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山东高规格的“双招双引”平台,本届大会既延续了“仁义诚信、和合担当”的儒商基因,更彰显了“创新求变、勇立潮头”的时代特质,展现了这片投资热土的强大吸引力:共举办46场高规格活动,有4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345.9亿元。
金秋十月,齐鲁大地再迎盛会——
10月29日至31日,以“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四届儒商大会在济南举办,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携技术、项目与商机奔赴齐鲁之约。
作为山东高规格的“双招双引”平台,本届大会既延续了“仁义诚信、和合担当”的儒商基因,更彰显了“创新求变、勇立潮头”的时代特质,展现了这片投资热土的强大吸引力:共举办46场高规格活动,有4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345.9亿元。
从首届的“奠基立业”,到第二届的“云端破局”、第三届的“焕新升级”,再到第四届的“向新而行”,大会不断超越自我。八年间,儒商大会已成为山东面向全球、汇聚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和关键平台,更让儒家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开放合作成为齐鲁大地的鲜明底色。
千年文脉与商业文明完美融合
儒家文化,是孔孟故乡——山东最独特的IP。儒商精神,则是儒家思想与商业文明的完美融合。
这种精神在当代商业实践中不断焕发新生的文化密码,它将“诚信为本”转化为营商环境的基石,将“义利统一”升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山东的天然禀赋。
2018年,山东创新性地创办儒商大会,确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机制,开启了“以儒为媒、以商促产”的实践探索。八年间,大会层层递进,释放出开放发展的强烈信号。
首届大会汇聚千余名各界精英,签约“十强”产业项目100多个,奠定了高规格经贸盛事的地位;第二届创新采用“云端相会”模式,吸引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7000余人在线交流,签约项目100余个;第三届规模能级再上新台阶,近800位中外代表齐聚,签约重点项目400多个,外资内资双双突破,全面展示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最直观的,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投资。前三届大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709个,其中内资项目585个、投资总额1.35万亿元,外资项目130个、合同外资51.1亿美元,这些项目覆盖基础设施、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已逐步转化为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动能。
儒商大会的八年深耕,是一部以“儒”为魂、以“商”为体的创新叙事,是一场从文化自觉到天下担当的精神远征。全球政商企交流合作联盟执行主席潘永长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儒商大会为全球商业注入了‘以人为本’的灵魂,其所倡导的‘义利统一’,为应对逆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文明范式”。
守正创新中开拓发展新机
如果说前三届大会搭建了进阶框架,第四届儒商大会就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跃升。
本届大会主题的时代赋能尤为鲜明。“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主题设定,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同频共振。海内外嘉宾带着对儒商文化的认同而来,带着对山东营商环境的信赖而留,让合作基础更加牢固。正如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旭波所言,“十四五”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面向“十五五”,通用技术集团将发挥主业优势,继续深耕山东、服务山东。
数据印证了“山东引力”的持续升级。本届大会嘉宾“朋友圈”显著扩大,境外嘉宾所在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加16个,增幅达76%。境内嘉宾覆盖全国30个省份,中核集团、中投公司等49家央国企负责人参会,较上届增加21家,增幅达75%,形成“海内外联动、全领域覆盖”的格局。
具体到活动,其精准聚焦的设计成为大会的核心亮点。11场“双招双引”活动分为三大板块,构建起“精神共鸣—合作对接—桑梓回报”的完整链条。比如,“‘儒’为本”板块深挖文化内涵,通过两场研讨会推动儒商精神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度融合;“‘商’为媒”板块聚焦务实合作,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中日产业发展对接会等活动精准链接国际资源;“‘家’为根”板块唤醒桑梓情怀,海内外山东商协会会长座谈会、侨助千企万品出海对接会等搭建起回报家乡的桥梁。
科技与文化的跨界融合更让大会亮点纷呈。开幕式设置“跨越时空的对话:儒商向未来”环节,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让子贡、张謇等数字人与青年企业家对话,既展现了儒商精神的传承脉络,也彰显了山东拥抱新技术的开放姿态。这种创新表达,让儒商文化更具传播力,也让山东“文化两创”的实践更加生动。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会在“三个新”上实现突破,为山东收获长远发展动能。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幕式发布了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招商图谱,推动新兴产业项目合作;聚焦新型招商方式,创新引入校友招商、资本招商模式,让招商更具针对性;聚焦儒商新群体,邀请港澳、日韩、东盟等地区代表参会,拓展了共建“一带一路”及儒家文化圈的合作版图。
数据显示,175家参会企业来自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较上届增加114家,增幅高达180%。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成果,更代表着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生力量”。
东道主济南彰显独特优势
作为历届儒商大会的东道主,济南既是盛会的承办者,也是直接受益者。
这座兼具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的城市,前不久在《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榜单”中位居全国第5,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此次凭借独特优势在第四届儒商大会中收获满满,展示城市形象、推动项目合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全球儒商对济南的认同感。
本届大会,济南全面参与11场重点活动,并牵头承办两场高规格专题活动:
“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暨济南城市推介会”,以“‘碳’本溯源・绿动未来”为主题,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进行了推介,并发布《中新绿色产业合作年度投资报告(2025)》,深化与新加坡在碳中和领域的合作。中国新加坡商会会长王子元表示,“济南的吸引力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新加坡商会正考虑组织新加坡企业家代表团来济南开展进一步交流与了解,寻找双方在产业、资本、技术和服务领域的契合机会。
“2025山东与日本产业发展对接会”,是儒商大会首次设立的对日专场,邀请了住友商事、丸红株式会社等知名企业参会,为每位参会嘉宾精心准备了“济南市对日合作机会清单和需求清单”两份机遇大礼包,包含产业、投资、贸易、技术等领域的73项合作场景,促进企业、商会机构精准对接。“今后会加强与济南的合作,继续扩大商业投资。”对接会上,不少日本企业负责人表达了与济南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意向。
作为省会,济南是山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泉城”品牌与“儒商”IP相得益彰。同时,济南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的关键节点,科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扎实、人才资本集聚,拥有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等高能级平台,为合作项目落地提供了优质土壤。
过往成果也印证了济南的收获实效。通过前三届儒商大会,济南成功推动济南生物医药科技园、正泰电气、朗基尔齐扬等重点项目落地。其中,仅第三届大会签约项目中就有14个完工、23个开工建设,实际使用外资1.7亿美元,内资项目投资达220亿元。这些项目不仅为济南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增量,更助力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为城市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本届大会上,济南继续发挥东道主优势,通过“一对一”精准招商恳谈会、“儒商齐鲁行”返乡考察等活动,进一步吸引优质资源集聚,赋能强省会建设。
更好“请进来”“走出去”收获更大“朋友圈”
儒商大会,早已超越单一省份的经贸活动,而是成为山东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合作的重要载体。
从山东优势看,儒家文化的赋能让山东在招商引资中形成独特竞争力——企业选择山东,不仅看重这里广阔的市场、发达的物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更看重儒家文化与商业发展的深度耦合。这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山东持续向海内外嘉宾发出邀请的底气所在。
从全国背景看,儒商大会是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省份,山东通过儒商大会链接全球资本、技术与人脉,推动关键领域项目落地,既助力自身新旧动能转换,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山东方案。
从产业发展维度看,本届大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签约项目重点投向标志性产业链,这与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随着越来越多优质项目落地,山东加速优化“引进—培育—升级”的产业发展闭环。同时,大会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扩大山东的“朋友圈”,推动一系列全球经贸活动常态化,让山东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
汇聚天下英才,共商合作大计。八载耕耘,儒商大会不仅让山东收获了项目、资本与人才,更收获了文化自信、开放格局与发展动能。期待山东继续以儒为媒、以商求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齐鲁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范俐鑫)
来源:热点情报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