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行 | 驼铃再现丝路,汉关见证千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18:42 1

摘要:2012年,新安函谷关遗址被列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遗产点,开展跨国申遗工作。但是由于考古工作的缺失,函谷关遗址的很多问题都不清楚,这些问题给函谷关丝路申遗和文物保护工作带了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积极配合函谷关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申遗工

2012年,新安函谷关遗址被列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遗产点,开展跨国申遗工作。但是由于考古工作的缺失,函谷关遗址的很多问题都不清楚,这些问题给函谷关丝路申遗和文物保护工作带了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积极配合函谷关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申遗工作,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组建了函谷关遗址考古队,全程参与了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考古队揭开了这座千年关城的神秘面纱——贯穿遗址东西的“千年古道”,这条道路从西汉一直沿用至现代,路面层层叠压,最宽处达15米,厚度达2.3米,见证了无数商旅、使团、驼队的往来。

关城的东墙与南墙也相继现身,结构复杂,排水渠、马道、护堤等设施一应俱全,出土的“关”字瓦当证明这里就是西汉的函谷关城所在,厚度达22米的城墙以及兵器的出土,也体现了函谷关的军事防御与交通管控功能。西南部的居住区、东南部的大面积活动面,勾勒出一座功能完备的关城。

如今,“东天山来的骆驼队”重走丝路,目的地是洛阳,正是对这段历史的深情回望。驼队带来的不仅是新疆的风物与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连接与精神的延续。

“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冠盖纷其云合,车马动而雷奔。”东汉李尤在《函谷关赋》中这样描述当年函谷关商旅繁忙的景象。

作为洛阳通往西方的“第一门户”,汉函谷关东指洛都、西望长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为“洛阳八关”之首。

驼铃声声,穿越千年

汉关巍巍,再迎故人

这支来自东天山的骆驼队

将唤醒更多人对丝路历史的记忆

千年古都洛阳

也在新时代继续担当起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东方使命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

来源:洛阳旅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