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剧取材于真实存在的革命烈士“吴石将军”的事迹,用真实详尽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敌人“核心”潜伏的波澜壮阔。
文|轻岛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沉默的荣耀》中,于和伟的这句台词,让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他也靠着对烈士“吴石”的精准演绎,随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
令于和伟想不到的是,他没等到奖项上门,却先迎来了争议不断。
一笔“莫须有”的巨额捐款,将他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态严重到,连官方都不得不发文辟谣。
而纵观中文互联网,这样的“被迫做好事”早已不止发生了一次。
《沉默的荣耀》可以说是近段时间,最火的一部谍战剧。
该剧取材于真实存在的革命烈士“吴石将军”的事迹,用真实详尽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敌人“核心”潜伏的波澜壮阔。
尤其是最后为保护革命同志,吴石将军英勇就义的那一段,引得多少观众热泪盈眶。
而作为剧中主演,于和伟也凭借该剧火遍全网、口碑暴涨。
他通过演技,塑造了一个坚毅、机敏且果敢的谍战精英“吴石”。
他对党忠诚、对友关心、对敌冷酷的精准演绎,让角色深入人心。
观众不仅重温了那段英雄事迹,更把对英雄的敬意投射到演员身上。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好评连连的于和伟没有等来奖项和荣誉,反而迎来了争议与流言。
就在最近,一条“于和伟捐献千万片酬”的流言,不胫而走。
该消息称“于和伟将1200万片酬全部捐出”,用以“建造吴石将军纪念馆”。
这则消息未经任何认证,却遭迅速传播。
由于其看起来过于“言之凿凿”,令人难辨真伪。
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称赞起于和伟“德艺双馨”。
甚至AI都深受其害,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可在另一部分网友看来,这件事真实与否有待商榷。
没有官号宣传、没有个人账号公布,这么大一笔“善款”怎么可能“销声匿迹”?
更何况演员片酬是个人隐私,外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
而这其中,作为漩涡中心的于和伟,更加有苦说不出。
不管是承认还是否认,都意味着他要遭受平白无故的损失。
面对这一“道德绑架”式的流言,于和伟本人并未做出任何回应。
但随着言论的逐渐发酵,一些官方媒体,终于忍不住下场,以正视听。
实际上,无论是“于和伟捐款”,还是“筹建纪念馆”,都是有人故意编造的谣言。
有记者找到了吴石将军的故乡:螺州镇政府,并致电工作人员询问相关问题。
得到的答复,只是“有故居,但没有纪念馆建造计划”。
取自大皖新闻相关报道
与此同时,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否认了这一说法。
一直以来,福州烈士陵园内都有吴石将军的浮雕,且维护得当。
当地也没有关于兴建“纪念馆”的相关计划、招标等项目;
更不要说说什么“捐献名单出炉”!
而在吴石将军,与其夫人的合葬之地,北京石景山公墓,该地工作人员更是直接的否认了这一传言。
作为烈士长眠之地,该地也没有任何兴建纪念馆的项目。
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感谢了大众对吴石烈士的关注,但希望网友在支持之余,依然要保有理性,不要给谣言以生长的机会。
眼下来自官方的消息,给这场莫须有的“捐款风波”盖棺定论。
其虽然代表着社会大众对烈士事迹、身后事的关注与追思,却也是一种互联网“无序现象”的丑陋体现。
一直以来,一旦有热门影视作品出炉,相应的“内幕”“曝光”就层出不穷。
2023年《狂飙》爆火后,有人就声称张颂文在拍摄《兵圣》之际,曾被张纪中恶意“独自丢在沙漠,自生自灭”。
该谣言随着张颂文本身的火爆,一度广泛传播。
可实际上,张颂文当时确实被困于沙漠,但也是因为当地租车司机的个人行为。
并且据张颂文所说,当时张纪中并不在剧组,对此事也一概不知。
为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张纪中也第一时间发文辟谣,也表示将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名誉。
两人的接连发声,遏制了谣言的传播。
当然,张颂文面临的谣言危机,远没有于和伟如今的“诈捐”风波金额之巨大、传播之猛烈。
但对于中文互联网而言,所谓的“成名后捐款”,又哪里仅限于“娱乐圈”。
在体育圈里,全红婵也曾遭遇过类似的“谣传捐款”。
早在2025年5月,一则未经证实的新闻,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
该新闻称:“全红婵捐献600万,为母校湛江体校添置游泳训练设备。”
更是有博主贴出了所谓“手写感谢信”“转账截图”,提高消息可信性。
该条新闻在当时的平台之上,引发相当大的舆论风波。
许多网友深表支持,纷纷称赞全红婵“不忘来时路”的善举。
可没等到网友高兴几天,此事就发生了根本性地逆转。
仅仅数天之后,湛江体校官方就发文澄清,并未听闻全红婵的“捐款行径”。
至于网传的“感谢信”“到账截图”,纯属子虚乌有。
并且该校更换的新设备,来源于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
这刚到没多久的设备,哪里需要“立刻更换”?
体校官方的言论,也彻底实锤了“捐款”消息的伪劣。
但由此引发的言论冲击,却也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全红婵的备赛。
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种诞生于人们臆想的言论,也必将继续出现。
相较于每次靠官方证明、本人发声,广大网友还是要担起“抗击谣言第一线”的责任。
不要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反而成了助长其威风的“生力军”。
于和伟被“逼捐”、张颂文被编“沙漠弃剧”、全红婵被造“母校捐款”……
这些谣言背后,藏着观众对“美好人设”的执念:
我们想让演员配得上角色的光,想让运动员担得起荣誉的重,却忘了“真实”才是最珍贵的品质。
其实,不必靠编造善意来抬高谁。
演员的实力与善意,体现在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场戏;
运动员的努力与尽责,在于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永不放弃;
未来,当我们再为喜欢的人喝彩时,少一点“造神”的冲动,多一点理性的尊重;
既能让创作者专注本职,也能让互联网少些无意义的波澜。
部分参考资料
大皖新闻:于和伟将1200万元片酬全捐给吴石烈士纪念馆?福州、北京多部门回应:未听说此事。
纵览新闻:纵览热点|湛江体校辟谣“网传全红婵给母校捐款400万”:没有听说过这个事,网友不要盲目炒作,影响运动员
九派新闻:《狂飙》爆红后,网传张纪中曾在剧组把张颂文丢在沙漠,本人晒聊天截图回应:只是当地临时租用车司机的行为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互联网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