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柑橘木虱突袭10万亩果园?这场实战演练让果农吃下“定心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22:20 1

摘要:“渝北区龙兴镇、统景镇、大湾镇、兴隆镇和木耳镇等10个乡镇出现了柑橘木虱大面积危害,发生面积近10万亩,还有继续扩散风险!”10月31日10点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渝北区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向区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办公室紧急汇报。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渝北区龙兴镇、统景镇、大湾镇、兴隆镇和木耳镇等10个乡镇出现了柑橘木虱大面积危害,发生面积近10万亩,还有继续扩散风险!”10月31日10点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渝北区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向区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办公室紧急汇报。

这是2025年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处置演练的开篇场景。当天,这场以柑橘木虱防控为主题的实战预演在渝北区统景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年全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处置演练启动仪式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柑橘木虱是“柑橘癌症”黄龙病的唯一传播媒介,一旦蔓延,3到5年就可能让整片橘园绝收。据了解,这种破坏力极强的害虫于2024年9月在重庆首次被发现,而柑橘作为重庆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大,如何筑牢防控屏障,防治好柑橘木虱这一黄龙病传播媒介,延缓甚至阻止其大面积危害,已成为全市柑橘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处置演练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电话汇报结束后,应急指挥体系便高速运转起来。经多方研判,渝北区立即启动农业有害生物Ⅲ级应急响应,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办同步调度专家团队赶赴现场。

“立刻协调物资,带应急队伍赶赴‘灾情区’,务必把灾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农业有害生物应急指挥部内,指令清晰果断,各工作组迅速行动。

物资调配组的车辆直奔应急储备库,植保无人机、防控药剂、充电设备及防护装备被快速装车;飞手组技术人员已驱车赶往“受灾”乡镇,飞手组立即前往勘查防治现场,并做好航线规划;风险控制小组迅速联系当地村委会张贴施药告知书,并做好施药现场行人、车辆疏导工作。

演练现场,无人机进行实操作业。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半个小时后,当应急防控队伍抵达统景镇“灾情发生区”,橘园里的柑橘树已被提前做好“受害标记”。队员们迅速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和手套。专用配药区,工作人员根据药剂使用说明和专家指导,精确计算所需药量。

配药完成,即将启动植保无人机药剂喷洒作业。“各小组注意,无人机准备起飞!”随着飞手一声令下,3台植保无人机依次升空,在风险控制小组的引导下,沿着预设航线对“灾情发生区”进行喷洒作业。

飞手紧盯着遥控器屏幕,灵活调整着飞行参数,细密的药雾均匀地喷洒在柑橘枝叶上,从树顶到树底无死角覆盖。完成核心区喷洒,飞手操控无人机还对“灾情发生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柑橘树同步进行预防性喷雾。

演练现场,防控处置组正在配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喷洒作业结束后,工作人员将用过的农药空瓶、废弃防护服等统一收集,装入印有“有害废弃物”字样的专用回收袋,贴上标签集中处理。另一边,风险控制小组拿着柑橘木虱性诱黄板,在“灾情区”和周边缓冲区的柑橘树上逐一悬挂,作为后期监测调查点,定期开展调查,动态记录诱控的柑橘木虱数量,评判防控实际效果。

“如果有木虱,新梢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比如有一些白色的絮状物,这是木虱的分泌物。除了看新梢,还要查叶片,要是叶片出现卷曲、畸形的情况……”演练活动上,还同步组织了果农培训环节,技术专家冉春向果农详细讲解了观察识别柑橘木虱及常用防控技术。

四十分钟后,现场演练结束,“整个演练组织有序、流程完整,完全达到了检验队伍的目的。”重庆市种子站党总支书记、站长晏亮在观摩后表示,这场演练既是守护农业丰产丰收的“实战预演”,也是落实“防病虫、提单产”要求的具体行动。从应急响应到现场处置,从技术防控到后期监测,分工明确、配合紧密,各环节衔接顺畅、操作精准到位,全流程都严格遵循《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不仅规范了处置流程,更提升了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据了解,本次演练是落实《关于加强重庆市(市级)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队伍建设》通知要求的重要举措。随着农业生产形势日趋复杂,这样的实战演练将成为常态,为重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灾减灾的“安全屏障”。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