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ORAN测试报告:技术破局遭遇市场现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10:02 1

摘要:近期,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公布了为期两年的"Open RAN"测试结果显示,Open RAN 技术虽已跨越早期阶段,但要达到与传统单一供应商方案同等成熟度仍需时日。

近期,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公布了为期两年的"Open RAN"测试结果显示,Open RAN 技术虽已跨越早期阶段,但要达到与传统单一供应商方案同等成熟度仍需时日。

NTIA是美国商务部的一个机构,部分职责是为总统提供电信政策建议。

这项计划于2022年拜登政府时期宣布,旨在“加速开放接口、可互操作组件和多供应商解决方案的采用,以推动开放5G生态系统发展”的竞赛活动。

据称,Radisys、凯捷工程(Capgemini)、Mavenir和富士通(Fujitsu)参加了2022年的挑战赛。而Mavenir、NewEdge、Radisys、富士通和GXC参加了2023年的活动。

技术突破与现实差距

NTIA的测试报告用一组数据勾勒出开放RAN的现状:

其中有四家供应商成功实现了跨厂商设备组网——通过Xn接口完成不同厂家O-CU、O-DU与O-RU 的互联互通,并实现N2/Xn接口的呼叫切换。

这说明开放RAN接口技术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报告同时指出:相比单一厂商方案,开放RAN的软件成熟度仍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网络优化所需的AI/ML算法升级方面。

一共有接近20个实体的产品参与了测试,而NTIA并未公开通过测试的企业名单,这种"只给结果不给名单"的做法,引发业界对测试完整性的猜测。

政策推手下的产业博弈

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是中美科技博弈的深层投影。特朗普政府时期启动的"开放RAN计划",本质是将通信网络"去中国化"的战略延伸。

美国商务部下属的NTIA通过15亿美元资助计划扶持本土企业,国防部更将开放RAN纳入军事采购清单。

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

试图替代华为中兴的美国厂商Mavenir、Parallel Wireless深陷财务困境;宣称全面拥抱开放RAN的AT&T,其网络仍高度依赖爱立信设备。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被视为"去中国化"标杆的Dish Network,其24,000个基站组成的开放RAN网络,核心设备主要来自三星——这个韩国厂商既非传统设备商,也非美国本土企业。

而唯一好一点是美国的Airspan,似乎已成为一家重获活力的开放RAN供应商,希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合作困局与标准之争

开放RAN的致命伤更多来自于产业(生态)协同的艰难。NTIA测试揭示的三大障碍极具代表性:

1.资金黑洞:修复跨厂商软件兼容性问题缺乏专项资金;

2.信任赤字:企业不愿共享核心代码,导致接口对接困难;

3.系统僵化:部分子系统被设计成"特定客户专用",丧失开放性本质。

"当问题出现时,厂商首先互相指责而非协作解决" 某参与测试企业代表透露。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与政策制定者期待的"多供应商生态"形成讽刺性反差。

更棘手的是,美国试图推广的Open RAN标准正遭遇国际抵制——欧洲运营商普遍要求保留传统设备商的技术路线,亚洲厂商则加紧构建自主生态。

尽管存在重重矛盾,NTIA仍为开放RAN描绘了乐观前景:通过建立全球统一的测试认证体系,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

然而,"开放RAN不应成为技术民族主义的工具,"通信行业观察家指出。当政策目标与技术规律产生冲突时,美国正面临艰难抉择:

是继续强推"非中国方案"导致生态割裂,还是尊重技术发展和市场规律构建真正的开放生态?

来源:虎嗅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