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万点赞的湖北四道菜!城里人称“吃不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9:42 1

摘要:10月27日,一条抖音视频点燃全网:鸡蛋虾酱烧豆丝、猪油菜心炒芋艿、海虾皮烧莴笋片、荆棘菜猪肝汤——四道朴素的湖北家常菜,配文“奶奶的味道,城里人吃不起”,竟收获87万点赞,微博话题阅读量破2亿。年轻人涌入评论区追问荆棘菜猪肝汤的做法,惊叹它如“荒野里的中医食

四道乡野风味,一夜爆红的背后

10月27日,一条抖音视频点燃全网:鸡蛋虾酱烧豆丝、猪油菜心炒芋艿、海虾皮烧莴笋片、荆棘菜猪肝汤——四道朴素的湖北家常菜,配文“奶奶的味道,城里人吃不起”,竟收获87万点赞,微博话题阅读量破2亿。年轻人涌入评论区追问荆棘菜猪肝汤的做法,惊叹它如“荒野里的中医食疗”;而湖北老人摇头苦笑:“这就是我们吃了半辈子的土菜啊!”

濒危的乡土味:一道菜藏着三代人的挣扎

1️⃣ 荆棘菜猪肝汤:荒野中的绝唱

• 荆棘菜野生稀少,已被列入湖北濒危野菜名录,采摘需许可证。

• 老一辈用它配伍猪肝(中医称补血明目),而今年轻人只能从视频里想象其味。

2️⃣ 手工豆丝:消失的匠艺

• 正宗豆丝需用大米、绿豆磨浆,手工摊煎切丝,耗时3天。

• 残酷现实:武汉黄冈的豆丝作坊从87家锐减至19家,超市速食豆丝掺玉米淀粉,一煮即烂。

3️⃣ 虾酱与芋艿:被遗忘的智慧

• 本地小虾发酵成酱,孝感芋艿须猪油慢煨去土腥——这些技法正在被工业调味品替代。

️城乡认知撕裂:一道菜的两种世界

群体 态度 核心原因

城里人 “吃不起”“猎奇” 荆棘菜难觅、豆丝耗时、虾酱手工繁复

农村老人 “太寻常”“快没了” 曾是日常,如今食材消亡、技艺断代

网友调侃:“不是菜贵,是我们弄丢了做饭的本事!”

年轻人追捧乡土菜:一场逃离工业化的精神返乡

当轻食沙拉和预制菜统治餐桌,湖北乡野菜成了年轻人的“精神慰藉”:

• 豆瓣“中国乡土饮食保护小组”三个月内湖北菜搜索量暴增300%;

• B站账号“鄂东外婆的灶台”月播放破500万,弹幕刷屏“求复刻奶奶的味道”。

“吃的不是菜,是扎进泥土的根。”00后留言道破玄机。

抢救倒计时:非遗冷落与资本抢夺的困局

▎政策盲区

• 农业农村部最新“乡村特色美食名录”中,湖北仅11种入选,豆丝、荆棘菜猪肝汤均落榜。

• 落选根源:无标准化流程、难规模化生产,且家庭传承难证“三代谱系”。

资本暗战

• 武汉某公司抢注“荆棘菜猪肝汤”商标,引发网友愤慨:“这是在榨取文化的最后一滴血!”

• 讽刺现状:人人追捧视频,却无人投资保护濒危野菜与老匠人。

抢救乡土味: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1️⃣ 舌尖档案行动

湖北非遗中心启动“百村千菜”计划,用影像记录豆丝匠人、荆棘菜采摘者,建立数字基因库。

2️⃣ 新农人破局实验

• 90后姑娘复刻石磨豆丝,用短视频众筹作坊复活资金;

• 生物学家尝试荆棘菜人工培育,首批试验田已出苗。

3️⃣ 法规补位

律师联名呼吁:“饮食文化遗产应禁止商标垄断,开放公益共享!”

专家预警:“若不紧急干预,五年内,这些味道将彻底消失!”

#湖北乡土记忆的爆火,照见了城市文明的味觉焦虑。当一碗荆棘菜猪肝汤成为奢侈品,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滋味,更是人与土地的联结。拯救舌尖上的乡愁,需要的不只是点赞。

来源:天天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