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谋黄鑫,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传销惯犯,早在2011年就因组织传销锒铛入狱,然而铁窗生涯非但没能让他洗心革面,反而让他摸透了人性的贪婪。2023年,他拉拢当年的狱友,在贵州注册了鑫慷嘉公司,执照上赫然写着3000万注册资金,实则一分未缴,彻头彻尾的空壳一个。
129亿资金人间蒸发,200万人一夜返贫,这场发生在2025年6月的鑫慷嘉骗局,堪称一场精心编排的财富掠夺大戏。
主谋黄鑫,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传销惯犯,早在2011年就因组织传销锒铛入狱,然而铁窗生涯非但没能让他洗心革面,反而让他摸透了人性的贪婪。2023年,他拉拢当年的狱友,在贵州注册了鑫慷嘉公司,执照上赫然写着3000万注册资金,实则一分未缴,彻头彻尾的空壳一个。
黄鑫深谙包装之道,他摇身一变成了“国际金融大拿”。他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的名头,将其徽标堂而皇之地挂在官网首页,对外宣称这是人家的中国分站。为了让谎言更逼真,他甚至伪造了与中石油的合作合同,把自己吹嘘成在石油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国企高管。他穿着定制西装,找人批量P图自己与国际精英的合影,营造出活跃于世界金融圈的假象。
在贵阳国际金融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他租下豪华办公室,店内屏幕循环播放着请演员扮演的签约视频,滚动着诱人的收益数据,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专业范儿十足。最讽刺的是,他拉着一车价值两万元的文具去贵州山区小学作秀,拍完照片立刻拉走大半,只留下五千元现金,但这些“爱心”素材很快就在各个投资群里疯传。
戏台搭好,鱼饵抛出。“投10万每天赚1000,50天回本”的口号,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吸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黄鑫设计了一套日收益1%的暴利神话,年化回报率高达365%,这意味着十万本金一天就能净赚一千,比许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他还搞出“班长”“排长”“司令员”的晋升体系,自己投钱是“静态收益”,拉人头进来就是“动态收益”,拉得越多,级别越高,提成就越多。这套玩法精准地锁定了三类人群:手握养老积蓄却对金融一知半解的中老年人;时间自由、想赚外快且容易相信熟人的个体户和宝妈;以及那些明知有风险却想赌一把的投机者。平台甚至放出“投资50万送特斯拉”的诱饵,有人瞒着家人抵押刚买的房子,只为凑够这笔钱,殊不知那豪车不过是租来的道具。
投资者的钱一旦投入,便掉进了黄鑫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所谓的交易平台,不过是一个后台可以随意操控的虚拟场所,那些不断上涨的收益数字,只是一串毫无价值的代码。大家投进去的真金白银,全部流进了平台的“黑盒子”,没有任何资产凭证,更查不到资金去向。2025年4月,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官方发布声明,澄清与鑫慷嘉毫无关系,各地金融部门也接连发出风险提示。然而,被高额收益冲昏头脑的投资者们,将这些警告一律视为“商业对手的恶意中伤”。甚至在黄鑫跑路前夜,还有不少人正做着“富豪养成计划”的美梦,借钱加仓,准备大干一场。
2025年6月25日清晨,无数人像往常一样打开鑫慷嘉APP,却发现屏幕无限转圈,资金再也无法提现。平台崩盘了!黄鑫早已做好了万全的逃跑准备。他在2024年10月就通过投资移民拿到了圣基茨护照,这本护照能免签全球160多个国家。崩盘前,他已将骗来的129亿巨款全部兑换成USDT,通过层层洗白转移至海外。当投资者们还在焦急等待时,黄鑫在国外留下一句嘲讽:“我只是拿走了不符合你们智商的财富,你们应该感恩我。”
虽然天网恢恢,黄鑫最终落入法网,但追回的资金仅有1.2亿,对于200万受害者的巨额损失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这场骗局,终究是让无数家庭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来源:云海中穿梭的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