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晚明书法革新的浪潮中,张瑞图以“奇逸”书风独树一帜,其《行书八言联》立轴纸本(145×29厘米×2)便是这一风格的鲜活注脚。联语“百和传香独游花里,狂蜂扑酒时入茆堂”,笔墨苍劲与意趣灵动兼备,既见书家笔法革新的魄力,又藏文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堪称晚明行书联中的
在晚明书法革新的浪潮中,张瑞图以“奇逸”书风独树一帜,其《行书八言联》立轴纸本(145×29厘米×2)便是这一风格的鲜活注脚。联语“百和传香独游花里,狂蜂扑酒时入茆堂”,笔墨苍劲与意趣灵动兼备,既见书家笔法革新的魄力,又藏文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堪称晚明行书联中的佳作。
释文:
百和传香独游花里
狂蜂扑酒时入茆堂
张瑞图的书法最鲜明的特质,是对传统笔法的突破与重构。此联中,他以“折锋”为骨,起笔斩截利落,收笔戛然而止,无拖泥带水之态。“百”“和”“传”等字,横画劲挺如剑,竖笔刚直似松,转折处多以方折替代圆转,打破了晋唐以来的圆融范式,形成独有的“金刚杵”般的笔力。笔画间的连带虽简练却神完气足,“独游花里”四字一气呵成,墨色浓淡交替,燥润相生,既保持了单字的独立性,又实现了整句的气韵贯通。
联语内容与笔墨风格形成奇妙共鸣。“百和传香独游花里”描绘出繁花盛放、香气氤氲中独自徜徉的雅境,“狂蜂扑酒时入茆堂”则勾勒出蜂蝶逐香、偶入茅舍的野趣场景。张瑞图以奇崛笔墨书写闲雅诗意,看似矛盾却浑然天成:笔法的“刚”与诗意的“柔”互补,结体的“险”与意境的“逸”相融。“狂蜂”二字笔势欹侧,如蜂蝶翩跹;“茆堂”二字沉稳内敛,似茅舍安然,笔墨节奏恰合诗句情境的起伏。
结体上,此联尽显“奇险”之美。张瑞图刻意拉长字的纵向比例,“香”“里”“酒”等字竖笔舒展,重心偏高却稳如泰山,形成“上紧下松”的视觉张力。字距疏朗、行距开阔,与联语营造的山林野趣相契合,给人以呼吸自如、神游物外之感。这种结体安排,既避免了传统对联的对称刻板,又在不对称中达成新的平衡,体现了晚明文人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内核。
钤印与款识的搭配更添韵味。“笔研精良人生一乐”印文,恰是书家对笔墨生涯的深情告白;“左柱国少师大学士章”则彰显其身份,却与联语的隐逸情怀形成有趣对照。三方印章朱白相间,大小错落,与笔墨呼应,为作品增添了章法上的完整性。
张瑞图此联,以革新笔法写古典诗意,将文人雅趣与书法个性完美融合。观之,既可见其“离经叛道”的艺术勇气,又能感受到“独游花里”的超然心境。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不仅可借鉴其笔法的刚劲与结体的奇险,更能体悟到笔墨背后“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这正是传统书法艺术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