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能聊十分钟啦,客户等着我去出货呢。”亿美兰业负责人林转花一边说着,手上也没停下组盆打包的活。即使还不是销售旺季,她的日程依然排得满当。
从广州白云机场驱车不到一小时,便是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南海花博园。
“只能聊十分钟啦,客户等着我去出货呢。”亿美兰业负责人林转花一边说着,手上也没停下组盆打包的活。即使还不是销售旺季,她的日程依然排得满当。
十余公里外的广东万顷园艺世界,温室里的蝴蝶兰苗种与成花排列整齐,四季更迭也繁花不断。
全国市场上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这是一个被万亿城市围住的“蝴蝶兰谷”,这里有一群不简单的“谷民”。
全国市场上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廖明璨 摄
从花田到花城
时钟拨回2009年,一株蝴蝶兰在里水绽放,蝴蝶兰谷的故事由此开始。
广东万顷园艺世界现代农业龙头项目、南海花博园项目、里水蝴蝶兰大观园项目相继落地,形成了一条贯穿区域的“蝴蝶兰花产业轴线”。
广东万顷园艺世界是里水镇发展最早、面积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
“我们依托智能调控系统,精准调控光度、湿度、温度,实现全年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广东省兰花协会蝴蝶兰分会会长、广东万顷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宏勇说,“通过专业冷链花卉物流,每一盆蝴蝶兰都能完整鲜活地送达全国各地,实现高品质无损交付。”
里水蝴蝶兰。廖明璨 摄
万顷洋的底气,与里水的区位优势关系密切。
地处广佛半小时经济圈和湾区一小时物流圈,既能快速对接广州的花卉市场等传统花卉流通枢纽,又可通过广州港、佛山新港实现48小时通达东南亚、72小时链接全球。2024年里水镇蝴蝶兰通过大湾区冷链物流体系发往全国的时效提升40%,出口东南亚的运输成本降低25%。
林转花是另一个故事的主角。2015年她来到里水创业,10年间,花场面积扩大了四倍,一年能卖出六七十万株蝴蝶兰。三年前,她开始接触电商直播,搭建了自己的直播间。
亿美兰业花场。陈雪婷 摄
虽然年宵花是销售主力,但现在四季都有人寻香而来。林转花说:“以前蝴蝶兰很娇贵,如今已成为普通消费品,摆在家里氛围好,做生意觉得寓意好。”
林转花是里水扎根创业的“创一代”,花里兰卡品牌主理人黄小花则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的“花二代”。
2000年左右,黄小花的父母就在里水贤鲁岛开始种花。小时候,她就跟着父母在春节花市卖出一捆捆富贵竹。36岁时,她辞去外面的工作,回到贤鲁岛,打造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花里兰卡”花房,种植了上千个品种的蝴蝶兰。
文化、审美、设计、产品思维、情绪价值,这些词汇让黄小花的蝴蝶兰产品显得与众不同。
为了给每一株新品种配上栽种的好陶器,黄小花多次奔赴景德镇学习。花里兰卡品牌的兰花已经走进了100多家高档酒店。2024年,黄小花培育的新品种和富有岭南韵味的花艺设计作品,走进了中国园艺大会、成都“公园城市·成都花园经济主理人大会”,还登上了上海国际设计周的舞台。
花里兰卡品牌主理人黄小花在“公园城市·成都花园经济主理人大会”推广介绍里水蝴蝶兰。里宣供图
今天,里水全镇蝴蝶兰种植面积达4000亩,辖区内从事蝴蝶兰生产企业超300家,80多家花卉电商企业,年产量6000万株,占全国市场份额30%,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里水的蝴蝶兰年出口贸易额超1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从农田到花田,从花田到花城,正是这座“蝴蝶兰谷”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在南海的生动实践。
做强“农业芯片”
当蝴蝶兰的规模越做越大,“谷民”的目光也放得更加长远了。
广佛交界处的千亩稻田环抱中,花芊羽(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芊羽”)的组培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凝神筛选、分瓶、移植新品种种苗。两公里外的智能种植间恒温恒湿,静静守护每一株蝴蝶兰的成长。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新品蝴蝶兰的种子是“谷民”眼中的“芯片”。
在里水镇党委副书记杜柏盛看来,曾经依赖进口种苗的蝴蝶兰,必须掌握种业自主权。
“我们致力于培育高品质、差异化的蝴蝶兰,以创意和质量赢得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必须攻克农业的“芯片”。这是陈嘉浩、杨尹俊、蔡原亨、卢宣志等花芊羽合伙人的共识。
花芊羽蝴蝶兰组培基地正是一座蝴蝶兰的“芯片工厂”。
花芊羽蝴蝶兰组培基地实验室。陈雪婷 摄
目前,基地已建立起从母瓶、中瓶、子瓶到小苗、中苗、成品花乃至培养基的“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体系,产品预计销往日韩、欧美、东南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基地还计划扩大5倍,其组培室初期年产能达600万苗,满产后将提升至1800万苗。
不只是花芊羽,佛山市天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长列企业的组培实验室内,也是同样繁忙——更多更新的蝴蝶兰品种正在研究中。
“做育种,没有耐心不行,想赚快钱的人也做不了。”佛山市天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梃灏从十几岁便开始“玩”兰花。2016年,公司在位于南海里水的万顷园艺世界设立总部。今天,公司种源库已汇集数千种优质兰科植物原生种与珍稀种,年产珍奇兰花超6万株。
佛山市天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源库已汇集数千种优质兰科植物原生种与珍稀种。陈雪婷 摄
“希望以后一想到蝴蝶兰育种,就会想起我们公司,知道我们培育了很多新品种,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施梃灏的话语中透露出育种人的执着与追求。
蝴蝶兰“芯片”产业壮大的背后,是当地政府这位“服务型谷民”的身影。
今年年初,里水镇正式发布《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四大中心战略合作同步签约,全链条完善研发、种植、展示与交易环节。其中的种业组培中心由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目前已建成约2000平方米组培车间,预计每年可培育超100个蝴蝶兰品种,产能达2000万株瓶苗,年产值约1亿元。
今年年初,里水正式发布《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并举行蝴蝶兰之都四大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里宣供图
里水镇党委书记邓秀娟曾多次表示,里水要以“种业+”为基础,突破种业研发瓶颈,推动里水农业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除蝴蝶兰之外,里水还围绕“种业+水产”“种业+花卉”“种业+粮食”“种业+功能性食品”以及“种业+乡村振兴(农文旅)”五大方向全面发力,持续做强水产、做优花卉、做精粮食,全力打造广佛交界乃至大湾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行业影响力的现代化农业新高地。
对于里水的探索,南海区区长王勇这样评价,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探索。
南海花博园。廖明璨 摄
人文农旅有新篇
在夯实产业基础和突破种业瓶颈的同时,里水农业也逐步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将人文内涵融入农业发展,在寸土寸金之地“耕”出奇迹。
南海区着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持续放大“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双引擎作用,以人文理念引领各领域工作系统提升。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要求,里水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农业,进一步擦亮特色花卉、观赏鱼等农业品牌,让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里水的“蝴蝶兰谷”为人文引领科技驱动的农业产业,也为南海“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水平农业发展,打了一个样。
在广东万顷园艺世界,施梃灏正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打造“佛山珍稀兰科植物研发中心”,并改造公司前台,打造一个集兰花展示、咖啡、研学于一体的“兰花会客厅”。“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育种、爱上蝴蝶兰。”施梃灏说。
今年2月,2025年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在广东万顷园艺世界举行。陈雪婷 摄
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群说:“我们希望通过与漳州钜宝深度合作,建立种子资源库和基因库,从DNA层面加速新品种研发,同时结合科研与观光,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除了蝴蝶兰,里水农业版图持续拓展。“三花一鱼”逐步延伸为“三花三鱼一豆一稻一果”,成为高水平农业新名片。
智昊蓝莓基地是集蓝莓种植、科技体验、亲子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近期也获评为2025年佛山市“菜篮子”基地。
“作为里水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智昊蓝莓不仅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蓝莓,更致力打造成为特色研学基地。”广东智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浩说,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与文旅的结合,充分体现里水镇“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
理念的落地,需要具体的行动。在10月28日的南海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上,里水镇镇长余海生表示,接下来将深挖“一湾一湖一山一岛”生态资源,打造三大农文旅精品项目,打造大湾区体育休闲产业新标杆、广佛现代文旅潮玩目的地。
秋意渐浓,夜幕降临,里水镇的蝴蝶兰企业里却灯火通明。直播间里,一盆盆娇艳欲滴的蝴蝶兰在镜头前流转,主播们热情洋溢地展示着各色品种,后台不断响起的订单提示音,宛如节前最动听的序曲——新一年的年宵花大战已在这里悄然打响。
蝴蝶兰谷的“谷民”在为最忙碌的时节冲刺,希望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
【“百千万工程”在里水】回顾
2025-10-07
这就是里水,海南洲-水口湾人文经济活力区!
2025-09-29
2025-10-07
梦里水乡编辑部
编辑:何颖熙
校对:蔡彦栩
审校:郭璀、廖玟婷 、吕燕珊、赖嘉华
来源:梦里水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