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沟桥畔、永定河边,金秋十月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斑驳的宛平城墙上,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朝气在此交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金公司新一轮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百
一日红馆悟英烈志,一生金融践报国心-——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纪实
卢沟桥畔、永定河边,金秋十月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斑驳的宛平城墙上,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朝气在此交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金公司新一轮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百余名同事齐聚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赓续抗战精神血脉,激荡金融报国情怀”为主题,赴一场红色之约。从队列训练的纪律锤炼到观史溯源的精神洗礼,从英雄对话的初心激荡到红歌传唱的使命共鸣,这场集纪律锤炼、精神传承与团队凝聚于一体的红色实践,既让全体同事在回望历史中淬炼初心,更将抗战精神转化为践行金融报国使命的奋进力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一、队列砺志:承仪仗严规 铸纪律风骨
清晨的宛平城,空气中还带着初秋的微凉,却难掩肃穆庄严的氛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百余名同事整齐列队,身姿挺拔,目光专注。一场特别的队列训练即将展开,教官是一位曾服役于三军仪仗队、历经多项重大任务洗礼的退役仪仗队员。“仪仗队队员训练时,每天要挺立十小时练军姿,无论风雨,唯有这样日复一日打磨,才能把标准刻进肌肉记忆,最终呈现出阅兵场上的整齐划一。” 教官的分享深深感染着在场每个人,他用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军姿炼成背后的汗水与坚持,让同事们直观感受到这份极致标准的来之不易。
训练正式启动,军姿、稍息立正、跨立立正、敬礼礼毕、正步走五个科目依次推进,教官以仪仗兵规范为标尺,亲自示范:立正需身姿如松、敬礼要动作刚
劲、正步走需精准把控发力与节奏。半小时的训练中,同事们精神高度紧绷,没人因反复打磨动作而懈怠,在高标准严要求中体悟“纪律至上、精益求精”的军人作风。教官惊讶于这样短时间内呈现的训练效果,由衷赞叹“这样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肯定很强,放在任何岗位都能打硬仗!”。
训练尾声,中金公司合规总监、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周佳兴代表部门向教官郑重赠送锦旗,红底金字的“传队列严规显仪仗本色,赋团队活力促中金奋进”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面锦旗既是对教官专业精神的致敬,也是团队奋发向前的承诺。
“队列练的是整齐,铸的是作风,聚的是合力!”周佳兴律师总结道,“我们组织这次队列训练,目的不仅在于体验军姿与步伐,更希望通过‘整齐划一’的仪式化练习,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提升部门凝聚力与向心力。短短半小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官挺拔的军姿、严谨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领略到军人特有的风采,也体会到纪律严明、协同一致的震撼与感动。这段经历虽短暂,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与成长,对每一位同事都意义非凡。”他进一步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严明的纪律正是守护金融安全、践行金融报国使命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把学到的团结协作、勤勉专注、严格自律的精神,融入今后的法律合规工作,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风,助力部门和公司稳步向前,让金融报国的初心
在每一次合规坚守中落地生根。”
二、观史明志:忆烽火岁月 悟家国担当
结束队列训练,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同事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座坐落于卢沟桥旁宛平城内的场馆,静静铺展着中国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厚重的历史气息,让每一位参观者不自觉敛声屏气、心生敬畏。
展馆内,锈迹斑斑的步枪、弹痕累累的钢盔、“七七事变”场景复原区的破碎城墙与冲锋战士雕塑,瞬间将人拉回烽火连天的岁月,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以生命护家国、用热血守山河的千钧分量。同事们纷纷放慢脚步,或伫立凝视,或轻声交流,或拍下展品,只为留存这份震撼与感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副书记董立新专程到场,与同事们分享心声:“今天是个承载多重特殊意义的日子——80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受降仪式在台湾举行,今天也是首个法定的台湾光复纪念日。回望过去,两岸同胞共赴国难、并肩作战,终于共同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而在今天,中金公司作为中国头部金融机构,特意组织法律合规部同事以红色教育筑牢初心,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使命的坚守,让此行的意义更添厚重。大家刚刚参观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十大活动之一。此次组织参观,就是希望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随后,周佳兴律师代表部门向纪念馆赠送“守护历史根脉昭昭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代代担当”锦旗,表达对纪念馆传播红色文化的由衷敬意。
周佳兴律师感慨道:“这座场馆意义非凡!它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更特殊的是,它就扎根在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卢沟桥事变原址之上,本身就是那段烽火岁月最直接、最鲜活的见证。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里,我们走进这里,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让先辈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我们肩头金融报国的使命紧紧相连。立足新时代,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在审核把关中坚守原则,在风险防范中主动作为,让每一项合规工作都成为金融报国的具体实践。”
离馆之际,展馆“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今天,我不仅真切读懂了‘家国’二字的千钧重量,更认识到守好监管红线、筑牢合规底线,既是对当下安稳生活的守护,更是对先辈牺牲与奉献的最好告慰。” 一位同事走出场馆时深有感触地说道。这份心声,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悟。
三、英雄述志:述戍边忠勇 燃奋进豪情
活动下半场,一场跨越时空的英雄对话如期而至。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特邀一等战功荣立者、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原陆军某部研究员胡国桥大校,以《忠诚 担当 奉献 坚守》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1984年,胡大校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主动申请赴云南老山防御作战。他带着满身军功与岁月沉淀,为同事们讲述戍边卫国的峥嵘历程。
讲座中,胡大校通过珍贵历史影像,再现了战士们在生死考验面前的坚毅与奉献。讲到战友徒手捡敌军手榴弹被炸断手臂时,他声音哽咽、眼角泛红;念及母亲寄到前线的家书时,他动情回忆:“这封写于1985年10月6日的信,从祖国北疆一路辗转,穿越千山万水到炮火纷飞的南疆战场,当时我正和战友们坚守在老山前线最前沿的166高地上,那是离敌人最近、每天都要面对炮火的阵地。” 他眼中噙着温润的光,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一字一顿、饱含深情地念出母亲的嘱托:“带着全家人的希望与嘱托入了军校,上了前线,接受那血与火的考验——灵敏度最高的试金石。我可以大胆地说,我的儿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出光和热,都会做一名祖国和我们骄傲的儿子!”话音落下,他的指尖不自觉攥紧了衣角,现场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与偶尔的抽泣声。这封家书当年在阵地上被复写多份,在各个哨位间传阅,成为所有参战官兵共有的精神支撑;如今,这封承载着家风与期盼的信,仍静静陈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的国家博物馆“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中,向世人诉说着共产党人的家国大义。
互动环节,有同事主动起身提问:“胡大校,面对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您当时是否也会感到害怕?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胡大校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数十年的时光,再次望向老山前线的阵地,随后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是人都会害怕,血肉之躯哪有不怕的?但怕——还要做!”没有华丽辞藻,却如惊雷般震撼人心,现场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他接着补充,战场的恐惧是本能,但母亲的嘱托、守住阵地的责任、捍卫家国的信念,远比恐惧更沉重,这也是他身中八处伤、仍咬牙在阵地上不下火线的力量源泉。
胡大校的分享落幕,但那份源于英雄故事的感动、对“怕还要做”精神的思考,仍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周佳兴律师缓步登台,他的感悟引发全场共鸣:“在我看来,英雄从来不是一时的标签、短暂的辉煌,而是一世的坚守、一生的践行。” 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胡大校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一等功荣誉,以及战后持续进修精进、传承红色基因、资助战友家属的长久坚守,正是这句感悟最生动的注脚。和平年代的英雄,早已不局限于硝烟战场,更藏在平凡岗位的坚守与担当里,这正是每一位合规人需要践行的精神内核。”
“正如刚刚胡大校所言,是人都会害怕,但‘怕还要去做’,这就是英雄。”周佳兴律师的话语铿锵有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要挺身而出;在公司需要的时候,我们更要挺身而出。少问‘公司能给我什么’,多问‘我能为公司、为国家做些什么’,把个人的成长融入集体的进步,把个人的奋斗汇入国家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同事们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同事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怕还要做”四个大字,字迹力透纸背,他感慨道:“母亲的家风嘱托、战场上的生死抉择,让我和很多同事忍不住落泪。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像胡大校这样的英雄负重前行,我们唯有履职尽责,才对得起这份和平。”这场与英雄的对话,早已化作深刻的精神洗礼。
四、歌以咏志:唱红色经典 续精神血脉
英雄故事的余温未散,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全国红色故事优秀讲解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姜姿羽老师以连说带唱、声情并茂的独特方式,为大家带来别开生面的红色音乐课。《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缓缓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深情吟唱,让在场每个人在歌声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革命精神。
随后,法律合规部红色歌赛正式拉开帷幕。同事们早已在活动前投入大量心血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排练,细致打磨节奏与音准;不少小组精心设计编排,在歌曲前奏加入激昂的诗朗诵,让家国情怀与团队信念自然衔接;更有同事结合部门使命,巧妙改编歌词,将“合规坚守”“金融报国”“恪尽职守”等心声融入经典曲调。
同事们分组登台,一曲曲优美红色经典接续传递奋进力量:《我爱你中国》唱出了对家国的赤诚,满是激昂振奋;《明天会更好》旋律轻柔,满含对未来的满怀憧憬;《东方之珠》字里行间都是深情缱绻,而粤语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气势十足,尽显豪迈铿锵的气魄。平日伏案审核、严谨细致的同事们,此刻同心协力、引吭高歌,默契在旋律中滋生,凝聚力在传唱中不断升华。
红色旋律不仅浸润了心灵,更凝聚了人心。“这场活动不仅让我见识到同事们的激情与才华,更感受到团队同心协力的磅礴力量。‘合规坚守’‘金融报国’不是口号,而是我们扎根岗位的实际行动。”“这场合唱让我看到了大家在专业之外鲜活生动的另一面,让我们对彼此多了一份信任与认可。”同事们的真挚感悟,让这场红色合唱更具温度与力量。
五、勤学笃志:循先辈初心 探前行征程
红色旋律的余韵未消,深耕红色文化研究十余载的叶茂老师,为大家带来《开国五大书记求学之路》主题分享。作为长期致力于红色历史传播的学者,叶茂老师历时六年,辗转湖南韶山、四川仪陇等多地,深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故居及求学旧址,查阅无数档案史料,终以严谨考据与细腻笔触著成《开国五大书记求学之路》一书。该书出版后获评“全国优秀红色读物”,并被多省市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推荐书目。
讲座中,叶茂老师以“历史在场者”的视角,借助珍贵的手稿照片、故居影像及口述史料,生动再现了五大书记在军阀割据、民族危亡之际,勤学笃志、探求救国真理的峥嵘岁月。他特别分享了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世界的少年壮志与 “四到、四多”的读书法门,周恩来“五不虚度”的人生信条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以及任弼时在生命最后阶段仍对战友倾情演奏的感人场景。尘封的史料在多媒体技术加持下化作动态的历史画卷,让在场同事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境界与家国担当。
“从革命先辈的求学之路中,我读懂了初心的重量。” 一位同事听完分享后深有感触,“在山河破碎的年代,他们以笔为刃、以书为友,在求知中探寻救国真理,这种勤学笃志、勇担使命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合规人需要传承的。今后在工作中,我们也要以先辈为榜样,严谨务实、勤学不辍,以专业能力守护金融安全。”
结语
此次红色主题活动,以“队列砺志、观史明志、英雄述志、歌以咏志、勤学笃志”为脉络,让中金法律合规部同事们在回望历史中看清为何出发,在对话英雄中明确如何担当,更在团队共鸣中凝聚并肩前行的力量。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又逢中金公司成立30周年,这一特殊年份赋予了此次红色之旅更为深远的意义。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的同事们深刻感受到,这一天的感动与启发,已超越活动本身,化作持续深耕金融法律合规领域、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来,中金公司法律合规部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秉持“金融报国”的初心使命,在中金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服务水平,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金融人的新担当、实现新价值,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更多中金力量。
来源:觉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