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丰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凭借聚焦服务质效提升、打造河头老街文旅IP新标杆上榜“旅游企业提质升级典型案例”。这份荣誉,说明了河头老街不断打破传统景区刻板模式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其能持续“出圈”、从“网红”走向“长红”的
本报记者 周枫 包田红 施疑 李艳辉
10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丰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凭借聚焦服务质效提升、打造河头老街文旅IP新标杆上榜“旅游企业提质升级典型案例”。这份荣誉,说明了河头老街不断打破传统景区刻板模式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其能持续“出圈”、从“网红”走向“长红”的关键所在。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头老街共计接待游客72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90%。10月4日单日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河头老街犹如一匹“黑马”,在京津冀文旅版图上,以持续热度不断刷屏。
如果说精彩的演出与极致的盛景是河头老街吸引游客的“面子”,那么清晰的战略、暖心的服务与区域联动的格局,则是其能够“火起来、活起来、活下去”的“里子”。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系统性胜利,其背后,是运营方对文旅产业规律的深刻洞察与长远布局。
战略清晰:三步走,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文旅项目同质化竞争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许多景区陷入“开业即巅峰、随后渐沉寂”的困境。河头老街的运营方却提出了一套极具韧性与远见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火起来、活起来、活下去”。
“火起来”是引爆市场的第一步。运营方深谙流量时代的传播逻辑,通过打造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的爆点,快速吸引公众注意力。无论是春节期间精心布置的“龙凤呈祥”巨型灯组,还是独具唐山特色的“冀东民俗演艺”,都在短视频平台形成了现象级传播。这种“制造话题、打造爆点”的精准营销,让河头老街在短时间内迅速积聚人气,实现了品牌的强势出圈。
“活起来”是维系生命力的核心。天津游客张艳侠在河头老街边“逛吃”,边把各种美食图片、美景图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网友们立即热闹回应:“上次我去唐山宴就吃到了这些,这不是把唐山宴搬到水上来了吗?”“我上次去没逛完,图片上的好多没看到啊!”……河头老街可不是“一次性”景区,短暂的“火爆”若没有持续的内容支撑,终将昙花一现。她成功融合了“食、游、购、娱、展、演”六大业态,形成了错位多样、相互补充的多元生态。游客在这里不仅能看景看演出,还能品尝唐山地道美食,在“老车柿集”感受烟火气,在文创店购买心仪纪念品。这种完整的消费闭环,更让景区拥有了抵御市场波动的内生动力。
“活下去”是长远发展的终极目标。文旅项目的终极考验在于能否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河头老街通过业态融合提升客单价,通过动线优化和智慧疏导提升接待效率,通过常态化运营和持续创新提升重游率,最终实现了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实现长期“活下去”。
服务暖心:全社会参与,促景区从“网红”到“长红”
河头老街选择了“全年无休”的常态化运营模式,这背后是对自身内容更新与服务保障能力的强大自信,尤其是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服务“软实力”,更令游客因享受“专宠”的感觉一来再来。
景区“全年无休”的常态化运营模式,为其积累了稳定的客源和持续的市场热度。第三次来河头老街的北京女孩马惠子说,她手机里存着三套不同季节的“河头”记忆:“第一次来看热闹,第二次来拍写真,第三次带爸妈来拍婚纱照。”每次都能让她找到新鲜感,缘于河头老街秉承“惟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的创新精神。景区通过渐进式开发,不断进行场景、演艺、服务和体验的迭代升级,从边建设边开放到全面开街,持续给游客带来“新发现”。这种持续创新的能力,是吸引游客“一来再来”的关键,避免了网红景点的昙花一现。
围绕暖心服务、温情守护,河头老街一直在持续提升,不设上限。“请问哪里有卖创可贴的?新鞋有点磨脚。”“暖心驿站有专门的防磨脚贴,游客可以免费取用。”面对游客的每一个需求,景区都能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为了保证快速响应,“暖心驿站”从9个增至12个,免费提供适配不同口味的各类茶饮,以及轮椅、婴儿车租借、手机充电、专业急救等周到服务。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耐心疏导人流,提供指引。免费接驳车的及时调度,交警的现场指挥,都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不仅如此,面对单日超13万人次的超大客流,河头老街依然能够秩序井然。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细节,是超越景观和演出的“软实力”,构成了游客美好体验的重要一环,从而使“温度”接住了“热度”,实现了从“网红”升级为“长红”。
品牌联动:从景区“独美”到城市“共荣”
河头老街的成功,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一个景区本身的范畴。它扮演了唐山文旅新引擎的角色,成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文旅市场。
一业兴,百业旺。河头老街每天迎来数以万计的客流量,其中七成以上为京津及省外游客,“人流效应”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去年,丰南城区住宿行业企业增加46家,餐饮企业增加453家,客运交通收入同比增长22.3%,景区带动就业5000余人,城市活力明显增强。
河头老街景区周边节假日一房难求,许多游客到周边区县住宿,形成外溢效应。唐山市文旅局引导各大景区通过举办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让“流量”变成“留量”。今年“十一”期间,唐山南湖旅游景区连续三晚上演“歌唱祖国·唐山南湖广场音乐会”,并推出“菊韵满南湖”活动,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建国里的民国风建筑群成为复古爱好者的聚集地,定制剧本杀《重生之我在建国里当大富翁》吸引游客换上民国服饰,在青砖灰瓦间解锁历史记忆;唐山海洋馆的“海洋童话奇缘节”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山里各庄景区推出“稻香盈盛世 丰收绘新篇”活动;培仁历史文化街的青年文化艺术节、青山关的古堡长城赏月活动也各具特色,吸引着不同偏好的游客……唐山还推出“票根经济”联动模式,即一张票根就能当“消费券”用,在景区门票、住宿等消费领域享受折扣优惠。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消费潜力,生动诠释了“一个景区带火一座城”。
从一个景区“独美”到一座城市“共荣”,游客来到唐山,亲身体验的不仅是河头老街的火爆,更是唐山这座城市的美好。“火爆”出圈的河头老街放大了整座城市文旅发展的综合效益,为城市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