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11月1日起,免税店购物将迎来新变化。
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来看,通知从四个方面完善了免税店政策。
一是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增加国产品在免税店的销售。二是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将更多便于携带的消费品纳入经营范围,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热销商品,丰富旅客购物选择。同时,免税店审批权限放宽,便利化和监管措施也进一步完善。三是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下放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确定方式,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四是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持续提升旅客免税购物体验。专家表示,本次完善免税店政策是加强免税店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的重要举措,此举有望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通知根据实际情况推动制度完善,会让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销产品进入免税店服务中国和国际消费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表示,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愈发频繁,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消费者,都将在我国免税店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充分释放消费大国市场潜力,推动“消费在中国”的理念变成现实。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劲松认为,多方面完善的免税店政策意味着未来市场经营主体更多的自主性、消费者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以及各监管环节更多提高效率的空间。
“免税店政策升级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的精准施策,未来也将推动免税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跃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在战略层面,通过“视同出口”的税收创新,打通了国产品进入免税渠道的“任督二脉”,这不仅是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赋能,更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落子。另外,政策通过税收杠杆、品类扩展、管理创新和服务升级的组合拳,预计将带动更显著的消费回流。
受利好消息影响,免税概念相关板块在10月31日出现大涨。截至收盘,该板块指数为1511.19,涨幅达2.39%。其中,海南发展涨超8%,凯撒旅业涨超7%,南宁百货、珠免集团、中国中免涨超4%。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0月30日晚间,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与分红方案。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398.6亿元,同比下滑7.34%;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30.52亿元,同比下滑22.13%。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中国中免实现营收117.11亿元,同比微降0.38%;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滑28.94%。
当日晚间,中国中免也披露了首次中期分红方案,中国中免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约20.69亿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5.17亿元(含税),占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重为16.95%。
此外,该份财报也披露了一项利好数据,海口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海南离岛免税月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4%,喜获近18个月以来正增长。据中国中免2024年财报测算,目前中国中免有五成收入源自海南地区,若海南省免税销售额提升,对当地的免税龙头中国中免而言,无疑是利好。
东吴证券认为,中国中免中标多家口岸免税店经营权,青岛、厦门等市内店已开业并布局离境退税,6家新增市内免税店(近期广深两店同开)陆续开业,市内免税店业务有望为中国中免带来销售增量。(于佳鑫)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中国政府网、央广网、证券日报等
来源:中国商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