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计划生育,此人85年聚众称帝,攻下医院封40名护士为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4:02 1

摘要:他穿着家人缝制的“龙袍”,以“真龙天子”自居,还率众攻占县医院,将四十余名护士册封为“后宫嫔妃”。

1985年,一个四川农民,因为不满计划生育,聚众称帝

他穿着家人缝制的“龙袍”,以“真龙天子”自居,还率众攻占县医院,将四十余名护士册封为“后宫嫔妃”

他是谁?他后来怎样了?

1980年代初的四川广安,高音喇叭里广播着“一个也不能多”的计划生育口号

田埂上却仍有人偷偷摸摸地往山里跑,只为再生一个儿子

曾应龙出身农家,年轻时能吃苦,靠着做泥水活儿挣了点家底,娶了村里远近闻名的漂亮媳妇,生了一个女儿。

按理说,这样的日子不愁吃穿,也算稳妥,但他却始终不甘心,想有个儿子

计划生育政策铁板钉钉,他不顾村干部苦口婆心地劝告,执意让妻子偷偷怀了孕

消息传开,罚款、通报、挨批接踵而来,他只得带着妻女四处躲避,白日藏山林、夜晚住破屋,连下地干活都得趁月黑风高。

逃得久了,人也变了,他原本只是个倔脾气,却逐渐变得偏执

他开始口出狂言,甚至在村头墙上涂字:“一龙在世,十胎不止。”

1985年春,他在川南一带流窜时,遇上了马兴,一个年过五旬、穿着道袍、自称“北斗转世”的算命先生

马兴擅长观人说话,见他衣衫褴褛、眼神发狠,立刻打蛇随棍上,说道:“你眉骨凸、目光如电,此乃帝王之相。

那一晚,他俩在破庙点油灯烧香,马兴掐指一算,煞有介事地说:“天命将至,真龙归位,你是天子下凡,是来斩计生恶政、救民水火的。

曾应龙愣住,良久问:“我能当皇帝?

马兴拍桌子:“你不是能,你就是!

此后,曾应龙和马兴回到广安一带,开始四处张贴“真龙天子降临”的传单。

乡民不明真相,竟开始有人信了,马兴建议他“造神”,就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前烧黄纸、立预言。

他们找来一块黄绫,在上头写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再把绫布悬于庙宇香火处,灌以鸡血、念咒三日。

旁人看见,都以为是哪位高人做法,有人甚至下跪磕头。

一天,曾应龙在山涧溪边捉鱼,意外抓到一条肥硕的娃娃鱼,这东西在当时被视为“水龙”,极具灵性。

马兴当场大喜,说这正是“龙子降临”之兆,是天地送来的“天龙赐印”。

他们将娃娃鱼关进瓦罐,每日烧香供奉,并在四周写满“圣龙现世,百福从天”的红纸。

甚至还有传说被编造出来,说某村孕妇摸了“龙罐”,一夜梦得贵子,孩子生来额头有“王”字胎记。

短短数月,曾应龙便从“逃计生”的老赖,变成了“民间圣主”。

曾应龙与马兴在多地游走造势后,逐渐聚拢起一批人。

他们有的是因计划生育罚得倾家荡产的农民,有的是对政府不满的地痞无赖,还有些则是听说能“封官发财”的混混青年。

曾应龙宣布“大有国”建立,首都定在四川邻水县的一个小山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

他把自己居住的那座瓦房称为“中兴皇宫”,屋前挂着红布黄字:“洪元元年,国祚新开”。

朝廷的官职,也一应俱全,他为马兴封“辅国丞相”,授黄袍、配腰牌,称其“天策谋臣”。

又封一位跑腿快的少年为“尚书右丞”,负责传令、收贡。

还有一位会写毛笔字的中年人,被封为“国史院使”,专门抄写诏书,甚至记“朝会实录”。

他将附近几个村子划为“五道六州”,每州设“都督”“巡检”,谁愿出钱出力,便可得“一纸封诰”。

土地、山头、祠堂,甚至村口的石碑都被“划归国有”,他还亲自拿木棍在地图上圈画:“此为大有西境,此为南陲重镇。

曾应龙深知自己要笼络的是最底层百姓,于是借古人“画地为王”之意,搞出一个新花样。

村民家中若有三胎以上,即可获封“千户”,并颁发“封蛋”一只

所谓封蛋,就是用红布包裹的一颗鸡蛋,外写“奉天承命,生者贵之”八个字。

封蛋者,在“大有国”中不仅免税、免徭,还能享受“特供”:粗粮优先配给、种子优先分发、优先入学。

而想再进一步的,还可“封官”,每封一次,“贡金”五块、十块不等。

宣传方面,马兴发挥余热,编写“圣谕歌”、“皇恩颂”、“计生血债天偿”等顺口溜,交由“小卒”夜间张贴于村墙、电杆、粮站门口。

他们还自制印章,在“诏书”上盖“天子御印”,宣称“凡响应号召者,封地世袭,子孙不绝。”

那些屡生屡罚、上户口无门的家庭,一听“大有国”不查超生、不罚款,纷纷赶来“投诚”。

曾应龙看着每日上门求见的人数日增,坐在“龙椅”上得意非常。

他把旧沙发垫上黄布,自称“御座”;让几个妇人轮班在门外守候,称之为“宫女”;还亲自授“法旨”,在山头石壁上刻下“洪元立国,天命有归”八个大字。

到1985年夏末,他已册封百余“官员”,印发“国诏”三十余份,甚至在某村庙宇前设立“国书箱”,供民众写折子、上奏。

曾应龙越陷越深,接下来的计划,是攻下一处“象征意义”的大建筑。

攻占医院

1985年秋,“大有国”已经存在数月,朝廷成员从十几人扩充到上百人。

曾应龙每日早朝、批奏折、封诰命、赏功臣,连梦里都自称“朕”。

他坚信自己肩负着“复兴天下多子多福”的使命,而上天赐给他的“第一件国事”,就是彻底“毁灭计划生育”

马兴闻言大喜,立刻提议:“县医院施行结扎,贮药避孕,是祸源所在,若皇上能亲征,焚其所藏,则大有国威望可立,万民必拥。”

几日后,曾应龙在村头庙前摆开“出征仪仗”,头戴纸糊冕旒,身披土黄布袍,脚蹬解放鞋。

马兴持玉笏在旁高呼“圣旨到,皇上御驾亲征,为民除害!

随行的“御林军”约有二百余人,手里拿的却是锄头、铁铲、镰刀、木棍,个个昂首挺胸,气势汹汹。

广安县医院位于城南,上午十点,医院门口的护士们还在例行清扫,忽然看见远处尘土飞扬。

一队人举着“黄龙大旗”扑面而来,前头竟然有人披着“龙袍”,口中念念有词。

那不是曾应龙吗?”有人认出了这个老乡。

只听一声呐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计生有害,朕亲来除!

人群瞬间冲破大门,医生护士们猝不及防,纷纷后退。

几名“御林军”抢进药房,把架上的避孕药、手术器械、节育环一股脑儿扫进桶里,倒上柴油,火光冲天。

短短半小时,医院被洗劫一空,男医生和男病人被驱逐出门,妇产科病房被他改口为“东宫”,产房被封为“龙嗣殿”,手术室挂上了“内务府”的红布条。

当天下午,他站在走廊尽头的阳台上,俯瞰这栋三层小楼,双手背在身后,眼神深邃:“此地巍然,正是皇宫之气。

马兴跪地附和:“恭贺陛下,天命有归!

紧接着,他又提出一条“进言”:“宫成未有后妃,龙体孤寂,非国家长治久安之道,陛下应三宫六院,以继洪图。

曾应龙假意推辞:“朕岂贪色之人?

马兴拱手一拜,声如洪钟:“陛下非贪色,乃行天道,天有阴阳,国有后妃,无妃,则龙气不稳,民心不固。

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潮澎湃,竟有愚民高喊:“皇上纳妃,吾等共庆!

就这样,广安县医院那四十多名来不及逃走的女护士,成了“皇帝”的“后宫”

他们被强行带入病房,曾应龙坐在病床上,正襟危坐,手拿毛笔,在名单上逐一划写封号:“兰贵人、玉嫔、秀仪……

那一天,医院的走廊成了宫廷戏的舞台,白墙灰砖上贴满“圣旨”与“国号”。

护士们惊恐地蜷在角落,有的哭泣、有的麻木,也有人拼命想逃,却被“御林军”拦下。

夜幕降临,曾应龙在产房设“宴”,桌上摆着医院食堂抢来的米饭、咸菜、腊肉。

这一夜,他彻底沉浸在幻梦中,但梦醒的钟声,比他想象得更快。

第二天清晨,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数十辆警车疾驰而来,黑压压的武警迅速包围医院,扩音器反复喊话:“曾应龙,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他站在阳台上,披着破布黄袍,俯瞰警戒线外的士兵,冷笑一声:“逆贼围宫,朕岂能屈?

可不到十分钟,催泪弹飞入院中,烟雾弥漫,慌乱的人群被冲散,马兴带头挥刀,混乱中两名护士被砍死

这一场“皇宫保卫战”,在枪声与哭喊中草草落幕,曾应龙被押上警车时,嘴里仍在喃喃自语:“朕不亡,大有不灭。

法院的审理持续了三个多月,最终判决:马兴作为直接致人死亡者,罪行极重,已当场击毙

曾应龙为主谋,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押往监狱后,他的“皇帝梦”并未消散

他在狱中依旧自称“朕”,每日早起点名,称呼狱友为“卿家”,把看守叫作“大将军”,甚至在牢房角落铺一块破布,设为“御座”。

后来,监狱为了教育改造,让他学习文化,没想到,他竟一头扎进书本,认真抄录古文,报名函授大学

问他为何要学,他答得极郑重:“朕当年亡国,因不识字,今后要修德明理,重振大有。”

众人哄笑,他却神情不改,那股执拗,让人分不清他是装疯,还是已疯。

来源:钎城墨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