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赖清德11日下午受访称,大陆对台湾并没有管辖权,非常期待韩国瑜能站出来维护民意机构尊严,率领跨党派民代来声援沈伯洋,否则今天是民进党的沈伯洋,明天可能是国民党或民众党的任何一人。
编辑:画榆林
赖清德11日下午受访称,大陆对台湾并没有管辖权,非常期待韩国瑜能站出来维护民意机构尊严,率领跨党派民代来声援沈伯洋,否则今天是民进党的沈伯洋,明天可能是国民党或民众党的任何一人。
2025年11月11日,一则来自重庆公安局的警情通报在两岸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通报显示,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沈伯洋因涉嫌分裂国家罪被立案侦查,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岛内焦点。
更引人注目的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竟公开喊话中国国民党籍的台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要求其“站出来维护尊严”,并率领跨党派民代声援沈伯洋。此举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引发蓝营阵营的强烈反弹,舆论场陷入激烈交锋。
沈伯洋的“台独”行径并非一朝一夕。这位1982年出生于台北的学者,曾赴美攻读法律专业,2017年返回台北大学任教后迅速投身政治活动。
2021年,他创办“黑熊学院”,表面以“民防教育”为名,实则成为“台独”势力的培训基地。该机构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系统性传播对抗大陆的意识形态,公开宣称要培训300万“黑熊勇士”,其课程内容充斥着煽动仇视大陆的极端言论,甚至被大陆方面认定为“暴力台独分子孵化器”。
沈伯洋的政治主张极为激进。他长期宣扬“大陆认知战威胁论”,将大陆的正常交流活动扭曲为“渗透”,并以此为借口推动“台独”立法。
凭借这些言论,他成功吸引深绿阵营支持,被民进党列为不分区民意代表名单第二名,成为赖清德巩固基本盘的重要政治资产。
然而,当大陆司法机关动真格时,赖清德当局却迅速与其切割。2025年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立案侦查通报后,沈伯洋公开露面时神情紧张,往日张扬不复存在。
面对记者追问,他竟将个人法律责任扭曲为全体台湾民众的议题,声称“台湾人没在怕的”,但实际行动却暴露了内心的恐慌——他不敢离开台湾,生怕被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全球追捕。
央视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机制具有极高权威性,一旦发布,沈伯洋将在190多个成员国范围内成为重点通缉对象,不仅出行自由受限,未来政治活动也将遭受重创。
这一震慑信号迅速传导至岛内,沈伯洋家族企业长期与大陆保持的密切贸易往来因此遭受重创。香港媒体曝光,其父经营的公司与大陆企业交易金额高达上亿元人民币,而大陆方面的精准打击措施直接切断了这一利益链条,暴露了“台独”分子“诋毁大陆敛财”的虚伪本质。
面对沈伯洋案引发的舆论危机,赖清德的应对策略充满争议。11月11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公然否认大陆对台湾的管辖权,并试图将责任转嫁给蓝营。
他声称,韩国瑜作为台民意机构负责人,应“率领跨党派民代声援沈伯洋”,否则“今天是民进党的沈伯洋,明天可能是国民党或民众党的任何人”。这一逻辑漏洞百出的表态,实则暗藏多重政治算计。
其一,赖清德试图通过“关心下属”的姿态,掩盖民进党内部的分裂。沈伯洋被立案侦查后,民进党内竟无一人公开声援,包括其“亲密战友”颜若芳和王定宇。
赖清德亲自出马,却不愿独自承担风险,便将韩国瑜推向前台,既表现“爱护下属”之情,又避免自身沾染污名。
其二,赖清德企图借机挑拨蓝白阵营与大陆的矛盾。若韩国瑜顺应其要求,不仅会因帮民进党“站台解困”遭蓝白阵营主流鄙视,还可能激起大陆反感,自断后路。赖清德则可坐收渔翁之利,巩固“深绿”选民支持。
然而,赖清德的如意算盘并未奏效。民进党籍“行政院长”卓荣泰此前曾宣称“中共谈的是空话”,一周后赖清德却要求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被民众党民代黄国昌讽刺为“情勒在野党”。
他指出,民进党自己拿不出解决办法,连“执政党立委”都仓皇失措,却要求反对党背锅,暴露了执政能力的严重缺失。
赖清德的喊话迅速引发蓝营阵营的强烈反弹。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杨植斗在社交媒体发文怒呛:“干韩国瑜什么事?
”他直言,沈伯洋的遭遇是“自作自受”,其创办的“黑熊学院”长期煽动对抗情绪,传播仇恨,完全背离和平交流方向。杨植斗强调,韩国瑜的责任是推动两岸和平,而非为“仇恨制造者”站台。
资深媒体人谢寒冰在政论节目《新闻大白话》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赖清德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理应承担相关责任,却试图将问题推卸给韩国瑜。
他质问:“民进党每天想尽办法羞辱韩国瑜,一有事就全部推到他头上,难道都忘记了?现在出事了又要韩出面表态,连个做人的基本担当都没有,好意思吗?有种自己上。”
国民党民代王鸿薇则从权力实操层面揭露赖清德的荒谬。她发文批评,韩国瑜虽具极高民意代表性,但无权调动台军、警察等行政资源。
赖清德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平常“抗中反中”喊得震耳欲聋,遇到两岸争议却只能找在野党领袖帮忙发声,“选你到底要干吗?
”她更喊话赖清德,应拿出格局和担当,而非整天“大内宣”,否则只会让民众认为韩国瑜更适合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赖清德的喊话不仅引发蓝营反击,也在岛内舆论场引发广泛批评。台湾网红“高雄林小姐”发文讽刺:“说个笑话:‘台独’因搞‘台独’惹事,然后‘台独’再叫反‘台独’去帮‘台独’背锅。”这一比喻精准点破了赖清德逻辑的荒诞性。
台湾网友更是在社交媒体留言嘲讽:“自己造的孽自己担,关他人什么事?”“台湾地区领导人给韩国瑜当好了”“怎么又蹭韩了,真是无言”。
民调数据也印证了民众对赖清德的不满。2025年8月,赖清德面对经济议题时的自欺欺人态度已引发85.3%的民众不满,如今在沈伯洋案中再次“甩锅”,进一步暴露了其执政能力的短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始终主张通过和平交流解决两岸问题,这一立场在岛内逐渐形成民意基础,成为与民进党竞争的重要筹码。
来源:青天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