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决定癌症?最新研究发现:B型血患所有癌症的风险,都很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8:10 1

摘要:孙阿姨今年52岁,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最怕体检时查出癌症。最近一次社区义诊,她主动和医生聊起了关于血型影响健康的话题。旁边的王大爷一听,拍了拍胸脯半开玩笑:“我B型血,听说得癌概率低,这是不是命好?”在座的亲友你一言我一语,有人半信半疑,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孙阿姨今年52岁,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最怕体检时查出癌症。最近一次社区义诊,她主动和医生聊起了关于血型影响健康的话题。旁边的王大爷一听,拍了拍胸脯半开玩笑:“我B型血,听说得癌概率低,这是不是命好?”在座的亲友你一言我一语,有人半信半疑,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到底血型真的能决定患癌风险吗?尤其是B型血,在众多传言中真的有“自带护身符”吗?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近期给出了新的答案——B型血的人,整体癌症发病率确实低于其他血型,但背后原因却颇为复杂。到底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你家人属于“天选之人”吗?

多年来,关于血型与癌症的关系一直是坊间谈论的热点话题。有人笃信:“A型血爱生胃癌,B型血体质强,O型血易得肠癌。”这些说法究竟可信吗?

据2023年《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涵盖32万人、长达15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型血的受试者罹患各类癌症的风险总体比A型和O型低约14.6%

中国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多项随访数据也表明,B型血在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中的发病率偏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均衡?血型本身是一种遗传标志,与身体免疫识别、炎症反应、感染易感性相关。最早由奥地利免疫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ABO血型抗原确实与部分肿瘤细胞表面分子高度相关。

例如,A型和O型血人群体内的某些酶类活性高,与肿瘤微环境免疫反应有关;而B型血天然抗体水平较高,在部分肿瘤的识别与清除过程中更活跃。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血型并不是“护身符”。即使属于低风险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依然是最核心的“防癌法宝”。单靠血型优势而忽略以下细节,很可能让“低风险”优势荡然无存。

不良生活习惯是癌症发病的主要推动力。如中国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人群患肺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3.5倍,而这一风险在B型血与其他血型间差异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吸烟、饮酒、熬夜、久坐等行为影响远远大于血型带来的个体性差别

B型血在某些癌种(如胰腺癌、肝癌)上的保护作用更明显,但对于女性宫颈癌、男性前列腺癌等类型的影响并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例如,2022年中华肿瘤杂志的数据:B型血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A型略低8.2%,但绝非“零风险”。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是年龄因素50岁以后,B型血人群的癌症风险同样随年龄升高显著。《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显示,B型血中老年人各类实体瘤患病概率在60岁以后增加约1.6倍

家族遗传、慢性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等因素同样重要,即便B型血也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血型如何,科学防癌的核心原则始终不变。B型血虽有一定先天“优势”,但健康生活方式依然是关键。

均衡饮食。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优质蛋白,减少腌制、烧烤、油炸等高温加工食品。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充足的人群肠癌发病率可下降13.9%

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小时睡眠,并制定作息规律。中国睡眠研究会2021年数据:长期睡眠不足易致免疫力下降,患癌风险提升16%左右

重视体检,早筛早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胃肠镜、低剂量CT等肿瘤筛查,能显著降低晚期癌症发现率。协和医院临床数据显示,早筛查人群五年生存率提高约28%

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日运动30分钟,癌症患病风险可降低12%,与血型无关。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分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肿瘤杂志》2022年第44卷第8期: 血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版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筛查临床路径指南(2023年版)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状况白皮书2021》

来源:鲁老师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