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31日,随着编剧古二放出的一段私密录音在网络上炸开,王家卫这句评价瞬间把唐嫣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告诉你,唐嫣呢,是个很装的人。”
2025年10月31日,随着编剧古二放出的一段私密录音在网络上炸开,王家卫这句评价瞬间把唐嫣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这段引发热议的录音,背景其实是王家卫给编剧古二交代第二天的拍戏安排。
从完整音频片段能听到,王家卫在提到唐嫣时,明确给出“很装”的评价,
还特意叮嘱:“不要让她先到,让老师先到场”,甚至安排古二提前暖场铺垫。
一旁的编剧秦雯听完忍不住直言:“导演你这种安排,搞得我们所有行为都像被你算计着”,王家卫则淡定回应“因为我了解她”。
录音一出,网友的讨论瞬间分成了几派。
有人翻出唐嫣过往的争议传闻,把“爱迟到”“不敬业”等没实锤的说法翻出来当佐证,觉得王家卫的评价“揭露了真相”;
但更多看过《繁花》的观众一脸懵,毕竟剧里汪小姐那股冲劲和傻气深入人心,唐嫣为这个角色闭关三年、苦练上海话到本地人都夸地道,甚至特意考了外贸从业资格证的付出,都是有目共睹的。
更打脸的是,《繁花》发布会上王家卫还满脸笑容地夸唐嫣“就是汪小姐本人”,前后态度的反差让网友直呼“太虚伪”。
不过随着业内人士陆续发声,这个“装”字的真实含义慢慢浮出水面。
有知情人透露,王家卫说的“装”,根本不是指虚伪做作,而是唐嫣过于讲究礼节的职业习惯。
她总习惯早到剧组等别人,这种在当下娱乐圈显得有些“刻板”的敬业,让王家卫觉得他是在故意博眼球。
其实了解唐嫣的人都知道,她身上这种“讲究”早有体现。
好友胡歌就曾说过,唐嫣看着简单,却比想象中成熟;合作演员吴越也公开表示,唐嫣拍戏时“全身心信任导演”。
有意思的是,这场风波的主角其实从来不是唐嫣。
放出录音的古二,本名程骏年,是位渐冻症患者,他此举的真正目的是控诉《繁花》剧组侵占自己的创作成果。
他声称《繁花》里“宝延风波”的商战主线是自己设计的,却只拿到3000-6000元的月薪,最后只落得个模糊的“前期责任编辑”署名。
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曝光录音,内容还包括秦雯内涵陈道明、王家卫打压工作人员等猛料,每一次都能掀起轩然大波。
现在再回头看这段录音,疑点其实不少。
首先是合法性问题,这种私下偷录的音频本身就涉嫌侵犯隐私,而且未经王家卫和秦雯认证,谁也不能保证没有被剪辑拼接。
目前秦雯已经以“诽谤罪”对古二提起诉讼,这场舆论战很快就要走进法庭见分晓。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装”这个字能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说到底还是唐嫣的职业身份太特殊。作为凭借《繁花》成功转型的“85花”,她前半生的演艺路堪称顺遂。
2004年被张艺谋选中上雅典奥运闭幕式,毕业后手握港圈资源,靠《仙剑奇侠传三》跻身流量行列,最火的时候一年能出十多部作品。
但“傻白甜”的标签也绑了她很多年,直到汪小姐这个角色才让她摆脱流量偏见。
可就在转型成功后,她又因为接演古偶剧《念无双》陷入争议。
40岁演少女被吐槽“老年古偶”,原声台词被指“尖细没层次”,吃戏还被骂“摆拍敷衍”,肉饼只贴嘴唇就出现缺口,和《繁花》里啃排骨年糕的投入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反差让不少人对她的专业度产生怀疑,也难怪王家卫一句“装”能被无限放大。
但话说回来,就算唐嫣真的“讲究礼节”“习惯早到”,这难道不是演员该有的职业素养吗?
现在娱乐圈里,迟到早退、替身代拍的现象屡见不鲜,反而让守时敬业成了“异类”,甚至被贴上“装”的标签。
什么时候开始,好好拍戏、尊重工作反倒成了‘装’了?
这场风波闹到现在,已经从明星八卦变成了行业反思。
古二的维权揭露了影视圈底层创作者的困境,核心创作拿低薪,署名权被随意侵占;
王家卫的私下评价被曝光,则让人看到顶流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微妙关系;
而唐嫣的被动卷入,更戳破了“敬业成原罪”的行业怪象。
截至目前,王家卫、唐嫣和《繁花》剧组都还没给出正式回应。
但不管后续真相如何,这场闹剧已经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带偏节奏。
王家卫口中的“装”到底是褒是贬,录音有没有被动手脚,编剧维权是否属实,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司法程序来厘清。
唐嫣的沉默或许就是最好的回应。正如她在《繁花》里塑造的汪小姐那样,不管外界怎么说,先把该做的事做好。
毕竟演员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等到新剧播出,她的表现自然能回击所有流言。
别让认真做事的人受委屈,更别让“繁花”真的开在“枯枝”之上。
来源:锦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