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买埃尔法这款车需要排队等待,还要多花三十万才能到手,现在这车直接降价二十万,可展厅里几乎看不到有人来看车,2024年全年只卖出一万六千多辆,比前两年销量少了四分之一,到了2025年前九个月,连一万辆都没卖到,埃尔法曾经是不少老板体现身份的座驾,现在却成了让
以前买埃尔法这款车需要排队等待,还要多花三十万才能到手,现在这车直接降价二十万,可展厅里几乎看不到有人来看车,2024年全年只卖出一万六千多辆,比前两年销量少了四分之一,到了2025年前九个月,连一万辆都没卖到,埃尔法曾经是不少老板体现身份的座驾,现在却成了让经销商发愁的积压库存。
变化从2020年开始,腾势D9推出的时候,三十五万的价钱配上空气悬架、双联屏和智能驾驶功能,一下子把市场搅乱了,后来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小鹏X9也跟着进场,这些国产车不仅价格便宜,配置也做得高,后排装上娱乐屏幕,座椅可以按摩,语音能够控制,埃尔法那套老旧的机械逻辑完全跟不上节奏,不是这些国产车想要取代埃尔法,而是国产车和埃尔法根本就不在一个时代里。
以前人们觉得进口汽车就是高级货,特别是丰田埃尔法这款车,靠着明星推荐宣传,在香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频频露面,渐渐变成了有钱人眼中的标配车型,丰田公司也很精明,特意控制供货数量,制造出稀缺的感觉,让这款车的价格一路涨到上百万元,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2024年全国进口汽车只有二十七万辆,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半,人们不再认为进口就等于高档,更愿意看看实际的东西值不值得买。
真相曝光后,很多人感到意外,2023年起,不少车主在网上晒出日本官网的价格,最贵的车型也只要四十二万人民币,还不用额外加价,而在国内售价高达一百多万,这完全是品牌溢价的结果,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成绩也很普通,安全得分甚至比不上一些国产车型,车机系统反应迟钝,语音识别功能基本没法用,连后排娱乐配置都没有配备,过去被热捧的“航空座椅”,如今在国产车已经普遍搭载零重力座椅、腿托和冰箱的情况下,显得过时了。
丰田公司自己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2025款车型仍然使用旧平台,混合动力版本到现在还没有推出,反而先推出威尔法和雷克萨斯LM,把原本可能购买埃尔法的高端客户吸引走了,这不是在升级产品,而是在内部竞争,车型不再稀有,价格却依然保持高位,消费者自然不愿意接受。
其他进口车比如宝马和奔驰,至少还有技术积累和品牌历史作为支撑,埃尔法这款车却基本是靠营销堆起来的光环,过去信息不发达的时候,大家不清楚它在日本卖多少钱,也不了解国产车能做到什么水平,现在刷个短视频就能看到拆车对比,直播间里主播直接测试车机反应速度,越来越多人不再愿意为这种虚名买单。
我有个朋友去年差点订了埃尔法,后来他爱人在抖音上看了几个评测视频,转头就买了极氪009,这位朋友坐进车里的时候就觉得,花一百万买个旧时代的符号实在有点亏,这话说得挺实在,现在的人不是不爱面子,而是如今的面子要靠科技和体验来支撑,不能只靠贴个进口标签。
其实这事不能怪汽车,要怪就怪节奏没跟上,当用户可以比较价格、查询数据、查看实测结果,任何靠情绪定价的东西都会崩盘,埃尔法不是突然不行,而是它一直没有改变,但世界已经变了,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不会为看不见的价值付钱,你越说这个车高端,人家就越想看清它的底细。
现在的汽车市场这盘棋,早就不能靠着物以稀为贵和明星带货来取胜了,哪个品牌先放下架子贴近大家,哪个就能继续走下去,丰田埃尔法还在原地等着别人追捧它,却发现观众早就散场离开了,埃尔法不是输给某一款具体的车型,而是输给了整个时代的变化。
来源:热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