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法院直接把他占股的公司列入了强制执行名单,墨客行影业公司更是累计欠债7000万。
于谦这个名字,在相声界可是响当当的。
和郭德纲搭档这么多年,台上那个风趣幽默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名下60亩马场、600平米四合院,妥妥的有钱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却因为111万的债务问题上了热搜。
广州法院直接把他占股的公司列入了强制执行名单,墨客行影业公司更是累计欠债7000万。
这事儿一出来,网友们都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于谦的家底,那可真不是盖的。
60亩的私人马场养着各种名贵马匹,北京城里还有一套600平米的大四合院。
平时没事就去马场遛遛马,回四合院喝喝茶,这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名下还挂着11家公司,其中8家运营得好好的,只有3家注销了。
按理说,这样的经济实力,111万的债务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可偏偏这次,于谦就是没有出手解决这个问题。
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
那一年,于谦拿出500万真金白银,和张栾、赵仁鹏两个人合伙开了墨客行影业公司。
于谦占股10%,算是小股东。
当时这事儿在圈子里还挺有名,大家都觉得于谦这是要在影视圈大展拳脚了。
谁知道这一脚踩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了。
公司经营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到了2025年,直接累计欠债7000万。
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亏掉了十几个于谦当初的投资。
10月27日这天,广州法院公布了一份强制执行名单。
墨客行影业公司赫然在列,而于谦作为股东之一,自然也被牵扯进来。
这份名单上显示的追债金额是111万元。
消息一出,网上就炸了锅。
有人算了笔账,于谦光是在德云社的演出收入,加上各种商业活动,一年下来几千万肯定有的。
别说111万了,就算是1110万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可于谦这边就是没动静。
不还钱,也不出来说话,就这么晾着。
法院那边也没办法,该走的程序还得走,该执行的还得执行。
墨客行影业这边就更惨了,公司已经被三次列为失信企业了。
合伙人赵仁鹏这个资深影视人,现在被限制高消费,连飞机高铁都坐不了。
网友们就纳闷了,于谦到底在想什么?有人说他是装穷不想还钱,有人说他是故意拖着想赖账。
各种猜测满天飞,把于谦的形象搞得一团糟。
有理智的网友分析说,于谦作为小股东,只占10%的股份,按照法律规定,他没有义务替公司还债。
这属于公司债务,不是个人债务。
要是他贸然拿自己的钱去填这个坑,反而会造成公私账不分,到时候法律责任更大。
墨客行影业这事儿还不是于谦第一次投资失败。
2023年,他还和吴京一起创建过公司。
当时两个人雄心勃勃,准备在影视圈大干一场。
吴京那时候凭借《战狼》系列已经成了票房保证,于谦也想借着这个东风闯一闯。
结果没想到,这次投资又打了水漂。
具体亏了多少钱,外界不得而知,反正最后公司是黄了。
这几年下来,于谦在商业投资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墨客行影业亏了,和吴京合作的公司也黄了,手里那11家公司,注销了3家。
有人说他不适合做生意,应该老老实实说相声。
相声舞台才是他的主场,一离开那个台子,就容易水土不服。
不过话说回来,投资失败这事儿在娱乐圈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多少明星砸进去几千万上亿的,最后血本无归。
于谦这500万的投资,在明星圈子里还算是小打小闹。
只不过这次闹到了法院强制执行这一步,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事情发酵到现在,于谦始终没有出来说一句话。
不解释,不澄清,不道歉,就这么硬扛着。
这种态度让很多人看不懂。
有人觉得他这是成熟的表现,毕竟多说多错,不如干脆不说。
有人则认为他这是在逃避责任,作为公众人物,应该站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
微博上,知乎上,各种社交平台都在讨论这件事。
粉丝们替他着急,黑子们抓住机会猛踩。
于谦这边却像没事人一样,该说相声说相声,该去马场去马场,生活节奏一点没乱。
这种淡定让人佩服,也让人疑惑。
他到底是真的不在乎,还是在等着事情自己平息下去?
作为德云社的台柱子之一,于谦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挺正面的。
舞台上和郭德纲的配合天衣无缝,台下为人也低调。
可这次的债务风波,确实让他的公众形象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他,质疑他的人品和责任感。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相声演员杨议突然在直播里说起了于谦。
言辞相当激烈,批评于谦有钱不还账,对不起合作伙伴。
这段直播视频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给本来就热闹的舆论场又添了把火。
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觉得终于有个圈内人站出来说真话了。
可没过多久,杨议又出来否认了。
说那些言论根本不是他说的,是AI合成的假视频。
这个反转来得太快,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到底是真说了后悔了,还是真的被AI合成了?这事儿到现在也没个准确说法。
反正杨议这一折腾,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圈内人都知道,于谦这个人其实挺讲义气的。
以前有同行遇到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
谁家里有事需要用钱,找到他基本不会空手而归。
这些年他还一直在推广传统文化,马术、京剧、收藏,样样都不落下。
花钱花时间去做这些事,说明他还是有社会责任感的。
只是这次的债务问题处理得确实不够好。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在公众面前保持这么久的沉默,总归不是最佳选择。
哪怕出来简单说两句,解释一下情况,也比现在这样被动挨骂强。
相比于谦的沉默,合伙人赵仁鹏的处境就惨多了。
这位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人士,现在被限制高消费,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7000万的债务压在身上,每天睁眼就要想着怎么还钱。
赵仁鹏当初和于谦、张栾一起创办墨客行影业,也是满怀希望的。
大家都觉得凭借三个人的资源和人脉,公司肯定能做起来。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影视行业这几年整体环境都不好,小公司更是举步维艰。
项目拿不到投资,拍出来的片子卖不出去,公司运营成本又居高不下,最后只能是入不敷出。
现在公司欠了这么多钱,赵仁鹏作为主要负责人,压力可想而知。
每天都有债主找上门来,法院的传票一张接一张。
他多次试图联系于谦,希望能一起商量个解决办法,可于谦那边始终没有回应。
这种被合伙人抛弃的感觉,比欠钱本身更让人难受。
墨客行影业的倒闭其实只是影视行业寒冬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有多少影视公司倒闭,多少从业者失业,数都数不过来。
大环境不好,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很多公司连基本运营都维持不下去了。
于谦投资的这家公司,从成立到倒闭只用了六年时间。
2019年满怀希望地开张,到2025年就累计欠债7000万。
这个速度说明什么?说明市场环境真的太难了。
不管你有多少资源,不管你背后有什么人脉,只要产品不行,只要市场不买账,一样得倒闭。
有业内人士分析,墨客行影业的问题主要出在项目选择和运营管理上。
公司这几年虽然也拍了一些作品,投资了一些项目,可都没能打出水花。
影视行业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
墨客行影业显然没能把握住机会,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次事件引发的另一个讨论就是,公众人物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于谦作为知名演员,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
当他投资的公司出现问题时,公众自然会对他有更高的期待。
可从法律层面讲,于谦只是个占股10%的小股东。
公司欠的7000万债务,按理说他只需要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就够了。
那111万的追债金额,可能已经超出了他应该承担的份额。
如果他拿自己的钱去填这个坑,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法律纠纷。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
法律上他可以不管,道义上他似乎应该管。
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行为会影响很多人。
如果他选择袖手旁观,会让人觉得他冷血无情。
如果他选择出手相救,又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这种两难的境地,确实让人同情。
可同情归同情,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于谦的沉默虽然保护了自己,却也让他的形象受损。
在公众眼里,他从一个值得尊敬的艺术家,变成了一个有钱不还债的失信者。
这个代价,可能比那111万要大得多。
结语
于谦的债务风波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111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他个人来说确实不是大问题,可这事儿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金钱本身。
公众形象的受损,舆论的质疑,合作伙伴的失望,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不管最后事情怎么发展,这次风波都给所有明星投资敲响了警钟。
有钱不代表能做好生意,名气大也不代表投资就能成功。
做人做事,还是得踏踏实实,该承担的责任一样都跑不掉。
信息来源: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公告(2025年10月)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墨客行影业有限公司工商档案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系统
来源:金张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