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哈医大四院儿科:流感季来袭,为宝贝筑起这道“健康防火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6:19 1

摘要: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我们再次进入了流感病毒“肆虐”的时期。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患者量骤增,孩子们咳咳喘喘的声音,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其实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预防是关键。哈医大四院儿科准备了这份儿科专属的“防护指南”,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我们再次进入了流感病毒“肆虐”的时期。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患者量骤增,孩子们咳咳喘喘的声音,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其实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预防是关键。哈医大四院儿科准备了这份儿科专属的“防护指南”,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火墙”。

第一道防线:主动出击,疫苗是最坚实的“防护盾”

核心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1.为什么每年都要打?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当年的流感疫苗是根据全球监测结果预测的流行毒株研制,能提供最针对性的保护。

2.哪些孩子需要打?所有≥6月龄且无禁忌症的孩子都应接种。尤其是年龄小、体质弱、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先心病、免疫缺陷等)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强烈建议接种。

3.家人也接种,形成“免疫屏障”。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建议全家老小(父母、老人、保姆等)都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将病毒带回家的风险。

第二道防线:日常守护,让病毒“无处可侵”

核心建议: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切断传播途径。

1.勤洗手,会洗手:教育孩子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戴好口罩,文明咳嗽: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医院、商场、公共交通),为孩子佩戴合适的儿童口罩。教会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处遮挡口鼻。

3.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即使天气寒冷,每天也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新鲜空气能有效稀释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浓度。

4.远离传染源: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果家人患流感,应尽可能隔离,佩戴口罩并做好物品消毒。

第三道防线:内在强健,打造强大的“免疫力基石”

核心建议: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是孩子免疫系统的“能量补给”。

1.吃出免疫力:保证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鱼、肉、蛋、奶)、维生素(新鲜蔬果)的食物。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增强抵抗力。

2.睡出抵抗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学龄儿童每天应睡9-11小时,青少年也需8-10小时。规律的作息是免疫系统休整和修复的最佳方式。

3.动出好身体:在天气晴好时,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既能增强体质,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第四道防线:明辨症状,及时就医不慌张

核心建议: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避免盲目用药。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多为流涕、鼻塞、低热;而流感通常来势汹汹,表现为:

1.高烧不退(常达39-40℃)

2.全身症状明显(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3.可能伴有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等。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带孩子就医:

1.持续高热超过3天。

2.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

3.呼吸急促或困难。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症状。

5.出现惊厥。

哈医大四院儿科特别提醒:

1.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因为流感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无效。

2.切勿滥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

3.生病期间,让孩子在家充分休息,既有利于康复,也能避免传染给他人。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面对流感,我们无需过度焦虑,但必须科学应对。让我们携手,从洗手、戴口罩这些日常小事做起,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愿每个宝贝都能安然度过这个流感季,健康、快乐地迎接每一个明天!

注:本文章为健康科普,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