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日是第8个“世界流感日”,主题是“精准防控流感,守护全人群健康”。 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在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精准的防控策略来有效应对流感的传播,保护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在内的全人群健康。
进入秋冬季,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流感病毒进入高发期。儿童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且一旦感染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能让孩子平安度过流感季。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建议在每年10-11月完成接种,让身体提前产生抗体。病毒每年都会变异,因此每年都需接种,才能获得针对性防护。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做好日常防护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家里是孩子停留最久的地方,做好环境清洁能减少病毒滋生:
1.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勤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门把手、书桌等高频接触物品,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
3.控温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50%-60%。
孩子的抵抗力是抵御病毒的核心,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能提升免疫防线:
1.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橙子、猕猴桃、西兰花)、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避免过多甜食和油炸食品,减少肠胃负担。
2.喝水别间断:每天喝足量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帮助稀释痰液,排出病毒。
3.作息要规律: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学龄前儿童),避免熬夜,让免疫系统得到充分休息,更好地“对抗”病毒。
若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家长需冷静应对,避免误判或过度处理:
1.识别流感信号: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常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伴随咳嗽、咽痛,部分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
2.及时就医:出现上述症状后,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3.居家护理要点:让孩子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孩子咳嗽痰多,可适当拍背帮助排痰,保持室内湿润。
秋冬季流感季,预防大于治疗。做好疫苗接种、日常防护和健康管理,就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让他们安心享受秋冬的快乐。
作者:房满
编辑:王宝瑞 黄迪
校对:陈泽明
初审:李济强
审核:崔乐文
来源: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