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17日,北京某活动现场,18岁的全红婵接过一份特殊的"养老保障金计划书"。根据这份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太保集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保障计划,她在年满60岁后每月可领取6000元养老金,直至终身。
2025年2月17日,北京某活动现场,18岁的全红婵接过一份特殊的"养老保障金计划书"。根据这份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太保集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保障计划,她在年满60岁后每月可领取6000元养老金,直至终身。
这份看似超前的养老规划,背后是她用两届奥运会金牌、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换来的。与全红婵一同受益的还有130位巴黎奥运会奖牌获得者,他们都在年少时用青春为国家荣誉拼搏,最终赢得了这份终身保障。
当同龄人还在为未来迷茫时,全红婵已经拥有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老有所依"。然而,这份保障背后,藏着一个从贫困村女孩到奥运冠军的逆袭故事。
苦难童年——从麻章区走出的跳水天才
2007年3月28日,全红婵出生在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迈合村。这个拥有400多户人家的村庄,当时有38户低保家庭,全红婵家就是其中之一。
"家里人口多,加上母亲因为一场车祸留下的后遗症不能从事生产活动",清贫的生活深深烙印在年幼的全红婵心中。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让她的头发干枯发黄,以至于后来参加比赛时,许多人误以为她染了头发。
2014年,教练陈华明到湛江挑选苗子。他有一套自己的选材标准:"首先必须是农村孩子",因为他深知跳水是一项需要长期刻苦训练的运动,没有吃苦的品质走不长远。
测试中,身高仅1.2米的全红婵,立定跳远却跳出了1.7米的成绩。陈华明心跳加速——多年的教练经验告诉他,眼前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就像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
魔鬼训练——每天400跳的艰辛
年仅7岁的全红婵,告别家人来到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了她的跳水生涯。当同龄孩子在父母身边撒娇玩耍时,她却在重复着枯燥而艰苦的训练。
"全红婵每天十米跳台跳水训练400次,光是爬上爬下就需要走10公里"。长期浸泡水中对身体本身也是一种冲击,但她从未退缩。
7年磨一剑。2020年10月,13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全国比赛,便战胜了任茜、司雅杰、张家齐和陈芋汐等多位世界冠军,以437.75分的高分夺冠,成为不折不扣的黑马。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所在的湛江训练场馆条件简陋,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挡她一骑绝尘的突围。凭借在国内几场预选赛中的优异表现,全红婵破例进入国家队,随后仅用7个月,就获得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成长烦恼——直面"发育关"的挑战
2025年,18岁的全红婵站在北京"水立方"的跳台上,以21.45分之差不敌队友陈芋汐,获得世界杯总决赛亚军。这已是她连续三站世界杯在该项目上收获银牌。
与14岁在东京奥运会一鸣惊人时相比,如今的全红婵长高了、变重了。"整个巴黎奥运会周期,她的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增加了约7公斤"。身体发育前,全红婵的起跳又高又轻,她曾形容为"很飘的感觉",但现在"心态和动作上都有很多变化,曾经的状态可能找不到了"。
"发育关是女子跳台运动员成长的最大障碍"。对此,全红婵反应平静:"自己发育了,各方面都长了,动作肯定会有变化,所以没有那么快地恢复,跳成今天这样也算可以了"。
她的教练陈若琳透露,为了适应身体发育、为动作重新找平衡,全红婵增加了体能和力量训练,每天会延长训练时间,并对动作进行反复拆解。陈若琳表示:"每个运动员都会经历生长发育期,全红婵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她对自己要求也很高,我对她非常有信心"。
大学新生——人生的另一块跳板
2025年,全红婵的身影出现在暨南大学校园。作为新生,她在愿望栏写下"学好专业,兼顾训练"。
面对外界对运动员学历的质疑,暨南大学为全红婵定制了弹性学制,最长可以读八年。院长苏炳添亲自指导她如何兼顾训练和学习。苏炳添当年也是边训练边读书,现在把经验一条条教给她。
在社交账号上,全红婵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点滴:训练后晒汗照,和队友开玩笑,吃零食时的开心笑容。她没有因为外界评价改变自己的节奏,会因训练累了吐槽"腿好酸",也会为学业进步而高兴。
面对质疑——"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
随着名气增长,全红婵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有人拿她的身材说事,觉得"运动员怎么胖了",甚至怀疑她是不是要退役。还有人盯着她的学历不放,说"特招生就是走个过场"。她的家人也被牵连,妈妈和哥哥直播带货,被说"蹭女儿热度"。
对此,全红婵在社交账号简介里写下了18个字的回应:"好好好,那咋了,你啰嗦了,如何呢,又能怎,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
这不禁让人想起二十年前的郭晶晶。那时的郭晶晶也被外界指指点点,脸型圆润被调侃,恋情被追问,动作难度被质疑。她却用一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坚持训练,拿下奥运金牌和世锦赛奖牌。
全红婵和郭晶晶,两个不同时代的跳水冠军,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年少成名,都是被无端质疑,都是用专注和坚持打破外界定义。
未来可期——从奥运冠军到真实自我
如今的全红婵,虽然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终身保障,但她的脚步并未停止。2025年,她还有未完成的目标——赢得世界杯总决赛冠军,实现女子10米跳台的全满贯。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标准,只有夺得总决赛冠军才能被认定为世界冠军"。对全红婵来说,这将是她职业生涯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更长远的目标是奥运三连冠。她已经成功实现了两连冠,若能达成三连冠的壮举,"那将是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这不仅是全红婵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也将为中国跳水队的历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贫困村的低保户到享誉世界的奥运冠军,从每天400跳的训练生涯到60岁后的养老保障,全红婵用她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逆天改命。
聚光灯下,她不只是冠军,更是真实的自己。这份真实,或许比任何金牌都更加珍贵。
来源:shede6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