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日新月异,未必人人都曾为这份发展添砖加瓦,却总有人吝于赞歌,反倒是凉话随口即来。捧着美馔佳肴、品着美酒咖啡,嘴里念叨的尽是对过往的怀旧,或是毫无根据的揣测,自以为见地高明。所谓的“知道”,多半是道听途说,并非亲眼所见;夸赞外国的好,不过是刷手机时瞥见某人的
多读书 慎思考
张新贵
时代日新月异,未必人人都曾为这份发展添砖加瓦,却总有人吝于赞歌,反倒是凉话随口即来。捧着美馔佳肴、品着美酒咖啡,嘴里念叨的尽是对过往的怀旧,或是毫无根据的揣测,自以为见地高明。所谓的“知道”,多半是道听途说,并非亲眼所见;夸赞外国的好,不过是刷手机时瞥见某人的片面之词;即便有人说祖国的好,又会反驳“我怎么没见过”,总想借着贬低周遭凸显自己的高明——殊不知,高明与否,旁人早已看清,唯有自己蒙在鼓里。
不过是写了几首小诗,便动辄将自己与李白、杜甫、白居易比肩,却不知李杜的诗里藏着盛唐风骨与民生疾苦,自己的笔墨不过是无病呻吟;在平台发了几篇文章,就敢轻易否定诺奖得主的造诣,却未曾静下心研读那些作品背后的人文厚度与时代洞察。这都是当下常见的怪象:既无助力社会发展的本领,也无破坏时代进程的能耐,却偏要摆出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暴露的不过是见识浅薄的嘴脸。
网上的好文章其实俯拾即是,那些沉淀着智慧、传递着正能量的文字,能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可这类人偏偏视而不见,反倒对几篇扭曲价值观、传播负能量的文字津津乐道。其实这般人终究是时代的尘埃,既影响不了社会的脚步,也留不下半点痕迹——你来过这世间,无人在意;你离去,亦无人知晓。人活一世,未必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多数人皆为凡人,但只要管住嘴、不胡说,便是一份无声的贡献。
当晨曦映亮窗棂,不妨捧一本经典静坐窗前,在墨香中触摸先贤的智慧:读《论语》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便不会再盲目自傲;读《史记》知历史兴衰的规律,便不会被片面言论裹挟。当星光缀满夜空,可沉下心梳理一日所得,将书中的道理与现实对照,在思考中辨明是非——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不再轻信碎片化的传言,而是学会追溯源头、理性判断;遇到不同观点,不再急于反驳,而是先审视自身认知的局限。
读书是为了拓宽眼界,让我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慎思是为了守住本心,让我们在纷繁世事中保持清醒。你只看见嫖娼者一时的放纵,却不见其违背公序良俗后的身败名裂;你只艳羡豪强一时的风光,却不知其可能暗藏的风险与危机。人这辈子,最要紧的是管好自己:在书中汲取养分,在思考中锤炼心性,严格约束言行,坚守清淡本心,涵养不二品格。这份不随波逐流的清醒,这份以书为友、以思为翼的从容,或许才是最珍贵的人生品味。
来源:北京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