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背后,得先说说东南亚当下的安全氛围,最近几年,东南亚跨国电信诈骗案件高发,不少人对这片区域的安全多了份顾虑,韩国民众的感受尤其明显。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计划近期去泰国旅游的朋友,可能刷到过“11名韩国公民在泰国遭绑架”的消息。
换谁看到这种内容,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泰国是常年热门的旅游地,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安全事儿?
但只要多留意官方信息就会发现,这则在社交平台传得挺广的消息,根本是不实报道。
泰国不仅没发生所谓的绑架案,反而在游客安全保障上保持着常规工作节奏,可它为啥会平白背锅?
这背后,得先说说东南亚当下的安全氛围,最近几年,东南亚跨国电信诈骗案件高发,不少人对这片区域的安全多了份顾虑,韩国民众的感受尤其明显。
今年以来,单是柬埔寨一国,就有330名韩国公民失联,其中很多人是被诱骗到电诈园区后,被迫参与非法活动。
这种敏感就像一层薄纱,只要有一点相关消息,很容易就被放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媒体先后发布了11名韩国公民在泰国遭绑架的报道。
消息一出来,很快在社交平台传开,韩国民众担心海外亲属的安全,纷纷追问事件进展。
计划去泰国旅游的游客也开始犹豫,甚至有人直接取消了行程,可谁都没料到,这则牵动人心的消息,连最基本的事实都站不住脚。
泰国政府很快注意到这则不实报道的影响,要知道,泰国旅游业是其经济重要支柱,安全相关的口碑对游客选择有直接影响。
10月下旬,泰国警察厅副厅长兼发言人切尔格隆・林帕迪少将专门开了场新闻发布会,直接驳斥了这一说法,明确表示所谓的绑架事件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光靠口头辟谣不够,为了让公众看清真相,泰国移民局局长帕努马斯・布尼亚拉克中将牵头,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韩国驻泰大使馆,启动了专项核查。
他们翻查出入境记录、航班数据,还联系了相关人员的家属,一点点把11个人的行踪捋得清清楚楚。
具体来看,这11人的行踪其实很清晰,5人是正常出入泰国,每一次入境、出境都有完整记录可查。
2人因为在泰国涉及违法行为,已经依法遣返,当时的离境信息也同步给了韩国方面。
最关键的是印胜教、陆根荣、李相源、朴春焕这4人,泰国移民系统里压根没有他们的入境记录,后来核实发现,这4人近期一直在韩国活动,连去泰国的计划都没有。
切尔格隆在发布会上还展示了这些核查证据,也明确说所有细节都同步给了韩国驻泰大使馆,相当于韩泰双方共同确认了绑架事件是假的。
其实,泰国因为这类不实报道“躺枪”,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之前有埃塞俄比亚国民在第三国遭遇拘禁的事件。
还有白俄罗斯模特在东南亚某国失联的案子,都曾被个别媒体错误关联到泰国头上。
每次出现这种误传,不仅会让游客对泰国的安全状况产生误解,还会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
毕竟多数人在选择目的地时,会优先考虑安全信息的确定性,从实际举措来看,泰国对外国游客的安全保持关注,也推出过相应的保障措施。
目前在泰国的机场、边境口岸,能看到多语言安全提示牌,上面清楚写着防范邻国非法用工诱骗的提醒。
截至目前,泰国已经给超过5000名外国游客专门做过安全警示,尤其是针对独自旅行、免签入境的游客,工作人员会一对一讲解注意事项,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
在边境防控层面,泰国与缅甸政府及安全机构合作,在达府等边境地区设立了联合检查站。
只要有外籍人员想从泰国进入缅甸,都会接受严格筛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被诱骗参与电诈的情况。
仅今年三季度,就成功阻止了12起这样的诱骗案例,减少了相关人员陷入风险的可能,这次假绑架事件也让泰国对安全预警机制做了升级。
从10月起,针对免签入境的外国游客,尤其是第一次来泰国、行程较为简单的人群,机场移民官员会主动递上一本安全手册。
手册内容较为细致,包含东南亚电诈常见的高薪招聘陷阱、虚假旅游团套路,还附上了当地的求助电话和流程,帮助游客在遇到问题时能找到应对途径。
韩国驻泰大使馆也同步行动,与泰国移民局建立了定期信息互通机制,每个月都会共享涉韩公民在泰国的动态。
若发现异常情况,双方能第一时间联动处理,尽量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泰国的这些安全举措并非孤立进行,而是与周边国家的相关行动形成了呼应。
今年以来,中缅两国联合开展了打击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电诈集团的行动,已摧毁多个大型电诈园区,清除了不少非法活动据点。
韩国政府则成立专项工作组,前往柬埔寨、老挝等国协调解救失联公民,目前已成功协助87名韩国公民脱离电诈园区。
这些实践表明,东南亚区域的安全挑战需要多国协作应对,单一国家的举措难以全面解决问题。
说到底,这次泰国被传有11名韩国公民遭绑架,本质上是东南亚电诈引发的安全恐慌为谣言提供了传播空间,再加上部分媒体未完成信息核实便发布报道。
对普通民众而言,看到类似某地安全出问题的消息时,无需急于做出判断,可优先等待官方核查结果。
对媒体和各国来说,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媒体应做好信息审核,不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
各国可加强情报共享与执法协作,将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无论是旅游还是日常出行,公众对安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信息真实”和“应对有效”的期待。
这份期待需要靠事实支撑,而非被谣言干扰,大家今后再规划东南亚行程时,不妨多关注当地官方发布的安全提示,依据客观信息做出判断。
毕竟,一次不实报道不应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安全状况的唯一依据,客观看待各类信息,才能更好地应对行程中的潜在问题。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