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曜儁的第三个孩子落地那天,他蹲在产房门口,把剧本台词本垫在屁股下,用手机备忘录记下儿子第一声啼哭的时间:2023年10月17日05:42,3.2公斤,取名“天佑”。
关曜儁的第三个孩子落地那天,他蹲在产房门口,把剧本台词本垫在屁股下,用手机备忘录记下儿子第一声啼哭的时间:2023年10月17日05:42,3.2公斤,取名“天佑”。
那一刻,他脑子里闪过的不是“我终于凑成好字”,而是“下一部戏的档期要重新谈”。
TVB的通告表从不为任何人停拍。
为了陪月子,他硬是从《夺命提示》剧组抠出整整30天,推掉两部正在谈的男二剧本,损失七位数港币。
有人替他喊冤,他却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一个月不拍戏,换来奶粉尿布品牌排队送上的代言合同,首年代言费刚好填上片酬缺口,还多出20%——观众爱看“好爸爸”,广告商就愿意为“好爸爸”买单。
这不是运气,是他用三次投考TVB训练班、六年跑龙套、三年连生三胎换来的“人设复利”。
长女出生那年,他还在《爱·回家》里演没有名字的“同事乙”;次女满月那天,他拿到《下流上车族》里“阿杰”的完整人物小传;如今儿子出院,监制文伟鸿直接甩给他《夺命提示》里“反派卧底”的十场重头戏——角色有挣扎、有反转、有高光,是他入行以来戏份最多的单次打包。
观众记住的不再是“肌肉男”,而是“那个带娃带得满身奶渍还能打出漂亮回旋踢的爸爸”。
家庭战线同样被他用项目管理思维拆成KPI。
太太产后第三天,育婴师、通乳师、夜间阿姨全部到岗,排班表贴在冰箱门,颜色区分到半小时;铜锣湾健身房“曜动力”新增分店,他把VIP区改成“奶爸打卡点”,跑步机正前方装一块55寸大屏,循环播放他陪娃做俯卧撑的短视频,会员里一半是TVB女艺员——边踩椭圆仪边刷剧,顺手把娃托管在前台的“星宝角落”,流量与现金流一起涨。
最新季度财报出来,营收同比飙40%,投资人笑得比他还像亲爹。
面对“会不会结扎”的追问,他给出标准艺人式回答:“等太太身体恢复再一起决定。
”翻译过来就是:先看《爸爸加油站》的收视,如果亲子节目让他成功出圈,四胎五胎的商业价值还能再翻,那就把“结扎”改成“加钟”;要是收视扑街,立马去医院“剪彩”,顺势卖一波“好爸爸也为太太身体着想”的深情人设。
反正叙事权在他手里,故事怎么写,观众都爱看。
从龙套到反派卧底,从健身房老板到三胎奶爸,关曜儁把“人生升级”玩成一场精确的流量算术:每生一个孩子,就换一次赛道;每换一次赛道,就多一条收入管道。
别人眼里“三年抱三”是勇气,在他这儿是ROI——孩子出生、角色升级、代言到账、健身房分店开张,四条曲线在同一时间轴交叉向上,形成漂亮的复利曲线。
所以,下次在电视城门口遇见他,别急着喊“好爸爸”。
先想想他备忘录里那条05:42的打卡记录——那是他给自己设定的起跑枪声。
枪响之后,没有回头路,只有下一场通告、下一笔代言、下一间分店。
孩子叫“天佑”,真正被上天庇佑的,是那个把哭声当发令枪的男人。
来源:奋发远山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