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古都洛阳的牡丹文化穿越千年,如今在洛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国门”阵地焕发新彩。2025年以来,该站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移民管理中心任务,锚定“思想铸魂、文化赋能、暖警惠警”三维坐标,构建“三维联动”宣传文化体系,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古都洛阳的牡丹文化穿越千年,如今在洛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国门”阵地焕发新彩。2025年以来,该站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移民管理中心任务,锚定“思想铸魂、文化赋能、暖警惠警”三维坐标,构建“三维联动”宣传文化体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履职硬支撑,让“牡丹国门”品牌持续绽放时代芳华。
截至目前,该站1个党支部获评总站“四强”党支部,2名党支部书记分获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总站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1个集体与2名个人入选洛阳市直机关工委正面典型;相关工作获《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48条、省市级媒体报道215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85%、632%,宣传文化效能持续凸显。
铸魂强基——红色育人铸就思想“定盘星”
“站在英烈纪念碑前,更懂‘国门守护’的分量。”清明时节,洛阳边检站民辅警职工在市烈士陵园祭扫时的感言,道出了红色教育的深刻影响。该站始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汲取”转变,依托重要节点开展“沉浸式”教育是其鲜明特色。人民警察节时,升警旗、重温入警誓词的仪式凝聚起忠诚警魂;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期间,敬献花篮、收看纪念大会等活动,在铭记历史中筑牢信念根基。打破会议室“场景化”,“走出去”学习更让理论落地生根,走进洛阳轴承集团感悟发展脉搏,赴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体悟“农耕精神”,与云南勐满边境派出所开展“云共建”共读红色诗词,让理论学习“活”起来。典型引领更添奋进动力,广泛学习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先进事迹,邀请洛阳市公安局宣讲团进行“最美基层民警”生动演讲、与站内民警“坚守岗位、服务旅客”的一线事迹相互辉映,让榜样力量可感可学,相关报道接连登上《学习强国》《新华网》《中国移民管理报》等平台。
文化赋能——品牌塑造激活传播“源动力”
立足洛阳“十三朝古都”底蕴与边检职责,该站以“文化+”思维打造内外联动的传播格局。警营内,“三馆三室一家一廊”文化体系日趋完善:市图书馆在站设立的“图书流动站”藏书丰富,3D智能影院定期放映红色影片;书画院艺术家挥毫泼墨开展“墨香警营润初心”活动,与地方单位的篮球友谊赛则在竞技中深化协作。国门宣传更显巧思。双节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公众号推文中,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洛阳的文化魅力与移民管理温度相得益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367服务平台宣传月等节点,“线上解读+线下互动”模式让政策法规深入人心。暑期出行高峰时,民警走进洛阳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直播,直面群众关切,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警民互动架起连心桥。状元红初级中学师生的“警营开放日”、百余名小记者探秘通关流程的实践活动,让国门文化走进青少年心中;与工商银行洛阳分行的红色实践活动,更将边检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相关新闻视频获国家移民管理局公众号刊发。
暖警惠警——贴心服务划实幸福“风景线”
“孩子有人管,我们工作更安心。”这是全警对站里托育托管服务的由衷称赞。针对“子女看护难”痛点,该站开设寒暑期托管班,以“作业辅导+兴趣培养”模式解决后顾之忧;多次走访洛阳市西工区委争取政策支持,解决实际困难,让暖警举措落地见效。心理健康防护同样精准有力。“测查+辅导+疏导”全链条服务覆盖全体民辅警,团队拓展活动缓解压力,婚恋观专题辅导则为幸福生活支招,让全警以良好心态投入工作。节日里的“烟火气”更显温情:新春联欢会、贴春联、球类竞技暖意融融,国庆中秋的《建国大业》观影、定制特色餐食,让坚守岗位的民辅警职工倍感归属。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洛阳边检站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优化“思想+文化+服务”三维格局,在深化理论武装、创新文化载体、做实暖警举措上持续发力,让“牡丹国门”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中原边检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洛阳边检力量。(刘浩)
来源:河洛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