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请领导夫妇吃饭花了700元,结账时领导夫妇先离场,老板突然说要补付3800元加菜钱,可我们没加过菜我不愿给,老板说调监控对峙
我请领导夫妇吃饭花了700元,结账时领导夫妇先离场,老板突然说要补付3800元加菜钱,可我们没加过菜我不愿给,老板说调监控对峙
第一章 职场博弈,饭局背后的晋升期待
2025 年秋,沪市的互联网行业依旧卷得厉害,裁员传闻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每个打工人心头。李伟坐在工位上,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屏幕上是刚修改好的项目复盘报告,可他的心思却不在工作上 —— 部门总监张总手里的副总监晋升名额,已经空了半个月,全公司都知道,他和另一个主管赵鹏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李伟今年 32 岁,在这家叫 “星云科技” 的公司干了五年,从普通运营做到主管,一路稳扎稳打。他为人谨慎,做事踏实,却不擅长钻营,不像赵鹏那样会来事,能说会道,深得张总 “赏识”。这次晋升,对李伟来说不仅是薪资的提升,更是对他五年付出的认可,他不想错过。
“伟哥,张总让你下午三点去他办公室一趟。” 助理小陈的声音打断了李伟的思绪。
李伟心里一紧,连忙应道:“好,我知道了。”
下午三点,李伟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敲响了张总的办公室门。
“进来。” 张总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沉稳。
张总今年 45 岁,穿着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李伟坐下后,张总放下文件,说道:“李伟,你负责的那个‘智慧社区’项目,复盘报告我看了,做得不错,超额完成了 KPI,客户反馈也很好。”
“谢谢张总,这都是团队的功劳。” 李伟谦虚地说。
“团队是一方面,你的统筹能力也很重要。” 张总笑了笑,话锋一转,“关于副总监的职位,公司还在考察,你和赵鹏各有优势。你做事踏实,执行力强;赵鹏沟通能力强,资源整合能力突出。”
李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等待着张总的下文。
“我知道你很想争取这个职位,” 张总说道,“这样吧,周末你有空吗?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也算是放松一下。”
李伟心里一喜,立刻说道:“有空!张总,应该我请您,您看您想吃什么,我来安排。”
张总摆摆手:“不用那么客气,就是随便吃点。对了,我爱人也一起,她一直说想吃家常菜,你找个环境好点的家常菜馆就行。”
“好嘞!” 李伟连忙答应,“张总,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好。”
走出张总的办公室,李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顿饭不仅仅是 “放松”,更是张总对他的进一步考察。他必须好好安排,既要让张总夫妇满意,又不能显得铺张浪费,还要把握好和领导相处的分寸。
接下来的两天,李伟一直在琢磨餐厅的事情。太贵的餐厅显得刻意讨好,太便宜的又怕怠慢领导。最终,他选定了位于市中心的 “江南小馆”—— 一家中档家常菜馆,环境雅致,菜味道不错,人均消费 200 左右,符合他的预算,也适合请领导吃饭。
他提前给餐厅打了电话,订了一个靠窗的包厢,名字叫 “松鹤厅”,寓意吉祥。然后,他又仔细研究了餐厅的菜单,选了几道招牌菜:松鼠鳜鱼、清炒河虾仁、响油鳝糊、蟹粉豆腐,再加一个菌菇汤,都是经典的江南菜,味道清淡,不油腻。考虑到张总偶尔会喝两杯,他还选了一瓶中档的黄酒,价格 288 元。
算下来,这顿饭的预算大概在 700 元左右,既不失体面,又在他的承受范围内。李伟的月薪 1.2 万,扣除 6000 元房贷、2000 元孩子的奶粉钱和日常开销,每个月结余不多,700 元的饭局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周末晚上,李伟提前半小时来到 “江南小馆”,确认了包厢的布置,又和服务员交代了上菜的时间和顺序,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七点整,张总和张太准时到达。张太穿着一条米色的连衣裙,气质温婉,话不多,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张总,张太,快请坐!” 李伟连忙起身迎接,“我点了几道这里的招牌菜,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要是不够,咱们再点。”
“不用不用,太多了,我们两个人吃不了多少。” 张太笑着说。
“李伟有心了。” 张总坐下后,拿起菜单看了看,“都是家常菜,挺好的,我就爱吃这个。”
服务员陆续上菜,菜的卖相很好,香气扑鼻。李伟给张总和张太倒上黄酒,举起酒杯:“张总,张太,感谢你们赏光,我敬你们一杯,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干杯!” 张总也举起酒杯,“李伟,你也别客气,随意点。”
饭局的气氛很融洽。张总询问了李伟的工作情况,聊了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也偶尔提到副总监的职责要求。李伟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既不卑不亢,又显得谦虚好学。
张太偶尔会插几句话,大多是关于生活、孩子的话题,李伟也一一回应,聊得很投机。他能感觉到,张总对他的印象不错,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吃到一半,张总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微微一变:“什么?孩子发烧了?严重吗?…… 好,我马上回来。”
挂了电话,张总抱歉地说:“李伟,实在不好意思,家里孩子突然发烧,我和你嫂子得先回去了。”
“没事没事,孩子要紧!” 李伟连忙说,“张总,张太,你们快回去吧,不用管我。”
“这饭还没吃完呢,真不好意思。” 张太也说道。
“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伟笑着说,“账我来结,你们快走吧。”
张总点点头:“那好吧,这次让你破费了,回头我给你转账。”
“张总,您太见外了,应该我请您。” 李伟说道。
张总和张太匆匆起身,离开了包厢。李伟送他们到餐厅门口,看着他们的车开走后,才回到包厢。
他看着一桌子没怎么动的菜,心里有些可惜,但更多的是期待 —— 他觉得,这顿饭吃得很成功,张总对他的印象应该不错,晋升的希望又大了几分。
第二章 结账惊魂,天价加菜费的晴天霹雳
李伟回到包厢,没什么胃口,喝了两杯黄酒,就起身去前台结账。
“服务员,结账。” 李伟说道。
服务员拿着账单走过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先生,您好,总共 4480 元。”
“什么?” 李伟以为自己听错了,“你再说一遍,多少?”
“4480 元,先生。” 服务员重复道,把账单递给李伟。
李伟接过账单,上面的金额赫然写着 4480 元,明细如下:松鼠鳜鱼 168 元、清炒河虾仁 128 元、响油鳝糊 108 元、蟹粉豆腐 88 元、菌菇汤 68 元、黄酒 288 元,然后下面赫然列着:帝王蟹 2380 元、海参刺身 880 元、进口红酒 580 元,备注 “包厢加菜”。
“这不可能!” 李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我根本没点这些帝王蟹、海参和红酒!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先生,我们不会搞错的,这都是你们包厢点的加菜。” 服务员说道。
“我没有加过菜!” 李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和领导吃饭,从头到尾都没离开过包厢,领导走后我也没点任何东西,怎么会有这些加菜?”
“先生,可能是您的领导在的时候点的,您没注意?” 服务员说道。
“不可能!” 李伟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点菜的时候,菜单上根本没有这些菜,而且张总夫妇一直很客气,不可能点这么贵的东西!你们肯定是把别人的订单算到我头上了!”
正在这时,餐厅老板走了过来。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材微胖,穿着一件黑色的 T 恤,脖子上挂着一条金项链,看起来有些精明。
“怎么回事?吵什么呢?” 老板问道。
“老板,你来得正好!” 李伟说道,“你们的服务员说我消费了 4480 元,可我只点了 680 元的菜,剩下的 3800 元加菜我根本没点,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老板拿过账单看了看,说道:“先生,这账单没问题啊,帝王蟹、海参、红酒都是你们包厢点的加菜,订单记录上都有。”
“我没有点!” 李伟说道,“我可以发誓,我从来没点过这些东西!你们肯定是把隔壁包厢的订单算到我头上了!”
“先生,我们餐厅的订单系统很完善,每个包厢的消费都是单独记录的,不可能搞错。” 老板的语气有些强硬,“你是不是不想付加菜钱?我告诉你,在我这里吃饭,没有逃单的道理!”
“我不是逃单,我是没点这些菜!” 李伟气得浑身发抖,“你们这是讹诈!”
“讹诈?” 老板冷笑一声,“先生,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你说你没点,有什么证据?我们这里每个包厢都有监控,要不我们去调监控对峙?要是监控显示你们确实没点这些菜,这顿饭我请了!要是监控显示你们点了,你不仅要付 4480 元,还要给我道歉,赔偿我的名誉损失!”
老板的话让李伟愣住了。他确实没点加菜,心里没鬼,按理说应该立刻同意调监控。可他心里却有些犹豫 —— 他怕监控有问题,比如角度不好,或者被人动了手脚,万一被老板反咬一口,不仅要多花 3800 元,还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是被张总知道了,张总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小气、办事不力,甚至怀疑他故意点贵的菜却赖账?
晋升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不能冒任何风险。
“怎么样?不敢了?” 老板看着李伟犹豫的样子,以为他心虚了,语气更加嚣张,“我就知道你是想逃单!赶紧付钱,别耽误我做生意!”
“我不是不敢,我是觉得没必要。” 李伟强压下心里的怒火,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真的没点这些加菜,可能是你们的服务员录错了订单,或者是把别人的加菜算到我头上了。你再仔细核对一下,比如看看下单时间、服务员是谁,说不定能找到问题。”
“核对什么?订单记录清清楚楚,不用核对!” 老板说道,“我最后问你一遍,你到底付不付钱?不付钱,我们就调监控,到时候可就不是付钱那么简单了!”
周围的顾客听到争吵声,纷纷围过来看热闹,指指点点。李伟觉得很没面子,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心里天人交战:到底要不要调监控?调监控,可能会证明自己的清白,但也可能节外生枝;不调监控,就要多花 3800 元,这对他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他半个月的房贷。
“先生,要不你再想想?” 旁边的服务员看出了李伟的为难,小声说道,“可能确实是我们搞错了,老板也是着急做生意,你要是实在不愿意付,我们再核对一下订单?”
“核对什么?不用核对!” 老板瞪了服务员一眼,“今天必须让他付钱!”
李伟看着老板嚣张的样子,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他想起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为了这顿饭精打细算,却遭遇这样的讹诈,心里很不甘心。他决定了,不能忍气吞声,必须调监控,证明自己的清白!
“好,调监控!” 李伟的语气坚定,“我倒要看看,监控是不是能证明你们的‘清白’!”
老板没想到李伟真的敢答应调监控,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好!有种!跟我来监控室!”
第三章 监控对峙,迷雾中的真相线索
李伟跟着老板和服务员,来到了餐厅的监控室。监控室很小,里面摆满了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着餐厅各个角落的实时画面。
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男人坐在监控台前,看到老板进来,连忙起身:“老板。”
“把松鹤厅今晚的监控调出来,从他们入座开始,到现在。” 老板说道。
“好的。” 保安点点头,开始操作监控系统。
李伟的心里很紧张,眼睛紧紧地盯着显示器。他希望监控能清晰地记录下包厢里的一切,证明他没有点过加菜。
监控画面很快调了出来。画面显示,晚上七点整,李伟和张总夫妇进入松鹤厅,服务员随后上菜,几个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整个过程中,确实没有人提出加菜,服务员也没有进来询问过加菜的事情。
张总夫妇离开后,李伟一个人坐在包厢里,喝了两杯酒,然后起身离开了包厢,没有任何异常。
“老板,你看,我根本没点过加菜!” 李伟指着监控画面,激动地说,“从始至终,都没有人提过加菜的事情,你们的加菜订单肯定是错的!”
老板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强装镇定:“别急,再往后看看,说不定是你离开包厢后,服务员进去加的菜?”
“我离开包厢后,就直接去前台结账了,根本没有时间点加菜!” 李伟说道。
监控画面继续播放。李伟离开包厢后,大概过了五分钟,一个穿着红色制服的女服务员端着一个托盘,走进了松鹤厅。她在包厢里停留了大概三分钟,然后空着手离开了。
“你看!这个服务员进去过!” 老板指着监控画面,说道,“说不定是她进去的时候,你点了加菜,或者是她帮你点了加菜!”
“我根本没见过这个服务员!” 李伟说道,“给我们包厢服务的是一个穿蓝色制服的男服务员,不是她!而且我当时已经离开了包厢,怎么可能点加菜?”
“那这个服务员进去干什么?” 老板问道。
旁边的穿蓝色制服的男服务员连忙说:“老板,这个是负责隔壁梅兰厅的服务员,她怎么会去松鹤厅?”
老板皱了皱眉,看向那个穿红色制服的女服务员:“你进去松鹤厅干什么?”
女服务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躲闪:“我…… 我没干什么,就是进去看看餐具有没有收干净。”
“看看餐具?需要停留三分钟吗?” 老板的语气带着怀疑,“你是不是把梅兰厅的加菜订单录到松鹤厅了?”
女服务员的身体抖了一下,低下头,不敢说话。
看到女服务员的反应,李伟心里明白了八九分。“老板,我看就是这个服务员搞错了订单,把隔壁包厢的加菜算到我头上了!”
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这件事大概率是服务员的失误,但他不想轻易承认,毕竟 3800 元不是小数目。
“就算是服务员搞错了订单,那加菜的钱也不能少!” 老板说道,“那些帝王蟹、海参都是新鲜的,已经做好了,不能退了,这笔损失不能让我们餐厅承担!”
“凭什么让我承担?” 李伟愤怒地说,“是你们的服务员搞错了订单,跟我没关系!我只需要付我点的 680 元,剩下的 3800 元,我一分都不会付!”
“你要是不付,今天就别想走!” 老板的语气带着威胁。
“你这是讹诈!我可以报警!” 李伟说道。
“报警?你报啊!” 老板嚣张地说,“就算警察来了,你也得付这笔钱,毕竟菜已经做好了,我们餐厅有损失!”
两人僵持不下。周围的顾客也跟着来到了监控室,看着热闹,纷纷议论起来。
“我觉得是餐厅的问题,服务员搞错了订单,怎么能让顾客买单?”
“就是,这明显是讹诈,太过分了!”
“这个老板也太黑心了,想趁机宰顾客一笔!”
听着顾客的议论,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要是事情闹大了,对餐厅的声誉不好,以后就没人来吃饭了。
正在这时,餐厅的经理匆匆赶了过来。经理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职业套装,看起来很干练。她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连忙对李伟道歉:“先生,实在对不起,这是我们的失误,是服务员搞错了订单,把隔壁包厢的加菜算到您头上了。这顿饭,我们只收您点的 680 元,剩下的 3800 元,我们餐厅承担,给您造成了不好的体验,我们向您道歉。”
“早这样不就行了?” 李伟说道,“我不是不想付钱,我是不想被讹诈!你们餐厅的管理也太混乱了,服务员竟然能搞错订单!”
“是是是,您说得对,我们以后一定会加强管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经理连忙说,“先生,为了表达我们的歉意,我们再送您一张价值 200 元的代金券,下次您来吃饭可以用。”
李伟没有接代金券:“不用了,我以后不会再来你们餐厅吃饭了。”
说完,李伟拿出手机,扫码支付了 680 元,然后转身离开了监控室。
走出 “江南小馆”,晚风吹在脸上,李伟的心里五味杂陈。他既为自己成功维权感到高兴,又为刚才的遭遇感到气愤。他没想到,自己小心翼翼安排的一顿饭,竟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情。
更让他担心的是,这件事要是被张总知道了,会影响他的晋升。他犹豫着,要不要给张总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
第四章 职场涟漪,晋升路上的意外考验
回到家,李伟的妻子王敏看到他脸色不好,连忙问道:“怎么了?吃饭不顺利?”
李伟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王敏。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 王敏气得不行,“这个餐厅也太黑心了,竟然想讹诈你!你没吃亏吧?”
“没有,我坚持调了监控,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只付了 680 元。” 李伟说道,“就是心里很不舒服,担心这件事会影响我的晋升。”
“影响晋升?怎么会?” 王敏说道,“这又不是你的错,是餐厅的问题。张总要是明事理,肯定不会怪你。”
“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担心。” 李伟说道,“张总可能会觉得我小题大做,或者觉得我办事不力,连一顿饭都能搞出这么多事情。”
“你别想太多了。” 王敏安慰道,“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既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又没有闹得太僵。张总要是知道了,只会觉得你有原则、有担当,不会怪你的。”
李伟点点头,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但他还是决定,给张总发一条微信,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免得以后有人在张总面前说闲话。
他拿起手机,“张总,不好意思打扰您,今晚吃饭的时候,餐厅出了点小插曲。我结账的时候,餐厅把隔壁包厢的 3800 元加菜费算到我头上了,我没点那些菜,就跟他们理论了一番,调了监控,最后证明是服务员搞错了订单,我只付了我们点的 680 元。给您造成了不好的体验,实在抱歉。”
发完微信,李伟心里很忐忑,等待着张总的回复。
过了大概半小时,“没事,李伟,你处理得很好。这种餐厅就是想趁机宰客,你能坚持维权,说明你有原则、有担当。我和你嫂子都没放在心上,你也别多想,好好工作。”
看到张总的回复,李伟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没想到,张总不仅没有怪他,还表扬了他,这让他更加有信心了。
可他没想到,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第二天上班,李伟刚到公司,就听到同事们在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李伟昨晚请张总吃饭,被餐厅讹了 3800 元加菜费!”
“真的假的?怎么回事?”
“好像是餐厅把别人的加菜费算到他头上了,他不愿意付,还调了监控,最后只付了 680 元。”
“我看他就是想省钱,故意找借口吧?请领导吃饭,怎么可能只花 680 元?”
“就是,说不定是他点了贵的菜,又不想付钱,才故意这么说的。”
这些话传到了李伟的耳朵里,让他很生气。他知道,这些话肯定是赵鹏传出去的 —— 赵鹏一直把他当成竞争对手,肯定想趁机抹黑他。
果然,没过多久,赵鹏就来到了李伟的工位前,假惺惺地说:“伟哥,听说你昨晚请张总吃饭遇到麻烦了?没事吧?”
“没事,一点小插曲,已经解决了。” 李伟冷冷地说。
“那就好。” 赵鹏笑着说,“伟哥,不是我说你,请领导吃饭,就应该大方一点,别太计较钱。你说你要是真付了那 3800 元,张总肯定会觉得你重视他,对你的晋升也有好处。你这么一闹,虽然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但在张总面前,可能会觉得你有点小气。”
“我觉得做人应该有原则,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 李伟说道,“张总也觉得我处理得对。”
“是吗?那最好了。” 赵鹏笑着说,“不过,公司里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你还是小心点好,别影响了自己的声誉。”
看着赵鹏幸灾乐祸的样子,李伟心里很不舒服。他知道,赵鹏就是想让他在公司里难堪,影响他的晋升。
这件事也传到了张总的耳朵里。张总在部门会议上,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最近公司里有很多关于李伟请我吃饭的传闻,我在这里澄清一下。那晚的事情,是餐厅的失误,李伟处理得很妥当,既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又没有影响大局。我觉得,做人就应该有原则、有担当,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该维护的权益,一定要坚决维护。这种品质,很适合副总监的职位。”
张总的话,让公司里的议论声瞬间消失了。大家都明白了张总的意思,再也没人敢说李伟的闲话了。赵鹏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没想到,张总竟然会这么支持李伟。
这件事,不仅没有影响李伟的晋升,反而让他在张总心里的印象更好了。张总觉得,李伟不仅做事踏实,还有原则、有担当,是副总监的合适人选。
一周后,公司正式宣布,李伟晋升为副总监。
收到晋升通知的那一刻,李伟的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感慨。他知道,这次晋升,离不开他五年的努力和付出,也离不开那晚在餐厅的坚持。如果他当时忍气吞声,付了那 3800 元,可能就不会得到张总的认可;如果他当时没有坚持调监控,维护自己的权益,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场中,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不仅要懂得迎合领导,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职场中站稳脚跟,获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章 余波未平,维权路上的意外收获
李伟晋升为副总监后,工作更加忙碌了。他不仅要负责自己以前的项目,还要协助张总管理整个部门,压力很大,但也很有成就感。
可他没想到,“江南小馆” 的事情,还有后续。
晋升后的第三天,李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喂,请问是李伟先生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
“我是,请问你是?” 李伟问道。
“我是‘江南小馆’的经理,我叫陈静。” 女人说道,“李先生,关于上次您在我们餐厅吃饭遇到的事情,我们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已经对相关的服务员进行了处罚,也加强了餐厅的管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为了表达我们的歉意,我们想请您和您的家人来餐厅免费吃一顿饭,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赏光?”
李伟愣了一下,没想到 “江南小馆” 的经理会给他打电话。他本来不想再去那家餐厅,但转念一想,或许可以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餐厅的整改情况,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好吧,什么时候?” 李伟问道。
“这周末您有空吗?我们随时欢迎您。” 陈静说道。
“可以,周六晚上吧。” 李伟说道。
“好的,李先生,我们会提前给您预留包厢,保证给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陈静说道。
挂了电话,李伟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敏。
“他们怎么突然想请我们吃饭?” 王敏问道,“不会又想耍什么花招吧?”
“应该不会。” 李伟说道,“他们可能是真的想道歉,也想挽回餐厅的声誉。毕竟,上次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不好,要是我们再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他们的麻烦就大了。”
“那我们去不去?” 王敏问道。
“去,为什么不去?” 李伟说道,“免费的饭,不吃白不吃。而且,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的整改情况,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我们就再也不去了。”
周六晚上,李伟带着王敏和三岁的儿子浩浩,来到了 “江南小馆”。
陈静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连忙迎上来:“李先生,李太太,小朋友,欢迎光临!”
她把李伟一家带到了一个环境更好的包厢,然后递给李伟一本菜单:“李先生,今天所有的菜都由我们来安排,保证都是您爱吃的,您放心。”
李伟点点头,没有说话。
很快,菜陆续上桌了,都是些精致的家常菜,还有几道浩浩爱吃的儿童菜。
“李先生,李太太,尝尝这道清蒸鲈鱼,是我们今天早上刚从市场买的,很新鲜。” 陈静说道。
李伟和王敏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李先生,关于上次的事情,我们真的很抱歉。” 陈静说道,“那个服务员是新来的,对业务不熟悉,才会犯那样的错误。我们已经把她辞退了,也对其他服务员进行了培训,加强了订单管理,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辞退了?是不是太严重了?” 李伟说道。
“不严重。” 陈静说道,“她的失误给餐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们必须严肃处理。李先生,我们知道,光说对不起是不够的,我们以后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一家诚信经营的餐厅。”
李伟点点头:“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做生意,诚信最重要。”
“是是是,您说得对。” 陈静说道,“李先生,您是做互联网行业的吧?我们餐厅最近也想做线上推广,比如在美团、大众点评上做活动,不知道您能不能给我们提些建议?”
李伟没想到陈静会问这个,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可以啊。线上推广,首先要优化店铺的页面,上传高质量的菜品图片和环境图片;其次,要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比如团购套餐、满减活动,吸引顾客;还要重视顾客评价,及时回复顾客的反馈,解决顾客的问题。”
“谢谢李先生!您说得太有用了!” 陈静连忙说,“我们以后有什么不懂的,还想向您请教,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可以,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给我打电话。” 李伟说道。
这顿饭吃得很愉快。陈静的服务很周到,菜的味道也很好,浩浩吃得很开心。
结账的时候,陈静果然没有收钱,还送给浩浩一个小玩具。
“李先生,李太太,小朋友,感谢你们的赏光。以后常来玩!” 陈静说道。
走出 “江南小馆”,王敏说道:“这家餐厅的态度还不错,整改得也挺好,以后要是想吃家常菜,说不定还能来这里。”
“嗯,确实比上次好多了。” 李伟说道。
这件事,让李伟意外地收获了一个朋友。后来,陈静经常给李伟打电话,请教线上推广的问题,李伟也会耐心地给她解答。在李伟的建议下,“江南小馆” 的线上订单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陈静为了感谢李伟,经常给李伟送一些餐厅的特色菜,还在朋友面前推荐李伟的公司。有一次,陈静的一个朋友正好需要做互联网推广,陈静把李伟推荐给了他,最后,李伟的公司成功签下了这个客户,合同金额 50 万元。
这件事,让李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有担当。当初,他坚持维权,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个朋友和一个客户。
他也明白了,生活中遇到不公,不能忍气吞声,要学会合理维权。同时,也要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六章 职场深耕,原则与温度的平衡
李伟晋升为副总监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他深知,副总监的职位责任重大,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要对整个部门的业绩负责。
他开始学习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他尊重每一位下属,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部门的氛围越来越融洽,业绩也越来越好。
赵鹏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李伟确实有能力,把部门管理得很好。他也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嫉妒心,开始认真工作,不再搞小动作。
张总对李伟的表现也很满意,经常在公司高层会议上表扬他,说他是公司的栋梁之才。
李伟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他和王敏的感情越来越好,浩浩也越来越可爱。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上,周末会带家人去公园玩、去旅游,享受天伦之乐。
他也没有忘记 “江南小馆” 的事情,经常会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做人要诚信,做事要有原则。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部门的下属,告诉他们,在职场中,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不仅要懂得迎合领导,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
有一次,部门的一个下属小张,在和客户对接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客户要求小张在合同中添加一些不合理的条款,还暗示小张,如果不答应,就取消合作。
小张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来找李伟请教。
“李总,客户要求添加的条款很不合理,要是答应了,我们公司会有很大的损失;要是不答应,客户就会取消合作,这个项目的业绩就没了。” 小张说道。
“小张,你觉得这个条款为什么不合理?” 李伟问道。
“这个条款要求我们在三个月内完成六个月的工作量,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还要求我们承担所有的风险,这对我们公司太不公平了。” 小张说道。
“你说得对。” 李伟说道,“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互利。客户的要求不合理,我们不能答应。你可以和客户沟通一下,向他说明情况,看看能不能修改条款。如果客户坚持不修改,那这个合作就算了。我们不能为了业绩,就放弃自己的原则,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可是,这个项目的业绩对我们部门很重要,要是取消了,我们部门的业绩就会受到影响。” 小张说道。
“业绩固然重要,但原则更重要。” 李伟说道,“如果我们为了业绩,答应了客户的不合理要求,最后不仅会给公司造成损失,还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声誉。以后,就不会有客户愿意和我们合作了。你放心,只要我们坚持原则,做好自己的工作,总会有客户认可我们的。”
小张点点头:“李总,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和客户沟通。”
后来,小张按照李伟的建议,和客户进行了沟通,向客户说明了情况。客户一开始很不高兴,但后来听了小张的解释,也理解了,最终修改了条款,双方顺利签订了合同。
这件事,让小张对李伟更加敬佩了。他觉得,李伟不仅有能力,还有原则、有担当,是一个值得追随的领导。
李伟的事业越来越成功,成为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他的家庭也越来越幸福,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他经常会想起那晚在 “江南小馆” 的经历。如果不是那次遭遇,他可能不会那么深刻地理解原则和担当的重要性;如果不是那次坚持维权,他可能不会得到张总的认可,晋升为副总监;如果不是那次意外的邂逅,他可能不会收获陈静这个朋友和那个 50 万的客户。
他知道,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会遭遇不公和讹诈。但只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同时,他也明白,坚持原则并不是固执己见,也要懂得变通和包容。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用善意和温度对待身边的人,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今,李伟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知名人物。他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行业论坛,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感悟。每次分享,他都会提到那晚在 “江南小馆” 的经历,告诉大家,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有担当,遇到不公,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也会提到陈静和那个 50 万的客户,告诉大家,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惊喜,只要你坚持善良和诚信,就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岁月静好,未来可期。李伟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善良和诚信,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在事业和家庭上都取得更大的成功,收获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来源:三杯续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