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朋友圈突然热闹起来,成飞和沈飞同一天试飞了两架新飞机,我盯着视频里那流线型的机身,三台发动机并排摆着,看得我愣住了,这东西怕是真能冲破音障,外网不少人说,这玩意儿八成是六代机的试验款。
上周朋友圈突然热闹起来,成飞和沈飞同一天试飞了两架新飞机,我盯着视频里那流线型的机身,三台发动机并排摆着,看得我愣住了,这东西怕是真能冲破音障,外网不少人说,这玩意儿八成是六代机的试验款。
这事让美国着急,得从空间站说起,有报道说中国科学家在天宫待了三年,把一种叫铌合金的材料搞定了,这东西听着不熟,但行内人都知道,航空发动机叶片非它不可,以前五代机用的材料最多扛住一千一百度,现在六代机得顶到一千七百度,没这材料,发动机就撑不住。
美国的F-35用的是铼合金,耐热是耐热,但稀有又贵得吓人,咱们的铌合金不一样,资源多,价格低,性能也不差,魏炳波院士团队在空间站做了几百次实验,连材料行家都没想到,微重力下冷却速度能快上好几十倍,过去实验室里怎么都做不出来的量产问题,就这么给解决了。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把实验分了六批,第一批2021年上天测基础数据,第二批加了铪元素提高硬度,到2024年最后两批已经能稳定量产了,央视八月份还报道过类似技术,说钨合金也有了进展,这步子怕是早就踩上了。
网上现在到处都在传歼-36和歼-50的想象图,三台发动机看着像科幻片里的东西,但工程师朋友说这其实挺实用,超音速巡航时阻力能降下来,美国那边NGAD项目因为材料扛不住给搁了,咱们这边变循环发动机已经试车成功,推力上去了,重量还轻了百分之八。
有意思的是,美媒最近天天讲中国战机威胁运输机群,还翻出歼-20伴飞的视频,咱们官方一直没回应,但专利库里堆着不少变后掠翼、智能调节涵道比的新设计,铌合金这东西厉害,连火箭的热防护都能用,魏院士说这是个基础突破。
这事儿听着真不简单,空间站里做材料实验,地面工厂马上就能量产,三年时间就装上战机试飞,美国专家说他们的实验室数据派不上用场,咱们却在天上把问题给解决了,难怪有人说,这次中国在发动机这块儿,真把路走对了。
来源:平原上纵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