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返美的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亲口道出此行最大遗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3:52 1

摘要:特朗普结束在亚洲的行程,登上专机回国,在机上接受采访的时候称,他此次出访的最大遗憾就是没见着朝鲜领导人。他便说是由于自己的行程比较紧,没有时间,并说总有一天会再回来的。外界听得出来他的不甘:从马来西亚的贸易和矿产协议,到日本门口要个5500亿美金的投资,到韩国

特朗普结束在亚洲的行程,登上专机回国,在机上接受采访的时候称,他此次出访的最大遗憾就是没见着朝鲜领导人。他便说是由于自己的行程比较紧,没有时间,并说总有一天会再回来的。外界听得出来他的不甘:从马来西亚的贸易和矿产协议,到日本门口要个5500亿美金的投资,到韩国那边搞新贸易,最后还得拖一个全球关注的预热会,他觉得缺少与朝鲜领导人的一面,这个句号不圆。

为了能够接触,特朗普甚至通过朝鲜常驻联合国想要转交他的亲笔信,说可以留下来等到朝鲜回来后,重新开始沟通。但是现实是第一步就卡住了,亲笔信没有收到,电话打不通,就像扔了块石头到湖里,等着水花,水花却没有来。机上他答应再试一次,但真卡在那里的是时间表,而不是分歧本身。

朝方早就亮明了条件,美国若想让朝方开口,就要先承认朝鲜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道门槛放在门口,美方过不去。特朗普能给的只是态度,个人关系,以及模糊的表述,无法在制度和政策上做出根本的改变。美国会不会接受朝鲜拥核,成为地区强势存在,这个答案大概不用多想。所以才会有以前那么多轮的互动但就是止步不前。对平壤来说,如果会面只是给了对方一个高调的舞台,换不来实质的让步,那就不值得见面。

这段时间里,特朗普一直公开喊话,就像“扩音器”,扔出见面提议,摆出姿态,好像很主动,其实可能更添警惕。韩国总统李在明也私下警告:把会谈挂在嘴上,会把半岛“温度”升上去。这块敏感之地,很多话,关起门来说可能还能有回旋,一旦摁下扩音键、变成世界直播,顾虑和怀疑只会更多。

韩方坦白柴电潜艇追查中朝压力大,想要核燃料以减轻美军。在现场被问到的时候特朗普并没有立刻点头答应,却又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了信号,说已经允许韩国去建造核动力潜艇。你所能想到的连锁反应基本都在路上:核潜艇本身就会触动邻国的神经,再加上点名,更是针尖对麦芒。

于是,朝方用试射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来回应,节奏不快,动作清楚,发出“安全感在下降,能力显示要跟上”的信号。如果美方再继续压缩安全空间,又想把会面当自己的舞台,那窗口哪能一直开,窗口说不定还会被导弹尾焰照得更亮。

机舱里,他在遗憾前加了个“最”,把没见着的原因,公关似的往后搁。懂行的都知道:朝方条件很明确,美方在关键问题上不会给出确认,不深聊,容易各自说话,到最后比的不是方案能不能成,而是谁的表演更好看。

后边变量太多,特朗普讲“会回来”,可是窗户未必等人。韩国核潜艇动向会让周边神经绷紧,美朝小动作也许变成大动作,经贸成绩单高调展示,朝方未必当真对话诚意,反而像是面向支持者的“我能搞定”剧本,对半岛安全无益。谁来买单啊?每次喊话,每个刺激的许诺,都在给半岛惹麻烦。朝方用导弹回应,那就是明牌。

局面不是没得救的,两个人见了面,也摸清楚了对方的底线。要想重新沟通,重点在于低调务实,拿出可以落地的交换,用具体的方案来化解安全焦虑,而不是用话术和社交媒体煽动情绪。要是真想见,就把门里面的话说清楚一点。哪怕有一点点步子也比喊口号好一点,就像韩国暂缓推进核潜艇加速进程、利用联合国偷偷推动互信措施给对方留下一条路可以走一样,不能放弃原则但也要留有空间。

这次亚洲之行,经贸上的“拿得出手”,政治安全上的“拿不出手”,两张脸。外界看热闹,朝方看风险。特朗普在飞机上说“遗憾”不违和,但要将遗憾变为机会,靠的是冷处理,不是热闹。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