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户不是“被说服”的,而是“被勾得忍不住想买”。真正厉害的营销,不是说“我的东西多好”,而是让客户心里长草:“不买就亏了”“没它不行”“现在就得要”。这6个技巧,戳中人性弱点,看完就懂怎么让客户主动掏钱包。
刺激购买欲望的营销技巧:6招让客户“非买不可”,看完就想下单
如何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客户不是“被说服”的,而是“被勾得忍不住想买”。真正厉害的营销,不是说“我的东西多好”,而是让客户心里长草:“不买就亏了”“没它不行”“现在就得要”。这6个技巧,戳中人性弱点,看完就懂怎么让客户主动掏钱包。
一、用“损失感”逼他出手:不买就亏,比“买到赚”更管用
人对“失去”的恐惧,比“得到”的渴望强3倍。你说“买这个省100”,不如说“今天不买,明天就多花100”。
●服装店挂个牌子:“这款外套今天特价199,明天恢复299——已经有8个人抢了,就剩最后3件”。客户本来犹豫“要不要买”,一看“明天贵100,还可能没了”,立马会想“别亏了,先拿下”。
●超市更会玩:“今日鲜牛肉,早上80元/斤,现在6点后50元/斤,但只剩这一小块了”。本来不想买肉的人,会觉得“现在不买,等下连50元的都没了,太亏”,顺手就称了。
关键:给客户一个“明确的失去”——限时、限量、限优惠,让他觉得“现在不买,就再也没这机会了”。
二、用“场景画面”勾他代入:让他“脑补”拥有后的爽
客户买的不是产品,是“用它的场景”。你光说“这沙发舒服”,不如说“下班回家,往这沙发上一躺,腿一翘,刷着剧吃着零食,比躺床上还得劲”。
●卖露营帐篷的,不说“空间大、防水”,而是拍视频:“周末带孩子去公园,搭起帐篷,孩子在里面打滚,你在旁边煮火锅,阳光透过帐篷洒进来,比去景区人挤人舒服多了”。家长一看,脑子里全是“带娃露营的快乐画面”,立马想“我也想要这场景”。
技巧:把产品放进客户的生活里——
●保温杯:“早上装的热粥,孩子上学带到教室,中午打开还是烫的,不用去食堂排队”;
●卖高跟鞋:“穿这鞋去约会,走路稳不磨脚,他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拍照还显腿长”。
画面越具体,客户越容易“代入”,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
三、用“对比反差”显价值:好东西,都是比出来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欲望。你说“这床品好”,客户没感觉;但你说“普通床品睡3天就发皱,这床品洗10次还跟新的一样,摸着手感滑溜溜的”,他就懂了。
水果店老板拿两个苹果:“你看这普通苹果,表面坑坑洼洼,放3天就软了;我这糖心苹果,咬一口流汁,放一周还是脆的——贵5块,但吃着值啊”。客户一看“确实不一样”,宁愿多花5块买糖心的。
更狠的是“价格对比”:“你买个普通拖把,30块,但拖完地还得手洗,用3个月就坏;我这免手洗拖把,60块,能用1年,算下来每天才花1毛6,还不用弯腰——哪个划算?”客户一算账,觉得“贵点但值”,就买了。
重点:找个“参照物”(差的产品、贵的花费),让你的产品显得“太值了”。
四、用“细节放大”戳痛点:他的麻烦,就是你的机会
客户没买,不是不需要,是没意识到“这东西能解决他的麻烦”。你得把他的痛点扒开,让他觉得“再不买,这麻烦就忍不了了”。
卖除螨仪的,不说“吸力大”,而是拍显微镜下的螨虫:“你每天睡的床,有100万只螨虫在爬,孩子身上起红疹、你早上起来打喷嚏,可能就是它们闹的——用这除螨仪吸一次,能清出半杯灰,睡得才踏实”。宝妈一看“孩子起疹子原来因为这”,立马想买。
餐馆推“儿童椅”,不说“方便”,而是对家长说:“孩子坐地上不安全,抱在怀里吃饭你也吃不好——用这儿童椅,他自己坐得稳,你能踏踏实实吃口热菜,多好”。家长一听“太对了,我每次吃饭都累死”,就会主动要。
秘诀:把客户没说出口的麻烦说出来——“你是不是总觉得…?”“你有没有发现…?”,然后告诉他“我这东西能解决”。
五、用“从众心理”给他底气:大家都买,我买肯定没错
人都怕“做错选择”,但看到“别人都在买”,就会觉得“跟着买准没错”。
●奶茶店排队时,店员喊“这杯杨枝甘露,今天卖了200杯,好多人说‘喝一口就爱上’”;直播间主播说“这款口红,5分钟抢了1000支,库存只剩最后50支了”。客户一看“这么多人买,肯定好喝/好用”,就会跟着下单。
更妙的是“老客户证言”:服装店贴满顾客合照,配文“张姐说‘穿这裙子显瘦10斤’”“李哥买了3件,说‘比商场便宜一半’”;水果店摆个“好评本”,让买过的人写“这西瓜真甜,下次还来”。新客户一看“这么多人说好”,犹豫就少了。
玩法:晒销量、晒好评、晒排队场景,让客户觉得“不买就跟不上趟了”。
六、用“小额尝试”降低门槛:先让他“试”,再让他“买”
客户怕“买错”,你就让他“花小钱试错”,一旦试了,多半会买。
●化妆品店搞“小样试用装”:“10块钱拿个面霜小样,用3天,觉得好再来买大瓶(退你10块钱)”;餐馆推“小份菜”:“第一次来?先点个小份鱼尝尝,好吃再点大份,不浪费”。客户觉得“10块钱试错,不亏”,试完觉得好,自然会买大的。
●健身房更懂:“9.9元体验一节私教课,不满意不用办卡”。客户去体验了,教练再针对性推荐,办卡率比直接推销高5倍——“都体验过了,知道值不值”。
核心:让客户“用最小成本验证价值”,消除“买错的风险”,他才敢放心买。
网友被“勾”的真实经历:
●“看主播说‘这面膜只剩最后10盒,明天涨价’,我本来不想买,一听就抢了两盒,怕没了”;
● “老板给我看螨虫图片,吓得我当晚就买了除螨仪,现在不用总打喷嚏了”;
●“看到排队的人多,就跟着买了杯奶茶,果然好喝,现在成回头客了”。
说到底,刺激购买欲望的核心,不是“说服”,而是“撩拨”——撩起他的渴望,勾出他的恐惧,让他觉得“买是应该的,不买才奇怪”。不用讲太多大道理,戳中他心里那点“想要、怕亏、图舒服”的小心思,钱包自然就打开了。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来源:大秦说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