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肺癌患者活得更久、更好!中肿新研究破解肺癌靶向治疗耐药难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07:17 1

摘要: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能在EGFR靶向药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为靶向治疗耐药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案。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能在EGFR靶向药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为靶向治疗耐药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案。

该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已于近日在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研究团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张力、主任医师方文峰、主任医师杨云鹏等领衔,全国65家医院共同参与完成。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85%属于非小细胞肺癌。这类患者中,约34%存在EGFR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发生异常改变)。长期以来,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这类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但绝大多数患者会因不同的耐药机制而导致疾病进展。为解决耐药难题,团队启动相关研究。

此次研究共纳入376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EGFR敏感突变、耐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主要对比国产抗癌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含铂双药化疗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芦康沙妥珠单抗属于一种靶向TROP-2蛋白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其优势在于“精准打击”,能通过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TROP-2蛋白,将化疗药物精准递送至病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8.3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更为关键的是,其在总生存期方面突破了既往多项针对该人群研究无显著获益的治疗瓶颈,使死亡风险降低40%;同时,客观缓解率(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比例)达到60.6%,药物表现出更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且整体安全性良好。

这意味着,该药物带给患者的生存获益显著,疗效超越标准化疗。

研究团队。

基于该研究结果,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正式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耐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癌成人患者,该药物也由此成为此类患者二线治疗的全新标准方案。

张力透露,接下来,团队还将探索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探索从“克服耐药”到“延缓耐药”的新路径,让更多患者实现更长期的高质量生存。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雅楠

拍摄:南方+记者 许舒智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赵现廷

【作者】 吴雅楠;许舒智

广东健康头条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