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菏泽|“我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骄傲”,看菏泽的进与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3:57 1

摘要:“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乡能发展得那么好,真的很欣慰,父老乡亲们都是好样的,为你们感到骄傲!”10月27日,菏泽曹县籍航天员宋令东站在故乡的热土上,与乡亲们分享着内心的惊喜与自豪。

“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乡能发展得那么好,真的很欣慰,父老乡亲们都是好样的,为你们感到骄傲!”10月27日,菏泽曹县籍航天员宋令东站在故乡的热土上,与乡亲们分享着内心的惊喜与自豪。

肺腑之言中,不仅仅是游子归乡的情感涌动,更是近年来菏泽市锚定高质量发展、奋力赶超、实现精彩蝶变的生动注脚。

“链”上开花 传统农业绽放现代产业新光彩

菏泽,素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牡丹种苗供应量占据全国85%以上的份额,出口量更是占到全国的90%,成为国内牡丹种苗的重要输出地。此外,通过精准的催花技术,菏泽花农打破季节限制,创造了“牡丹四季开”的奇迹。仅以2025年春节期间为例,60余万盆催花牡丹从菏泽发往全国各地,让人们在寒冬腊月也能一睹“国色天香”。

牡丹不仅是花,更是产业链——从根到籽、从蕊到瓣,开发出260多种产品,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芍药作为与牡丹相得益彰的姐妹花,在菏泽同样绽放出耀眼光彩。2024年,菏泽芍药鲜切花年销量1.2亿枝,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牡丹芍药等花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3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过50余万人,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富贵花”。

创新驱动 “智造”赋能打造富民产业“金招牌”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在菏泽曹县,这个昔日的演出服制造基地,如今已构建起“AI设计+智能工厂+电商直播”的汉服产业全链条,完成了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在e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4000余款各式汉服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其中不乏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精品之作。在曹县有爱共同创业直播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这条马面裙的材料使用了新型技艺提取出的牡丹纤维,在布料的纺织过程中将牡丹香味植入其中,香味可以保持至少两年。”

曹县在千载难逢的机遇中“苦练内功”:目前,曹县汉服店铺涵盖所有主流电商平台,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网络营销,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赋能,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就业充分、创业便捷的共富之路。

据了解,曹县汉服相关企业达2753家,网店1.5万余个,2024年曹县汉服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交通先行 立体交通网络脉动更强劲

“以前想带孩子去青岛看海,得赶大巴、转火车,折腾六七个小时。现在好了,从菏泽东站坐高铁到青岛才两个多小时,太方便了!”市民王大姐的这句大实话,是菏泽交通巨变最生动、最真实的代言。

“十四五”期间,菏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不通高铁不临空”到“航空高铁双枢纽”,从“内陆腹地”到“通江达海”,菏泽以874亿元的交通投入,换来了区域发展能级的显著提升。

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工程顺利通航,标志着菏泽内河航运迈入新时代——“以前,菏泽‘不沿江、不靠海’,大宗货物运输只能依赖公路和铁路,成本高且效率低。现在新万福河航道通航了,千吨级船舶能够直达江浙地区,实现通江达海,仅运输成本就能降低30%”,新万福河航道万丰港负责人乔运增介绍。

今年,随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正式启用,菏泽牡丹机场的“国际范儿”愈发凸显:截至目前,已累计保障国际转关货物65批次,货值高达6282万元,发制品原材料、芍药鲜切花等高附加值商品通过“空中丝路”走向全球,为菏泽稳外贸、稳增长打通了“空中通道”。今年以来,菏泽牡丹机场货邮吞吐量已突破1100吨,成为推动菏泽开放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菏泽牡丹机场客运量提前6年达标、日兰高铁全线贯通、新万福河航道通江达海……五年间,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内河航运升级时代,“陆空齐飞、河海联动”的立体交通网络,为这座城市“后来居上”注入了强劲动能。

育才筑基 科教兴城积蓄未来发展新希望

10月27日,在曹县青年人才座谈会上,宋令东对学生代表说:“相信在曹州大地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航天事业当中,我坚信航天会越来越好,因为有你们的参与。”他还分享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航天员的奋斗历程,激励学生们勇于追梦。

据悉,菏泽持续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持续优化教育生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22年10月“天宫课堂”在菏泽一中的落地,作为全国三个地面分会场之一,极大地激发了菏泽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当航天员在太空授课的画面通过信号传输到菏泽一中的教室时,无数双眼睛闪耀着对宇宙的好奇与向往。近年来,菏泽一中以此为契机开设了航空航天科普系列课程,组建了航空航天科技社团,为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310余名优秀学生。

从一朵花的全产业链绽放,到特色产业的“破圈”生长,再到交通能级与教育科技的全面进步,菏泽的“进”与“变”,有目共睹。面向未来,这片热土正接续奋斗,准备书写新的答卷。(文/王丽 王丹玉)

来源:巨野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