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篇白酒评分公布之后,有很多酒友私信我相关问题,部分酒友咨询我的评分标准,其实这也是我的疏漏,虽然老酒友知道的我的评分标准,但新酒友确实不知道,今天这篇文章我专门来解读一下我的白酒评价标准。
上一篇白酒评分公布之后,有很多酒友私信我相关问题,部分酒友咨询我的评分标准,其实这也是我的疏漏,虽然老酒友知道的我的评分标准,但新酒友确实不知道,今天这篇文章我专门来解读一下我的白酒评价标准。
我的白酒评分是从对比品鉴开始的,由于我的对比不分香型、不分流派,因此这个打分结果,不同香型酒也可以横向对比,所以我这个打分不是一个品牌内部高低档次打分。
我的对比当中,综合了五个评价维度,分别是强度、丰富度、连绵度、酒体和平衡度,这五个维度最终汇总成综合打分。下面我分别来解读一下这五个维度的特征及感受。
强度指的是香气的张扬感及入口的喷香感,感受强度一般通过闻香和入口那一段。强度强的酒香气张扬,入口有喷香。当前只有高端大曲清香酒展现入口强劲感,其实在早期,凤香型和老白干香型白酒也展现入口强劲感。
品鉴强劲的白酒,我们需要慢慢细品,这种酒度数都比较高,大口饮用往往会觉得辣、呛。
在白酒综合打分中,强度是一个加分项,但这并不能决定酒质高低,比方说酱香型白酒强度往往比较弱,但酱香型白酒中有不少优秀产品。
丰富度这个词汇好理解,不过我这里需要做一个解释,在我的酒评中,风味描述词汇多的酒并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酒。我的白酒风味描述词汇主要是溯源工艺来描述的,比方说一款酒有粮香、曲香、窖香、糟香,我就会把这几种香气的描述词汇写在酒评中。但这并不代表这款酒丰富,丰富需要细品才能感受。
比方说一款低端的五粮浓香酒,这种酒只要是固态酒,都会有粮曲窖糟香,其丰富度不会比高端国窖酒好,多数高端国窖酒没有明显粮香,其突出的是老窖复合香,老窖复合香细品就很丰富。更简单的来说,在白酒里面,浓香酒和酱香酒混调出来的兼香酒丰富度未必比单独的浓香酒或单独的酱香酒丰富。白酒丰富度讲究的是细腻、协调的丰富度,而不是风味种类多。
感受丰富度需要闻香和品鉴,但都需要细细感受。丰富度高的酒就像是高像素相片,丰富度低的酒就像是低像素相片。在品鉴当中,拼酒、快饮没法感受丰富度,丰富的酒一定要细细品味。
丰富度是感受酒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但不同风格酒丰富度上限不一。米香、豉香、小曲清香丰富度上限最低,顶级米香的丰富度都不如一款基础固态五粮浓香酒;大曲清香、凤香、老白干香、特香、芝麻香丰富度上限一般,这些酒的丰富度上限也只是上限高的香型酒的中高端水平;浓香、酱香、兼香、馥郁香、董香丰富度上限高,这些香型的顶级酒有很高的丰富度。
连绵度是酒在口腔中的持续性,这个可以通过闻香和品鉴来感受,但一般品鉴感受更准确。闻香主要是深呼吸一口气闻香,连绵度长的酒,深呼吸一口气,香气是能续上的。连绵度短的酒,深呼吸一口气,香气续不上。
感受酒体连绵度,需要我们小口抿入,然后把这一口酒含在口腔中,这个时候口腔受到酒的刺激分泌唾液,唾液稀释酒体,酒在被稀释的过程中释放香气,变化风味。连绵度长的酒,香气和风味变化时间长;连绵度短的酒,香气和风味变化时间短。
连绵度是评鉴酒质好坏的核心标准,不管哪种风格酒,只要是白酒,好的产品连绵度都好。不同于丰富度,各香型酒的连绵度上限都很高,只是当前大曲清香、凤香、老白干香都追求收口净爽,不追求顶级浓香、酱香、兼香酒的极致连绵,所以顶级大曲清香、凤香、老白干香酒的连绵度往往不及浓香、酱香和兼香酒。
酒体指的是酒体状态感受,主要感受的是酒的粘稠感和紧实感,这个维度只能通过品鉴来感受,闻香没法感受。高端酒的酒体一般呈现都比较好,低端酒酒体有时会比较散,甚至有酒精味及杂刺感。
一般来说,高级酒体分四种呈现,分别是圆润、醇厚、陈柔、透亮。这四种风格呈现对应不同的风格特点,一般来说,高端浓香、小曲清香、米香酒会表现出圆润的特点;高端酱香、兼香酒会表现出醇厚的特点;高端大曲清香、凤香、老白干香、芝麻香酒会表现出陈柔的特点;高端董香会表现出透亮的特点。
当然也有一些香型酒表现不出高级酒体感,这是因为风格路数不展现高级酒体感导致的。感受一款酒的酒体高级感,我们需要细品,高端酒体往往有油质感,细品有粘稠感。
在白酒综合评分中,酒体是一个加分项,但这并不能决定酒质高低。比方说五粮浓香酒酒体往往没有比糯高粱单粮浓香酒好,但五粮浓香也出了很多顶级酒体。
平衡度在中低端酒评鉴中是一个重要标准,高端酒几乎无平衡度问题。平衡度在白酒评分中是一个扣分项,即平衡度不好的酒会有相应扣分。在白酒中,从中档白酒开始,平衡度就不能有扣分,有扣分的酒一般都没有酿好。
低端酒分发酵白酒和加添加剂的酒,发酵白酒平衡度扣分主要是发酵风味不够协调带来的平衡度扣分,比方说某款酒糟味过重,窖泥味过重导致酒体不平衡。有添加剂的酒平衡度很差,这类酒有酸酯不协调感,有的甚至会有杂刺味。
在平衡度这个维度中,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风味越简单的酒,即便品质档次低,平衡度往往不容易扣分。换句话说,高纯度食用酒精的平衡度是不会扣分的,因为这款酒没有杂刺味及不协调感。
我们感受一款酒的平衡度可以从闻香和品鉴两个角度来感受,但实际操作上,品鉴感受更重要。
整体上,这五个维度形成了我的白酒综合评分标准。说到这里,有酒友会疑问,为什么不把浓郁度、留口香、空杯香和年份感加入综合评分当中?其实这四个维度中的部分并不能影响酒质好坏,还有一部分其实已经融入到前面五个维度当中。
浓郁度不是评价白酒好坏的标准,从浓郁度角度,酱香酒一定比大曲清香酒浓郁。在各路香型白酒中,最为浓郁的酒要数90年代红标董酒,这一时期董酒药味重,药味盖过了很多味道。将这款酒与其他香型白酒横向对比,绝大多数酒的浓郁度都被其碾压。其实好的白酒并不追求浓郁,而是追求细腻、协调。
留口香是饮后留在口腔中的香气,在白酒领域,如果按留口香浓郁程度评价酒质,就跟前面的浓郁度一样,没有意义。在各路香型白酒中,红标董酒的留口香碾压绝大多数白酒;如果按留口香细腻程度评价酒质,但这个评估维度跟丰富度重叠;如果按留口香持续时长评估好坏,你会发现,味道重的酒留口香持续时间长,这又回到了浓郁度话题。
因此留口香并不能作为评估酒质好坏的维度。与留口香一样,空杯香也如此。
年份感也不是评估酒质好坏的标准,部分香型白酒并不追求很长基酒年份,比方说五粮浓香酒。过老的五粮浓香酒有一股烂水果味,这种酒适合做调味酒,可以增加酒体陈香,但做基酒,烂水果味会让酒体显闷陈。
当然部分香型年份酒会显得细腻、丰富,但这个维度可以用丰富度替代,因此我觉得不需要单独设计酒体年份感这个维度。
总的来说,这是我目前白酒评鉴的标准和维度,也代表了我对白酒酒质好坏理解的思路。其实这一套标准有不少缺陷,但没法弥补,因为你解决了一个缺陷,它又会在别的地方出现新的问题。因为当前白酒评鉴标准在业内就没有统一,不同的酒厂有不同的评鉴标准,混乱的评鉴标准让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入手评鉴。
当然不少酒友有自己的评鉴经验,行业不少人认为这些经验是“野路子”,但关键问题是白酒产品是给消费者消费的,当你自己评价标准及体系混乱且不统一时,消费者怎么理解并学习?所以消费者只能按野路子来感受白酒。
当然我白酒评分的更大局限性是评价本身是主观感受,不同人的感受理解都不一样,因此我一直强调我的打分只用于参考,喜欢品鉴白酒的朋友可以参考我的打分对比品鉴。
说到这里,关于我的白酒评分标准,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另外,我这一次评分一共公布了1000多款酒的打分,多数酒是按批次打分的,更能清晰展现不同时期酒的品质水平,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客服。
来源:阿诬品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