成战斗力”,中间隔了6年,然后他煞有介事地表示,中国的武器装备“总是充满了宣传式欺骗”。
【老美那边又酸了】
戎评觉得,这个网友很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2025年曝光出形成战斗力,不代表是在2025年形成的,只是在2025年曝光出来了而已;前几天“战区”网站还抱怨,美国针对中国武器装备的情报能力不足,现在他们还在习惯性的看轻咱们。他们这种状态,戎评觉得真美,应该一直保持下去,千万别爬出井口!
也有网友问戎评,中国最近公布这么多先进装备和超越时代的作战能力,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用意。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一方面,我们展示肌肉,是为了让某些人打消军事冒险的野心。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高市早苗,事情闹大之后,她怂了,承认自己说话“失当”,寻求为事件降温;网友气得又把孙红雷给搬了出来,“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高市之所以认怂,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这个实力,要不然,面对咱们外交官薛剑的“砍头”指责,日本也不会硬憋着;这就是秀肌肉的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这秀肌肉,也只是一个日常。
随着咱们技术的集群突破,装备研发、生产和更新速度逐渐进入良性循环,这种超越时代的作战装备和体系能力,只会越来越多;某种意义上,咱们也是被同行们衬托: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装备研发被“拉式军改”和反恐战争给拖垮了;俄罗斯军事装备研发,能供考古的项目不多了;欧洲费拉不堪、而且现代化的技术,真不是小国可以搞定的——当主要突破都来自中国的时候,咱们自然会成为最靓的那个仔。
【我们要习惯自己作为“世界第一”的身份】
咱们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不要以为什么“吊打全球”是一种狂妄之言,有时候还真就是实话实说,不仅是别的国家,咱们自己也要习惯才行。
来源:戎评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